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改良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比观察

江涛;刘永辉;邓刚;李印东;明成清;陶晓峰;张景华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间隙, 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外科学
摘要: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发病率为5%~16%[1],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传统采取经腹股沟或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palomo手术),近几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2006-07-2008-12,我们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2例,并与同期行改良palomo手术30例对照观察,评价与术式有关的诸项因素,结果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免及注意事项

    近年来,通过对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得出:现有的化疗药物大多选择性不强,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尤其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头发毛囊)也有抑制杀伤作用.因此,化疗药物在一般治疗剂量时就可使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力明;王书民;梁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改良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比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发病率为5%~16%[1],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传统采取经腹股沟或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palomo手术),近几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2006-07-2008-12,我们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2例,并与同期行改良palomo手术30例对照观察,评价与术式有关的诸项因素,结果如下.

    作者:江涛;刘永辉;邓刚;李印东;明成清;陶晓峰;张景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针刺对不同分型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ESSS)评定.结果 LACI亚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I、POCI亚型第3~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I第3个月、第6个月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疗法对不同OCSP分型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效果不同,对PACI、POCI亚型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李晓东;刘爱国;吴秀玲;安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饮食与药物综合治疗体外碎石后输尿管结石81例

    体外碎石后如何综合治疗以保护肾组织、减少治疗次数、加速碎石的排出排净、控制感染、提高疗效及减少复发,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2008-10-2008-12,我们采用饮食与药物综合治疗体外碎石后输尿管结石81例,并与单纯体外碎石8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代强;戴德银;苟仲勇;赵福胜;李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七味利湿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集中在每年秋冬寒冷季节发病,易引起婴幼儿吸收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营养不良、生产发育障碍,甚至会导致死亡[1].2006-02-2006-03,我们采用七味利湿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并与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牛大维;孙彦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 临床表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只有便秘或无血便.既往史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眼、口腔、肝、脾等肠道外表现.

    作者:田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止悸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50例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可见于正常健康人群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治疗多选用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由于毒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2006-04-2008-05,笔者运用止悸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50例,并与心律平治疗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根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观察

    不孕症一般占育龄夫妇的5%~15%,其中女方因素占不孕症的60%,而阻塞性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的1/3,而输卵管阻塞的原因多为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1].2001-01-2006-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并与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占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取效迅速.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促进SAP的恢复.

    作者:姚福军;杨丽霞;牛小莉;李双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肾调中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116例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功能活动失调.是由于突然的精神刺激、强烈的精神波动、长期的精神紧张、持久的思想矛盾及不适当的连续思考等,使精神上过度消耗,情感和理智过度冲动,影响了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功能.表现为睡眠障碍、易兴奋、自制力减弱、易怒、易伤感及对声光刺激或轻微躯体不适特别敏感;或易疲劳、精神萎靡、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疑病观念和明显的焦虑情绪等.2001-05-2009-01,我们采用益肾调中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116例,结果如下.

    作者:胡先兴;李彦坤;李华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臭氧盘内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2例,X线透视下行小关节内侧缘+后外侧入路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按照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定,观察治疗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随访3个月显效2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4.6%.结论 小关节内侧缘+后外侧入路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司学军;宓士军;孙敬宇;任国玲;尹树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梅花针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枕大神经痛60例疗效观察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以头枕部、颞部持续性、阵发性刺痛、跳痛、胀痛为主要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极为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2005-2008年,笔者采用梅花针配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枕大神经痛60例,结果如下.

    作者:姜雪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75例临床观察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占不孕症的30%~40%[1].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宫内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0-2007年,笔者采用子宫输卵管通液术配合通管汤加味口服并保留灌汤、中药热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75例,并与单纯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艳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肠道平滑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特点是肠壁结构无缺陷,但肠道对刺激有生理反应或反常现象.其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精神、饮食、遗传、胃肠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2001-01-2008-06,我们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结果如下.

    作者:舒士敏;顾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芒硝外敷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2007-02-2008-02,笔者运用芒硝外敷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结果如下.

    作者:叶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口服配合坐浴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不愈,易于复发.2007-08-2008-10,我们采用中药口服配合坐浴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并与西药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宋风辉;赵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化学治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系统毒性的临床观察

    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和感受器毒性3个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以周围神经系统毒性为多见.我们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化疗后所致周围神经系统毒性30例,并与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柏;张力文;徐凯;罗海英;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 胃镜诊断标准①黏膜颜色改变正常为橘红色,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色;同一部位的黏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方也带灰白色,一般灰黄或灰白的地方可有略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萎缩黏膜的范围或是弥漫或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黏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以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介入医疗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发病率逐年上升[1],正在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病症[2].2008-03-2008-11,笔者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景国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温胃汤内服外洗治疗寒邪犯胃型

    2001-01-2007-12,笔者运用温胃汤内服兼外洗治疗寒邪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120例,结果如下.

    作者:申宗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