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同病异治验案举隅

余孟兰

关键词:糖尿病性胃轻瘫, 同病异治, 验案
摘要: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同病异治法则,因人制宜选择治疗方案,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同病异治验案举隅

    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同病异治法则,因人制宜选择治疗方案,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余孟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服用尼麦角林胶囊基础上加病室环境护理、情志护理、体位及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结合循经推按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程度.结果 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眩晕的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效果优于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

    作者:邹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在现代医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有害因子环境下,使得他们成了一个高危的群体.目前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来保护患者,以防止其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的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未予以足够重视,结合实际情况,现就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以及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刘树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疮疡诊治概述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如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伤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等.

    作者:李红;车美芳;王晋军;张娟子;李林;王兆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男性不育与精核蛋白的关系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男性不育问题是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难题,其诊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规范化和深入研究的问题[1].

    作者:王旭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便秘验案2则

    便秘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科疾病之中.然而治疗便秘的方法虽然很多,疗效却不尽如人意.本人就当今便秘中医治法提出探讨,反思中医药对便秘治法惯用寒凉泻下之时弊,望为医林之一助.

    作者:高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略论脏腑养生的时间性

    养生的目的 是为了预防疾病,脏腑是养生的重点,保养脏腑要有时间性.按时段调养脏腑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提出按时段进行脏腑养生的必要性.

    作者:贾顺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低频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及治疗后第2周以吞咽障碍的分级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低频电刺激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第1周、第2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疗法可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疗程与疗效具有相关性,配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转会;李丽;刘文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试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的片面性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仅着眼于证,把病抛在一边,因而有其一定的片面性.1 从含义上看,忽视了事物的基本矛盾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即同证则同治,异证则异治.

    作者:宋飞跃;舒鸿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治疗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治疗继发性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立治疗组为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治疗热损伤后色素沉着患者45例,对照组为单纯强脉冲光治疗42例,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中药有利于提高治疗热损伤后色素沉着的疗效.

    作者:程丽雪;黄宁;郭晶;阮爱星;罗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 将96例RN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与环磷酰胺、潘生丁、盐酸贝那普利四联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RNS疗效确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宋卫国;曾玉群;皮持衡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及研究近况

    目的 对黄褐斑目前主要的中西医治疗情况及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寻找黄褐斑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检索国内2005~2011年有关黄褐斑治疗及研究文献,从中西医治疗、综合治疗、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中西医治疗黄褐斑各有其特点,西医见效快,重在治标,但容易复发,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虽起效慢,但比较巩固.结论 运用中药方剂内服、外敷,针灸、埋线、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黄褐斑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中西结合、内外结合、针药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运用综合治疗也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力保证.

    作者:周秀莉;林世和;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冬病夏治腧穴敷贴疗法的临床实践与特殊病例分析

    冬病夏治,指冬天易发疾病或冬天原有疾病病情易加重的一些疾病,在夏天进行防治的一种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之一,是防重于治,防治相结合的保健、治病方法.随着这一特色疗法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其独特的治疗和保健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深受民众欢迎,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自2005年以来,本人每年都组织参与所在医院的冬病夏治腧穴敷贴工作,效果明显,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与同道共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赵刚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痛点压刮痧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运用无痛点压刮痧疗法治疗积滞化热证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积滞内热所致复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痛刮痧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匹多莫德.观察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均升高.结论 说明点压刮痧疗法治疗积滞内热所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较好疗效,且疗效优于口服匹多莫德.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验诊断PBL教学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诊断学基础中实验诊断进行PBL教学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09级中西医结合本科2班随机选取分成PBL教学实验组(30人)和传统教学对照组(68人),实验组实验诊断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终结性考核成绩中知识记忆性内容的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综合分析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内容即病例分析题PBL教学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在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孙士玲;刘岷;卢依平;王宏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病机与治疗研究进展

    支原体性肺炎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理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性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病机有多种观点,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其中阿奇霉素为主要的临床用药.中西医结合也是现在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另一思路,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还是中西药的联合使用,经过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付蕊琴;程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急惊风的辨证护理

    作者针对西医治疗小儿急惊风的局限和弊端,提出了小儿急惊风病证的中医辨证疗法和调护方法,临床对46例患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的中医急救措施,总显效率达到95.8%.临床实践表明:此法对急惊风的患儿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我们现场急救后转运的50例病人总结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安全转入医院,继续治疗后出院,2例死亡.结论 完善车载装备是院前急救的前提.准确评估、仔细观察、快速用药、有效给氧、心理护理是抢救患者的基本措施.

    作者:金丛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PICC围置管期中减少医疗纠纷的效果观察

    介绍健康教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从置管前健康教育、置管中健康教育、置管后健康教育、带管出院患者跟踪指导多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育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涂福音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继承

    我父亲,涂福音主任医师,已执医49年余,医风严谨,融汇古今,在脾胃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长期跟随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家父治疗脾胃系统疾病的部分思想和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涂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