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诸云龙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经验举隅

李桂林

关键词:针药结合, 痹证, 痿证, 中风
摘要:诸云龙系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事部批准的第3批中医高级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唐山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笔者有幸拜诸云龙老师为师,获益匪浅,现将诸云龙老师针药结合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0例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能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1].属中医学崩漏范畴.2006-01-2007-03,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血1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雅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草煎治疗肝源性凝血障碍6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草煎治疗肝源性凝血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肝源性凝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用复方甘草甜素、谷胱甘肽、维生素K1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草煎.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1%,对照组总有效率6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出血倾向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T、TT及出血倾向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草煎治疗肝源性凝血障碍,疗效可靠,价廉易得,安全无毒.

    作者:徐秋华;李迥;张洪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利胆消炎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20例疗效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以慢性起病,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而来,其中没有急性胆囊炎发作史者称原发性慢性胆囊炎.2005-02-2006-08,我们应用利胆消炎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并与强力阿莫仙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淑静;徐铁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

    面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开始为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间歇性不规则轻微抽搐,之后以较慢的速度逐渐扩展到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颊肌等半侧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一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而加重发作,睡眠后停止发作.1996-2006年,我们运用吊针为主治疗面肌痉挛106例,并与卡马西平治疗9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运喜;李昆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历代医家对休息痢的认识

    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减少,倦怠怯冷,嗜卧,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黏液或见赤色,舌质淡苔腻,脉濡数或虚数.本证以时发时止,经年不愈为辨证重点.现将历代医家关于休息痢的认识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继发癫痫45例临床观察

    2003-2006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继发癫痫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荣;张兆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督汤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其疼痛性质及范围与受累神经根密切相关.受累神经根机械性卡压或牵张被认为是经典的致病机制.然而,临床上常有一些LIDH患者,腰腿痛症状不明显,定位不清,症状与影像检查缺少关联,经CT检查确有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称其为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unrepresentativ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ULIDH).2004-03-2006-06,笔者运用通督汤为主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并与同期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洪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150例

    2002-01-2005-0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寻常痤疮82例,并与泰尔丝治疗6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61眼,对照组31例58眼.2组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滋阴凉血散瘀汤.观察2组患者视力变化及新生血管萎缩情况.结果 2组患者视力变化于治疗1、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视力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新生血管萎缩情况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患者的新生血管萎缩情况6、12个月时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Ⅳ期,可更有效地使新生血管萎缩,防止或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改善视力.

    作者:邸平会;赵宁;孙瑞雪;王建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敷脐疗法对剖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临床中,有诸多腹部疾病需要剖腹手术治疗,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以及疾病本身等众多因素的作用,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肠麻痹症状,且长时间禁食水,可使胃肠道黏膜萎缩,同时依靠静脉营养支持,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其本身的毒副反应对身体的康复进一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2004-05-2006-11,我们采用温经理气、祛瘀通络中药敷脐治疗剖腹术后患者12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树兴;李桂;巴英伟;冯保恒;王静铭;刘洪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并发慢性尿路感染的经验

    吕仁和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长期大量的实践中,总结了对这些疾病分期辨证、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糖尿病并发慢性尿路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伴发疾病,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吕老对该病采取综合治疗,常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丽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干预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干预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针刺加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般药物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加一般药物治疗.2组均28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自评抑郁量表分值(SDS)、自评焦虑量表分值(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T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刺干预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可以改善负性情绪,降低血脂水平及T3升高.

    作者:杨俊华;袁如玉;王丽;刘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寿胎丸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20例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肾衰竭终末期好的治疗方法,自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应用于临床以来,肾移植的短期存活率明显增高,但术后移植肾肾病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2002-09-2006-08,我们应用加味寿胎丸配合环孢菌素(CsA)、泼尼松、霉酚酸酯(MMF)、百令胶囊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存科;王桂英;田曼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太冲透涌泉治疗呃逆86例

    1999-05-2000-04,我们应用太冲透涌泉穴治疗呃逆8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本诊所患者,男52例,女34例;年龄小16岁,大70岁;病程短2 h,长2个月;其中11例为胃炎并发,12例为感冒后并发,5例由脑中风并发,其余58例为情绪波动、着凉而发病;顽固性呃逆10例,单纯性呃逆76例.

    作者:崔殿库;崔森森;张翠娟;张慧娟;周建国;么金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耗散结构理论与中医热病理论相关性探讨

    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哲学被越来越多的引入生物医学领域来解释生命现象,耗散结构理论便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个,因其对开放系统负熵化机制的发现,为理解生命、健康、疾病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笔者发现,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重要贡献的传统中医,其整体观及意象思维模式产生的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兹探讨如下.

    作者:马文杰;叶灵兰;曹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冀龙接骨丹(胶囊)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冀龙接骨丹(胶囊)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8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在手法复位、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基础上,治疗组160例予以冀龙接骨丹外敷并予冀龙接骨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58例予愈伤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筋骨痛消丸6 g,每日2次口服.20日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冀龙接骨丹外敷合冀龙接骨胶囊内服治疗闭合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石保文;魏勇军;赵艳飞;张军海;秦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

    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及某些有毒物质所致的肝脏损伤,均可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并继发纤维化的病理特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向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细胞癌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我国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疾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作者:吴树铎;杨凯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逍遥散验案4则

    逍遥散始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药、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而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脉弦而虚者.现将临床应用逍遥散验案4则介绍如下.

    作者:崔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核速消胶囊治疗大鼠乳腺组织增生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 观察乳核速消胶囊对实验大鼠乳腺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设置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和乳核速消胶囊高剂量组、乳核速消胶囊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给药.然后用肉眼观察乳头竖起、坚实、充血程度,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大鼠乳头高度,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大体形态及乳腺组织学形态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核速消胶囊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的乳头高度有明显降低(P<0.01);乳腺导管上皮层数、腺泡数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 乳核速消胶囊能明显抑制乳腺增生肿大,能有效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及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凤香;杨建宏;贾占清;王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脾利水冲剂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4例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患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之一,病情重,内科综合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我院采用健脾利水冲剂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彦华;田红卫;刘洪德;张照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