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3例

汪辉东;吴绍娴;潘国俊;欧晓霞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 中医, 辨证施治
摘要:目的 观察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门诊接收并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63例患者,采用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63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结论 牵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CSA临床疗效明显.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论《黄帝内经》脏腑分证论治疾病的思想

    脏腑分证认识疾病是<黄帝内经>的特点之一,有关脏腑分证的记载分散在多篇,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病篇,以系统阐明该书如何从不同角度和病证根据脏腑分证论治疾病的思想.

    作者:刘含;王洪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疏肝解郁颗粒配氟西汀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30例

    目的 比较自拟中药疏肝解郁汤制成颗粒加服氟西汀,与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自拟中药疏肝解郁颗粒(柴胡、枳壳、香附、当归、白芍、茯苓、半夏、茯神)加服氟西汀与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6周末两组总有效率、HAM 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方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氟西汀.

    作者:董宁;史付鑫;崔应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学生考前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学生考前抑郁状况,为学校及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考前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学生自评后量表收回进行统一评分.结果 在所调查的400名学生中有抑郁倾向的占总人数的12.1%,其中轻度有10.5%,中度有1.3%,重度有0.3%.在这些有抑郁倾向的人群中,缺乏自信的占81.6%,情绪低沉的占63.2%,感觉过的没意思占85.1%.男生多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在大学校园考前抑郁的现象不仅普遍存在,并且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问题,学校及老师应采取措施与学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丽萍;闫盼盼;李新民;李晓冰;侯俊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椎间盘丸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椎间盘丸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影响,探讨椎间盘丸防治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从腹前路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4周验证造模成功后应用椎间盘丸灌胃治疗4周,观察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为椎间盘丸组(治疗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B组手术造模4周后椎间盘退变明显;手术造模8周后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含量在B组表达高,C组经椎间盘丸治疗4周后椎间盘组织内TNF-α的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但仍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前路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可以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丸可以通过抑制椎间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或分泌,发挥抑制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作用.

    作者:饶耀剑;张红星;朱文潇;郭建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 对224 例产妇上门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对第1 次访视结果与后1 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4 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预防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张小花;桂小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后期35例

    目的 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病人35例,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情况及病情与疗效的关系.结论 35例病人临床治愈率为80%,病情越轻,疗效越好.

    作者:于金凤;王振美;黄春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男性不育与精核蛋白的关系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男性不育问题是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难题,其诊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规范化和深入研究的问题[1].

    作者:王旭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另予以补肺汤进行中医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4.62%,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体征评价积分方面,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方面、临床症状治疗组治疗后P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范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五子衍宗汤加减治疗少、弱精子症49例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不育症发病率已从8%~10%上升到12%~16%,在不育夫妇中,男性因素约占一半比例,其中又以少、弱精子症为常见类型,笔者在近3年期间采用五子衍宗汤治疗少、弱精子症4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华梁;胡仲奇;胡应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6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例,应用辨证论治及前列地尔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踝肱指数(ABI)、大跛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经中医辨证论治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感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A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有显著改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高辉煜;王平东;马立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心通胶囊的组方分析

    旨在通过对脑心通胶囊的基础方补阳还五汤的分析,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探讨脑心通胶囊的组方特点,为更明确地了解脑心通胶囊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赵涛;薛人珲;刘娜;赵步长;伍海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施护

    目的 总结对胆石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经验.方法 根据胆石症的证候实施与辨证施治同步的护理措施.采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论 对胆石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显著.

    作者:董素琴;孙景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药交替灌肠对老年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药交替灌肠对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放射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中西药交替灌肠对放射性肠炎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此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占丽;宋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何炎燊治疗重型乙型脑炎的临床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危急重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何炎燊教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乙型脑炎的发病病因病机及何老的验案分析,加深对重型乙型脑炎辨证论治的理解.

    作者:温广伟;罗宝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作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是长期的、反复的,甚至是顽固的不易消除,即使在临床上及时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绝大多数病人疗效仍不理想,且不稳定.疗效较好者也大多在激素减量或停用时复发.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于蛋白尿的消除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玉昆;郭鹏丽;王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reatment,PEYY)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单纯注射无水乙醇,B组注射无水乙醇后口服中药,1年后复查并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1年后A组病例肌瘤平均缩小率为61.1%,B组病例肌瘤平均缩小率为7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YY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尚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中药饮片的全部处方信息,对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处方分布科室、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处方用于疾病类型、处方总剂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①我院涉及的中药饮片共452种,其中排前10位的分别为当归、茯苓、白术、枳壳、柴胡、木香、丹参、黄芪、神曲、鸡内金,分别为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芳香化湿药、补血药、消食药,排在前10位的药品均有不同程度超剂量应用,其中以木香(52.23%)、丹参(46.97%)超剂量应用情况较多.②饮片主要处方科室为中医科(33.2%)及大内科(26.7%),其次为儿科(12.2%)、肿瘤科(8.51%)、其它科室(6.39%)、妇科(6.29%)、老干部科(4.91%)、外科(1.80%).③处方主要为16~20味占(33.19%),11~15味占(24.85%),其余依次为6~10味药(16.59%)、2~5味药(13.72%)、>21味药(11.47%)及1味药(0.02%).④饮片处方主要分布于外感风寒(16.4%),消化系统疾病(15.7%),肿瘤疾病(14.5%),呼吸系统疾病(12.4%),慢性肾病(12.3%),妇科疾病(10.6%),其次依次为糖尿病(8.2%)、心脑血管疾病(6.7%)、关节炎(3.2%).⑤处方总剂量主要分布250~299g(30.12%),200~249g(24.19%),300~349g(17.66%),150~199g(12.3%),350~399g(6.06%),100~149g(5.65%),>400g(1.93%),50~99g(1.85%),<50g(0.24%).结论 中药饮片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其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临床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临床应用.

    作者:冯瑞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任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目的 探讨新任护士长管理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帮助新时期护士长运用更好的管理技巧提高管理能力.方法 引进国内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结合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阐明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结果 该研究的观点,在临床工作中经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是科室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新任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技巧,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非常必要.

    作者: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糖尿病施护,需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糖尿病中医属于消渴范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各有各的临床特点,应对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把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因人施护,对患者的病情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赵琨;王月珍;陈清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服用尼麦角林胶囊基础上加病室环境护理、情志护理、体位及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结合循经推按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程度.结果 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眩晕的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效果优于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

    作者:邹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