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泽泻颗粒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史俊玲;李凤娥;刘玉洁

关键词:泽泻, 动脉硬化, 脂类, 过氧化脂质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摘要:目的 探讨泽泻颗粒抗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各9只.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和一次性动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均予泽泻颗粒灌胃,浓度分别为7.6、15.2 g/kg,灌胃容量 2 mL/kg;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与泽泻颗粒低剂量组同容量的蒸馏水.从实验第36日开始,每日灌胃1次,共4周.检测实验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主动脉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泽泻颗粒高、低剂量组TC、LDL、S OD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泽泻颗粒低剂量组TG、HDL、MDA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泽泻颗粒低剂量组的主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及结缔组织成分均较模型对照组轻. 结论泽泻颗粒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6例

    2004-2007年,我们运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86例,并与更年安片治疗3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平均年龄(49.92±6.98)岁;病程3个月~1年18例,1~2年30例,2~5年26例,5~8年12例.对照组34例,平均年龄(48.89±7.24)岁;病程3个月~1年6例,1~2年13例,2~5年10例, 5~8年5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闫丽;刘武年;白中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伤寒论》脾肾辨证规律浅探

    <伤寒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 它继承<内经>理论,开创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其虽论外感病,但辨证论治思想,对中医学各科临床实践均有指导意义,总结其辨证规律,临证灵活应用,将大有裨益.笔者现就<伤寒论>脾、肾辨证规律浅谈如下.

    作者:胡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泡脚药浴方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以远端型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为常见.症状一般从下肢开始,以感觉障碍为主,起病隐匿,可造成保护性感觉丧失,发生各种无痛性损伤,特别是烫伤与机械性损伤,导致糖尿病足,是发展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006-05-2007-10,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自拟泡脚药浴方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7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64 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纪刚;耿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再论附子与阳气

    明末清初,瘟疫流行,温病学派应运而生,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吴有性从募原立法,余师愚从胃腑论治,叶天士立卫气营血,薛生白论湿热详, 吴鞠通自三焦入手,王孟英集诸家大成.从此,在中国医学史上用药方面别开生面.

    作者:顾晴;徐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是肾脏病的晚期表现,由肾气衰竭、湿毒内停所致.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除辨证论治外,多采用泻下降浊法,可使氮质代谢产物自肠道排除,因而减轻症状.2005-01-2006-06,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军;刘延杰;任朋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风(中经络)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 ,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歪斜为主证.病位在心、脑、肝、肾.多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加之饮食、情志、劳倦等所致.西医学脑出血、颅内血栓形成、颅内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痉挛及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等病均属中风范畴[1].良好的护理对病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将对中风(中经络)的中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立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E、皮质醇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2006-07-2007-08,我们采用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观察其对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Ig)E、皮质醇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作者:蒋国庆;何玉琼;陈坤支;渠巍;卢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穴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0例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指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常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同时发生而致肩部广泛疼痛和广泛粘连、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为五十肩,也称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等, 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冬春两季多见,以寒湿地区多见.

    作者:李连生;于海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卓毅教授治疗肝郁型月经过少经验

    卓毅(1951-),女,教授,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成 都中医药大学.现任职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妇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 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多年.擅长治疗妇科月经病、带下病、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先兆 流产、习惯性流产、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尤擅长于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道炎(霉 菌性、滴虫性、细菌性、老年性)、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等妇科病症的治疗.并 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壁囊肿等妇科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对不孕症有独特见解及研 究.现将卓毅教授治疗肝郁型月经过少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百苗;柯婵;张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芪黄控涎胶囊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疗效观察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流涎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的依从性.有关资料显示,氯氮平所致流涎的副反应发生率高达80.0%[1],此外便秘的发生率也较高.2005-2006年,我们采用芪黄控涎胶囊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33例(其中18例合并便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欣;郭艳梅;靳士军;张艳敏;刘淑萍;韩彦超;任翠玉;刘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施护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属中医学痹证范畴.2005-2007年,笔者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配合辨证施护,疗效颇佳,现将辨证施护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疗效评定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中风共济失调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过程中各脱落1例.治疗组20例以头项针为手段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20例用传统针刺治疗,每日1次.2组均连续针刺5日,休息2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治疗前(发病72 h内),发病第7日、第14日血清VEGF的含量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30%,总有效率75%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玉莲;王颖;王立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任琢珊教授治疗脑出血的经验

    任琢珊教授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原保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全国第2、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 40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独具专长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任老师治疗脑出血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魏凤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针刺手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前针刺对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研究临床开展较多, 国内针刺手法种类多样,但许多手法很难普及如贺氏针灸三通法、石氏醒脑开窍针法等.20 06-06-2007-02,我们分别观察了临床常规针刺手法、电针刺激及单纯针刺不行针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玲;卢宝全;胡国荣;李艳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的久治不愈,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2003-05-2005- 05,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栗清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宣白承气汤加味联合沐舒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祛痰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或)气喘症状的加重,临床除常规抗感染外, 祛痰治疗及促进痰液排出,以确保呼吸道通畅亦是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临床常用沐舒坦进行治疗.2007-01-2007-08,我们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味联合沐舒坦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6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文新;张凤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杨宝元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

    杨宝元教授系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唐山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工作严谨,经验丰富.我们有幸跟随杨老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杨老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万胜;陈凯;杜红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列安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对前列安颗粒进行药效学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1)对1.5%角叉菜胶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前列安颗粒小剂量组(1.5 g/kg)、前列安颗粒中剂量组(3.0 g/kg)、前列安颗粒大剂量组(6.0 g/kg)及阳性药前列舒乐颗粒组(2.4 g/kg)6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日,每日1次,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 min,在每鼠前列腺内注入1.5 %角叉菜胶0.05 mL,24 h后断头处死大鼠,取致炎前列腺组织,镜下记录白细胞数和卵磷脂小体密度.(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前列安颗粒小剂量组(2.0 g/kg)、前列安颗粒中剂量组(4.0 g/kg)、前列安颗粒大剂量组(8.0 g/kg)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8 mg/kg)5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日,每日1 次,容量为0.2 mL/10 g体质量,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 min,分别在小鼠右耳两面涂以二甲苯0.05 mL/只,左耳作对照,15 min后处死动物,用直径6 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切下,以左、右耳片质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3)0.6%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前列安颗粒小剂量组(2.0 g/kg )、前列安颗粒中剂量组(4.0 g/kg)、前列安颗粒大剂量组(8.0 g/kg)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8 mg/kg)5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日,每日1次,容量为0.2 mL/10 g体质量,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0 .9%氯化钠注射液0.1 mL/10 g体质量,同时腹腔注射0.6%醋酸0.2 mL/只,20 min后处死动物,取腹腔洗涤液上清液于590 nm处测吸光度(0D).结果 前列安颗粒小、中、大剂量均可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非细菌性炎症,增加前列腺组织内卵磷脂小体密度,并可明显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0.6%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 前列安颗粒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炎的作用.

    作者:郭进;陈奇斌;郝吉雪;胡玉录;戎成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泽泻颗粒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泽泻颗粒抗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各9只.模型对照组及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和一次性动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泽泻颗粒低、高剂量组均予泽泻颗粒灌胃,浓度分别为7.6、15.2 g/kg,灌胃容量 2 mL/kg;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与泽泻颗粒低剂量组同容量的蒸馏水.从实验第36日开始,每日灌胃1次,共4周.检测实验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主动脉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泽泻颗粒高、低剂量组TC、LDL、S OD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泽泻颗粒低剂量组TG、HDL、MDA给药前后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泽泻颗粒低剂量组的主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及结缔组织成分均较模型对照组轻. 结论泽泻颗粒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

    作者:史俊玲;李凤娥;刘玉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桑螵蛸散治疗老年糖尿病性便秘54例临床观察

    便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清宁丸、番泻叶等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上述药物均为苦寒之品,长期应用可损伤脾胃.2004-08-2007-06,笔者应用桑螵蛸散加减治疗老年糖尿病性便秘54例,并与莫沙比利治疗 5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仲建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