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清热宁的临床应用

闫凤云;张兴桥;庞凤英;齐宝芹;常虹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肺炎, 手足口病
摘要:小儿清热宁颗粒属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羚羊角粉、牛黄、金银花、黄芩、柴胡、板蓝根、水牛角粉、冰片等.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环枢穴治疗尿潴留47例临床观察

    1995-06-2006-07,笔者针刺环枢穴治疗尿潴留4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均为本院门诊及外科、妇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37例;年龄小22岁,大76岁;病程短3 h,长1周.其中产后19例,前列腺疾病10例,腹部术后15例,保留导尿术后12例(包括产后导尿7例,腹部术后导尿5例),其它原因3例.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马艳东老师治疗失眠经验

    马艳东(1958-),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河北中医》杂志常务编委.马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我们常随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老师诊治失眠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清慧;田红军;路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氏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骨氏葆胶囊治疗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05例成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应用骨氏葆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35例应用维生素D 10 000 U,每日1次,钙片50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采用双能X线即时成像骨密度(骨龄)测量仪测量治疗前后腰椎(L2~L4前后位)骨密度值,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骨氏葆胶囊治疗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宜于推广.

    作者:杨嘉萍;王金榜;丁晨光;霍素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切的病因病理迄今仍未完全阐明,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无切实有效的方法.1998-06-2005-06,笔者运用中医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并与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麻黄桃仁颗粒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雌二醇、睾酮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的影响和麻黄桃仁颗粒对雌二醇、睾酮水平的干扰.方法 在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基础上,将麻黄桃仁颗粒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立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等,经治疗后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雌二醇、睾酮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组,而睾酮水平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麻黄桃仁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桃仁颗粒3个剂量血清睾酮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二醇、睾酮对AIT有一定作用,而麻黄桃仁颗粒具有一定的降低EAT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作用.

    作者:高国宇;吴拥军;王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清热宁的临床应用

    小儿清热宁颗粒属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羚羊角粉、牛黄、金银花、黄芩、柴胡、板蓝根、水牛角粉、冰片等.

    作者:闫凤云;张兴桥;庞凤英;齐宝芹;常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复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2002-01-2005-06,笔者运用胃复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并与猴头健胃灵胶囊治疗6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中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河北省中医院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笔者在中医界工作多年,从临床到管理都有所经历.特别是近年来,因工作关系,曾陪同有关领导或专家到过我省部分市、县级中医院检查或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对中医院的现状和发展有所思考.下面仅就笔者所见所闻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路和建议.

    作者:董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

    2003-08-2006-05,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并与宁心宝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肾损害13例临床观察

    药物性肾损害已成为肾衰竭的病因之一,造成肾损害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免疫抑制剂、生物毒素以及抗溃疡药物等.近年来由中草药制剂引起的肾损害已成为除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以外药物性肾损害的重要病因[1],特别是由含有马兜铃酸(AA)的中药及其制剂所致的马兜铃酸肾病(AAN)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3].

    作者:段光堂;王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2003-2005年,我们采用自拟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37岁;病程短5个月,长5年.平均2.3年.

    作者:杨慧;田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56例

    2006-02-2006-09,我们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5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30年,平均1年.

    作者:潘海燕;吴荣华;焦艳;李庆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扶正降逆颗粒对中晚期肺癌生活质量及化疗毒副作用影响的临床观察

    2003-01-2006-10,我们采用扶正降逆颗粒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31例,并与单纯化疗治疗29例对照观察,观察对生活质量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广信;李崟;马秋波;辛雨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析IgA肾病病理的中医病机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与病理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药辨证治疗IgA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证候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证,兼证中则以湿热和血瘀证为常见[1].并已证实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分级及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对推测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2].因此,分析肾脏病理改变对指导中医辨证,补充传统宏观辨证的不足,具有一定价值.故而,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识IgA肾病病理改变,对于辨证将有一定的益处.现从中医病机角度来探讨IgA肾病病理改变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小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2004-2006年,笔者采用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例,并与病毒唑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伯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川芎嗪佐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00-06-2005-06,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翠芬;牛玉红;关亦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维脑路通注射液24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疏血通注射液4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并观察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能提高VA、BA血流速度.

    作者:周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血康促进产后子宫缩复的临床观察

    2005-04-2006-12,我院观察了宫血康汤在促进产后子宫缩复等方面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妇产科1640例正常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无合并症、并发症;足月妊娠,即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1],所产新生儿体质量>2 500 g,<4 000 g者.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2组.宫血康组820例,年龄21~28岁;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 227.8±0.8)g;空白对照组820例,年龄21~28岁;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 224.5±1.0)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常雅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腑清脑合剂灌肠治疗中枢性发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腑清脑合剂灌肠治疗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中枢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用通腑清脑合剂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组用羚羊角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及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日2次肌肉注射.治疗3日及1周后观察体温变化.结果 用药3日及1周时,2组体温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腑清脑合剂灌肠能明显缩短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勇军;张军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茴香橘核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痛27例

    2006-04-2006-09,笔者运用茴香橘核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痛2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男10例,女17例;年龄小28岁,大67岁,平均47.2岁;病程短6个月,长6年,平均2.6年;有腹部手术史者6例.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