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占丽;宋莹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 将96例RN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与环磷酰胺、潘生丁、盐酸贝那普利四联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RNS疗效确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宋卫国;曾玉群;皮持衡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不育症发病率已从8%~10%上升到12%~16%,在不育夫妇中,男性因素约占一半比例,其中又以少、弱精子症为常见类型,笔者在近3年期间采用五子衍宗汤治疗少、弱精子症4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华梁;胡仲奇;胡应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是由宿痰伏肺,复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在12岁以前起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好发于秋冬季节及气候改变时,寒冷地区多于温暖地区.
作者:郑晓蕾;袁泉;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糖尿病施护,需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糖尿病中医属于消渴范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各有各的临床特点,应对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把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因人施护,对患者的病情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赵琨;王月珍;陈清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例,应用辨证论治及前列地尔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踝肱指数(ABI)、大跛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经中医辨证论治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感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A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有显著改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高辉煜;王平东;马立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确诊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病人,观察组为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为口服胃苏颗粒.每个疗程均为2周.结果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穴埋豆治疗能缓解腹胀、腹痛及失眠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连美珠;陈一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门诊接收并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63例患者,采用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63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结论 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CSA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汪辉东;吴绍娴;潘国俊;欧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68例采用院内制剂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服用阿德福韦酯胶囊和其他常规保肝药物;1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超声指标以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及超声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柔肝化纤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能有效的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免疫学及超声学指标,具有治疗和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梁宝慧;林鹃;郑梦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椎间盘丸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影响,探讨椎间盘丸防治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从腹前路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4周验证造模成功后应用椎间盘丸灌胃治疗4周,观察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为椎间盘丸组(治疗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B组手术造模4周后椎间盘退变明显;手术造模8周后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含量在B组表达高,C组经椎间盘丸治疗4周后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但仍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前路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可以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丸可以通过抑制椎间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或分泌,发挥抑制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作用.
作者:饶耀剑;张红星;朱文潇;郭建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冬病夏治,指冬天易发疾病或冬天原有疾病病情易加重的一些疾病,在夏天进行防治的一种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之一,是防重于治,防治相结合的保健、治病方法.随着这一特色疗法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其独特的治疗和保健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深受民众欢迎,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自2005年以来,本人每年都组织参与所在医院的冬病夏治腧穴敷贴工作,效果明显,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与同道共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赵刚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患者7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益气补肾活血汤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变化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Ⅲ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文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黄褐斑目前主要的中西医治疗情况及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寻找黄褐斑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检索国内2005~2011年有关黄褐斑治疗及研究文献,从中西医治疗、综合治疗、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中西医治疗黄褐斑各有其特点,西医见效快,重在治标,但容易复发,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虽起效慢,但比较巩固.结论 运用中药方剂内服、外敷,针灸、埋线、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黄褐斑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中西结合、内外结合、针药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运用综合治疗也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力保证.
作者:周秀莉;林世和;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中药饮片的全部处方信息,对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处方分布科室、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处方用于疾病类型、处方总剂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①我院涉及的中药饮片共452种,其中排前10位的分别为当归、茯苓、白术、枳壳、柴胡、木香、丹参、黄芪、神曲、鸡内金,分别为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芳香化湿药、补血药、消食药,排在前10位的药品均有不同程度超剂量应用,其中以木香(52.23%)、丹参(46.97%)超剂量应用情况较多.②饮片主要处方科室为中医科(33.2%)及大内科(26.7%),其次为儿科(12.2%)、肿瘤科(8.51%)、其它科室(6.39%)、妇科(6.29%)、老干部科(4.91%)、外科(1.80%).③处方主要为16~20味占(33.19%),11~15味占(24.85%),其余依次为6~10味药(16.59%)、2~5味药(13.72%)、>21味药(11.47%)及1味药(0.02%).④饮片处方主要分布于外感风寒(16.4%),消化系统疾病(15.7%),肿瘤疾病(14.5%),呼吸系统疾病(12.4%),慢性肾病(12.3%),妇科疾病(10.6%),其次依次为糖尿病(8.2%)、心脑血管疾病(6.7%)、关节炎(3.2%).⑤处方总剂量主要分布250~299g(30.12%),200~249g(24.19%),300~349g(17.66%),150~199g(12.3%),350~399g(6.06%),100~149g(5.65%),>400g(1.93%),50~99g(1.85%),<50g(0.24%).结论 中药饮片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其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临床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临床应用.
作者:冯瑞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治疗继发性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立治疗组为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治疗热损伤后色素沉着患者45例,对照组为单纯强脉冲光治疗42例,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有利于提高治疗热损伤后色素沉着的疗效.
作者:程丽雪;黄宁;郭晶;阮爱星;罗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辨证中如何用好经方,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就黄连温胆汤的由来、演变、药物组成、功效、临床应用详细解读,并结合在工作中的体会,对其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罗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加强产房感染控制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制定良好的制度,加强产科专业知识培训,落实感染管理控制措施,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结果 产科住院天数由6.5天下降到 5.8天 ;感染率由2.8%下降到 1.9%,有效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我院病床周转率.结论 加强产房感染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叶光群;张光耀;丁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压疮,中医称之为席疮,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对于病人而言往往是多发性的,护士对伤口和压疮护理知识的认知,对伤口、压疮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直接影响伤口及压疮的护理质量[1].2011年12月25日,我院收治一例高龄多发性大面积深度压疮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换药治疗多发性压疮,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同型半胱氨酸(Hcy)、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34例,综合中医四诊资料,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四个基本证型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对各组患者进行Hcy、ba-PWV检测,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者各证型组Hcy、ba-PW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数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cy、ba-PWV在高血压各证型组间比较:痰湿壅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与肝火亢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Hcy与ba-PWV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 (r=0.452,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更明显,其中痰湿壅盛型患者较其他证型组风险更大,发生心脑血管风险可能性更大,值得早期临床关注.
作者:孟丽琴;利定建;张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观察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味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天罡;李天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自拟中药疏肝解郁汤制成颗粒加服氟西汀,与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自拟中药疏肝解郁颗粒(柴胡、枳壳、香附、当归、白芍、茯苓、半夏、茯神)加服氟西汀与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6周末两组总有效率、HAM 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方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氟西汀.
作者:董宁;史付鑫;崔应麟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