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点压刮痧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李香玉;原晓风

关键词:无痛点压刮痧, 积滞内热证,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无痛点压刮痧疗法治疗积滞化热证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积滞内热所致复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痛刮痧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匹多莫德.观察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均升高.结论 说明点压刮痧疗法治疗积滞内热所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较好疗效,且疗效优于口服匹多莫德.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介绍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运用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缓解膝关节急性发作期局部炎性症状疗效良好.

    作者:涂杨茂;李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药交替灌肠对老年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药交替灌肠对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放射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中西药交替灌肠对放射性肠炎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此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占丽;宋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哮病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运用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是由宿痰伏肺,复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在12岁以前起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好发于秋冬季节及气候改变时,寒冷地区多于温暖地区.

    作者:郑晓蕾;袁泉;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中药饮片的全部处方信息,对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处方分布科室、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处方用于疾病类型、处方总剂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①我院涉及的中药饮片共452种,其中排前10位的分别为当归、茯苓、白术、枳壳、柴胡、木香、丹参、黄芪、神曲、鸡内金,分别为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芳香化湿药、补血药、消食药,排在前10位的药品均有不同程度超剂量应用,其中以木香(52.23%)、丹参(46.97%)超剂量应用情况较多.②饮片主要处方科室为中医科(33.2%)及大内科(26.7%),其次为儿科(12.2%)、肿瘤科(8.51%)、其它科室(6.39%)、妇科(6.29%)、老干部科(4.91%)、外科(1.80%).③处方主要为16~20味占(33.19%),11~15味占(24.85%),其余依次为6~10味药(16.59%)、2~5味药(13.72%)、>21味药(11.47%)及1味药(0.02%).④饮片处方主要分布于外感风寒(16.4%),消化系统疾病(15.7%),肿瘤疾病(14.5%),呼吸系统疾病(12.4%),慢性肾病(12.3%),妇科疾病(10.6%),其次依次为糖尿病(8.2%)、心脑血管疾病(6.7%)、关节炎(3.2%).⑤处方总剂量主要分布250~299g(30.12%),200~249g(24.19%),300~349g(17.66%),150~199g(12.3%),350~399g(6.06%),100~149g(5.65%),>400g(1.93%),50~99g(1.85%),<50g(0.24%).结论 中药饮片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其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临床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临床应用.

    作者:冯瑞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服用尼麦角林胶囊基础上加病室环境护理、情志护理、体位及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结合循经推按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程度.结果 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眩晕的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效果优于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

    作者:邹生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126例

    慢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特别是精神紊乱,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胃分泌机能及运动机能障碍,胃排空延迟,胃泌素及胃酸分泌增加,又有幽门机能不全、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致使胃炎发生.

    作者:刘瑞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我们现场急救后转运的50例病人总结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安全转入医院,继续治疗后出院,2例死亡.结论 完善车载装备是院前急救的前提.准确评估、仔细观察、快速用药、有效给氧、心理护理是抢救患者的基本措施.

    作者:金丛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观察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味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天罡;李天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眼带状疱疹致眶尖综合征1例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同时引起第Ⅱ、Ⅲ、Ⅳ、Ⅵ和Ⅴ的第一支脑神经麻痹(眶尖综合征)者甚为少见,兹介绍眼带状疱疹致眶尖综合征验案1例.

    作者:周江霞;郭承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中医对早搏的辨证论治

    早搏症状可出现在中医多种证候之中,结合中医对早搏的认识、辨证分型,运用中医中药分别采用滋养心阴,培补心血,补益心气,温通心阳及活血祛瘀,宽胸理气,重镇定惊,宁心安神,化气行水等法,随诊加减治疗早搏.并对各型论治的效果以及诱发因素的控制作一浅述.

    作者:石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栓通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60例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仅为63.33%;治疗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静脉滴注联合辨证选用中药汤剂口服,可加快积血的吸收和视力的恢复.

    作者:黄春娟;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6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例,应用辨证论治及前列地尔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踝肱指数(ABI)、大跛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经中医辨证论治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感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A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有显著改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高辉煜;王平东;马立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疮疡诊治概述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如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伤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等.

    作者:李红;车美芳;王晋军;张娟子;李林;王兆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现代文献研究

    通过对近二十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以中医为主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探索中医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显示,黄芪、生地黄、丹参、怀山药、枸杞子、三七、当归等为常用药物.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药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处方规律,为今后中医药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文献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从而有利于临床认识及治疗本病.

    作者:郭艺娟;杨叔禹;吴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分期换药治疗一例特大多发性压疮的辨证施护

    压疮,中医称之为席疮,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对于病人而言往往是多发性的,护士对伤口和压疮护理知识的认知,对伤口、压疮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直接影响伤口及压疮的护理质量[1].2011年12月25日,我院收治一例高龄多发性大面积深度压疮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换药治疗多发性压疮,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何炎燊治疗重型乙型脑炎的临床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危急重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何炎燊教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乙型脑炎的发病病因病机及何老的验案分析,加深对重型乙型脑炎辨证论治的理解.

    作者:温广伟;罗宝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肤光洗剂治疗慢性湿疹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肤光洗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院内制剂肤光洗剂治疗慢性湿疹患者30例.结果 痊愈2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3.3%.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肤光洗剂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陶轶妮;刁庆春;张钟;李敏;唐海燕;刘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穴位封闭治疗盆腔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盆腔炎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因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该病迁延反复,甚至引起不孕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科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采用中医干预治疗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有关心得总结如下.

    作者:任先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足底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足底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针刺配合足底注射利多卡因及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刺联合足底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缓解疼痛快,镇痛作用强,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姚爱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杨秀清主任医师治疗偏头痛经验

    杨秀清老师运用纯中药治疗偏头痛,经验颇丰.他认为风热上扰,脉络痹阻,不通则痛,为头痛基本病机.治疗上注重部位辨证与久暂辨证相结合,强调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祛邪注重追本溯源,擅用疏风清热止痛之药物.其辨治思路简单明晰,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乐;杨秀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