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门病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严峰;杨英;杨波;郝华

关键词:肛门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辨证施护
摘要:肛门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周湿疹等一系列疾病,发病率高,临床常见.由于该病的部位特殊,护理工作在肛门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白头翁汤直肠滴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2001~2005 年,我们运用加味白头翁汤直肠滴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王进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洗一方治疗足跟痛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洗一方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外洗一方治疗,对照组60例用抗骨增生片治疗.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洗一方是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方剂.

    作者:温雄;包和铭;范忠庆;谢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蒲连复胃汤治疗胆胃病疗效观察

    1995~2004年,笔者应用自拟蒲连复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及胆囊炎、胆结石等胆胃病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随着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ous cardiac intervention,PCI)的应用,AMI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长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患者经济条件及基层医疗设施的限制,PCI还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应用.2001-09~2004-09,我院在以往治疗AMI常规扩冠、抗凝、营养心肌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的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在改善心肌缺血,减少AMI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加针刺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指卵泡生长至一定时期并无排卵,但是其内部发生黄素化而不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现象,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女性不孕原因之一,属于卵巢性不孕. 2003-03~2005-05,我们采用中药加针刺方法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淑华;杨洪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肛门病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肛门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周湿疹等一系列疾病,发病率高,临床常见.由于该病的部位特殊,护理工作在肛门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严峰;杨英;杨波;郝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癃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12例

    慢性前列腺炎是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的临床综合征,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症状表现复杂,病程迁延,治疗较难.2002~2004年,我们运用消癃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巨现朝;王钢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络疗法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22例

    手指完全离断后,经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再植术,术后易出现的血管危象是显微外科再植术的瓶颈.2002~2005年,我们采用经络疗法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毅;冯志伟;梅天兵;梁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耳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外敷青黛散,配合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梁云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肛门直肠开放性伤口应用药纸预防术后尿潴留观察

    对肛门直肠术后伤口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减轻疼痛及预防尿潴留.1998-10~2004-03,我们对肛门直肠开放性手术创口改用药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百羽;李富玉;许彦来;张少林;刘振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皮肤病治疗中常应用的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及含皮质类固醇激素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导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皮肤科门诊的多发病之一[1].2002-04~2004-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透刺加皮肤针叩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8例

    2002~2003年,笔者采用透刺加皮肤针叩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8例, 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福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脉经》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采撷《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扁鹊、华佗等医家的有关论述,结合自己的经验,系统论述了脉的阴阳表里、三部九候、人迎、神门、气口,24种脉名、脉形、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症与治疗,参合望、问、闻三诊,加以研究,既重视脉学,又不排斥其它三诊,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现从以下5个方面做出探讨.

    作者:陈小燕;严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脾止泻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健脾止泻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年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电子肠镜下结肠黏膜糜烂溃疡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止泻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章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马艳东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痛验案3则

    马艳东老师系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近30载,博览医籍,精研中医历代名著,兼攻现代医学,医理娴熟,经验丰富,疗效甚高.现举马老师治疗胃痛验案3则如下.

    作者:曹清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润肠行气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139例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常见原因为饮食量不足、食物成分不均衡、生活无规律和没有良好的大便习惯,导致肠壁肌肉无力、功能失常.采用泻药或开塞露等往往只能取效一时.1998~2005年,笔者运用润肠行气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13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华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血膏外敷治疗关节僵硬疼痛328例

    2000-01~2005-01,我们运用活血膏外敷治疗关节僵硬疼痛3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东伟;王红全;路聚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后头痛66例

    1998-01~2004-10,我们运用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后头痛6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东付;张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赤芍药、红花、川芎、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组成,是一首著名的活血化瘀古方.由于其行之有效,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科.我们以此方治疗瘀血性失眠、头痛、内伤发热等病证,收到了满意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赵成志;李雪倩;申保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突聋1号方治疗突发性聋临床观察

    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听力可下降到低点,并伴有耳鸣、眩晕.突聋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当将造成终生痛苦.1999~2005年,我们运用突聋1号方结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聋6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芝;陈旭梅;王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