学术投稿

脑心通胶囊的组方分析

赵涛;薛人珲;刘娜;赵步长;伍海勤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 补阳还五汤, 虫类药
摘要:旨在通过对脑心通胶囊的基础方补阳还五汤的分析,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探讨脑心通胶囊的组方特点,为更明确地了解脑心通胶囊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同病异治验案举隅

    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同病异治法则,因人制宜选择治疗方案,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余孟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后期35例

    目的 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病人35例,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情况及病情与疗效的关系.结论 35例病人临床治愈率为80%,病情越轻,疗效越好.

    作者:于金凤;王振美;黄春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李京枝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点滴

    盆腔炎是生育期女性的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李京枝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机为寒、湿、热错杂,虚、瘀并见,故治疗上尤其注重辨证施治,内外合治,收效显著,并附验案举例.

    作者:侯晶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男性不育与精核蛋白的关系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男性不育问题是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难题,其诊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规范化和深入研究的问题[1].

    作者:王旭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证的体会

    在辨证中如何用好经方,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就黄连温胆汤的由来、演变、药物组成、功效、临床应用详细解读,并结合在工作中的体会,对其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罗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眼带状疱疹致眶尖综合征1例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同时引起第Ⅱ、Ⅲ、Ⅳ、Ⅵ和Ⅴ的第一支脑神经麻痹(眶尖综合征)者甚为少见,兹介绍眼带状疱疹致眶尖综合征验案1例.

    作者:周江霞;郭承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杨秀清主任医师治疗偏头痛经验

    杨秀清老师运用纯中药治疗偏头痛,经验颇丰.他认为风热上扰,脉络痹阻,不通则痛,为头痛基本病机.治疗上注重部位辨证与久暂辨证相结合,强调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祛邪注重追本溯源,擅用疏风清热止痛之药物.其辨治思路简单明晰,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乐;杨秀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35例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治疗,疗程为7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优于高锰酸钾熏洗.

    作者:吴成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中医医院产房感染管理的措施与体会

    目的 通过加强产房感染控制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制定良好的制度,加强产科专业知识培训,落实感染管理控制措施,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结果 产科住院天数由6.5天下降到 5.8天 ;感染率由2.8%下降到 1.9%,有效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我院病床周转率.结论 加强产房感染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叶光群;张光耀;丁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何炎燊治疗重型乙型脑炎的临床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危急重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何炎燊教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乙型脑炎的发病病因病机及何老的验案分析,加深对重型乙型脑炎辨证论治的理解.

    作者:温广伟;罗宝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68例采用院内制剂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服用阿德福韦酯胶囊和其他常规保肝药物;1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超声指标以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及超声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能有效的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免疫学及超声学指标,具有治疗和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梁宝慧;林鹃;郑梦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药交替灌肠对老年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药交替灌肠对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放射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中西药交替灌肠对放射性肠炎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此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占丽;宋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疮疡诊治概述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如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伤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等.

    作者:李红;车美芳;王晋军;张娟子;李林;王兆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腺穴合薏米三白银花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胰腺穴结合薏米三白银花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确诊为慢性胰腺炎的病人,采用针刺胰腺穴并结合服用薏米银花三白汤2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2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痊愈86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04%.结论 胰腺穴结合薏米三白银花汤治疗慢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有平;赵耀东;约汉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肤光方及其加减方的止痒药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肤光方及其加减方的止痒效果.方法 通过采用豚鼠瘙痒模型,观察肤光方及其加减方对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NS)比较,肤光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风止痒组(B),清热解毒组(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1比较,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2比较,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肤光方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作者:钱思宇;江雪;张钟;肖能鑫;刁庆春;刘毅;李敏;卢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蒌片治疗肥胖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蒌片治疗肥胖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冠心病治疗指南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丹蒌片(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日三次,每次5丸,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胸痛、胸闷和心悸每日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和面色、口唇、舌象、脉象等中医证候以及静息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蒌片对肥胖型冠心病患者具有突出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吉金荣;高彩霞;周哓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作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是长期的、反复的,甚至是顽固的不易消除,即使在临床上及时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绝大多数病人疗效仍不理想,且不稳定.疗效较好者也大多在激素减量或停用时复发.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于蛋白尿的消除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玉昆;郭鹏丽;王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验诊断PBL教学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诊断学基础中实验诊断进行PBL教学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09级中西医结合本科2班随机选取分成PBL教学实验组(30人)和传统教学对照组(68人),实验组实验诊断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终结性考核成绩中知识记忆性内容的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综合分析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内容即病例分析题PBL教学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在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孙士玲;刘岷;卢依平;王宏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涂福音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继承

    我父亲,涂福音主任医师,已执医49年余,医风严谨,融汇古今,在脾胃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长期跟随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家父治疗脾胃系统疾病的部分思想和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涂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足底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足底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针刺配合足底注射利多卡因及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刺联合足底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缓解疼痛快,镇痛作用强,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姚爱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