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

王丽珍;王敬珍;李密清

关键词:妊娠, 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为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病情程度以及由该病所导致的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我们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治疗,并指导其择期怀孕,孕期口服高钙奶粉,对于发病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未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患者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6例

    2002-04~2005-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1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患者,均单眼发病,男13例,女3例;年龄13~64岁,平均45.51岁;9例有自主性眼外伤病史;病程6~22日.均有使用抗生素眼药滴眼史.9例用过皮质类固醇药物滴眼.1例有前房积脓.

    作者:张子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2004-10~2006-03,我们采用针刺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并与采用西布曲明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璀健;郭瑞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双黄连针静脉滴注合止泻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思密达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72 h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刚;莫健平;张浒;莫松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口腔白斑30例临床观察

    口腔白斑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吸烟、白色念珠菌感染及微量元素缺乏、微循环改变、遗传因素等全身因素有关.本病是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黏膜病变,其癌变潜能与发生的部位及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有关.1998-06~2005-06,笔者应用中药治疗口腔白斑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是引起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往往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过去各医家采用传统抗炎治疗效果不满意,且反复发作.2000~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慧娟;边文会;李艳青;吕连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通脉活血灵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脉活血灵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分别加入大鼠、豚鼠和家兔含有一定数量血小板的血浆液中,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聚集,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不同剂量的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给豚鼠灌胃,分别制备含药血小板血浆,加入诱导剂ADP,观察豚鼠口服药物后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10.0%、5.0%、2.5%对大鼠和家兔,5.0%、2.5%对豚鼠的血小板聚集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后制备的含药血浆对诱导剂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大鼠、豚鼠和家兔血浆的体外和豚鼠体内实验均证明通脉活血灵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作者:李兰芳;李永辉;张建新;许贵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补肾柔肝法防治卵巢早衰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补肾柔肝法防治卵巢早衰患者骨量丢失的作用机制.方法 13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0例口服补肾柔肝中药妇复宁颗粒,草药组50例口服妇复宁草药煎剂,对照组30例口服迪巧.3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OHPr/Cr)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FSH)、降钙素(CT)的水平.结果 妇复宁颗粒给药后空腹尿Ca/Cr、OHPr/Cr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5),血AKP水平无明显变化,CT、E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FSH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补肾柔肝法能抑制卵巢早衰患者的骨质吸收,故对卵巢早衰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李军;苏健;杨慧;耿永红;陈玫;陈书桓;郭桂霞;宋雅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通腑泻热合剂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59例

    慢性重症肝炎多由慢性肝炎病变持续反复波动,肝细胞大量破坏,或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功能容量已很少,又有大量融合性坏死所致.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3-09~2005-12,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5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梅;陈香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双眼阿迪瞳孔2例

    1 病例介绍例1 张某,女,38岁,干部.2002-08-10初诊.主诉:双眼视物不清、略发胀,胸闷,时打嗝10日.患者于10日前因着急、生气,双眼视物模糊、轻微发胀,某医院诊为双眼阿迪氏瞳孔,予维生素类药治疗,效果不佳.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结膜轻微充血,角膜清亮,瞳孔正大等圆,约3 mm,裂隙灯照射下瞳孔缩小缓慢,至2.5 mm,前房周边略浅,虹膜纹理清晰,晶体(-),玻璃体(-),视乳头正常略小,边界欠清,颜色橘红偏重,余未见异常.双眼给远视镜片视力提高.眼压:右眼5.5/5=17.30 mm Hg,左眼5.5/4.5=18.86 mm Hg.嗝声较响亮,舌边尖红,苔薄白略黄,脉弦.诊断:双眼阿迪瞳孔.治宜疏肝解郁,清泄郁火.予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生栀子10 g,薄荷(后下)5 g,白芍药15 g,白术9 g,醋香附10 g,生甘草3 g.5剂,水煎服,日1剂.2002-08-15二诊,主诉:服前方后视物清楚,余症消失.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2.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瞳孔正大等圆,约2.5 mm,裂隙灯照射下瞳孔反射灵敏,约1.5 mm,前房深浅可,虹膜纹理清晰,晶体(-),玻璃体(-),视乳头较正常略小、稍红、边界欠清,余(-).舌尖略红,苔薄白.脉弦但柔和.上方加减5剂,以善其后.随访2年未复发.

    作者:夏广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痹痛灵颗粒对致炎C57BL小鼠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痹痛灵颗粒对致炎C57BL小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C57BL小鼠灌胃痹痛灵颗粒7日,末次给药后1 h,右耳正反两面均匀涂抹巴豆油合剂致炎,4 h后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用ELISA法测定sICAM-1水平.结果 痹痛灵颗粒对C57BL小鼠血清sICAM-1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但仅痹痛灵颗粒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痹痛灵颗粒抑制血清sICAM-1的升高,是其调节免疫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郭海英;汪悦;丁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调脂积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调脂积冲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清洁级Wiste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各12只,每日上午模型对照组、调脂积组、易善复组每只按1 ml/100 g体重灌服乳剂,正常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并每间隔2日按每只0.2 ml/100 g体重给模型对照组、调脂积组、易善复组腹腔注射25%四氯化碳(CCl4)油液1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下午按1.5 ml/100 g体重给调脂积组、易善复组灌服调脂积药液,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连续8周.第8周末末次给药后禁食,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光镜下行肝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结果 调脂积组可显著降低血清HA、PCⅢ[(141.52±3.81)ng/ml、(44.82±1.26)ng/ml],与易善复组[(143.04±12.37)ng/ml、(45.07±1.21)n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显示调脂积组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P<0.05),与易善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调脂积冲剂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潘智敏;施铁英;马宝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二仙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6例

    女性绝经前后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生理过程,这种生理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表现出一系列病理现象,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984~2005年,笔者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梅;杨鸿;张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退热解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临床观察

    发热一般认为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若高热持续不退,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则威胁患儿健康.所以,研究有效、快捷、无痛苦、无副作用的药物,是当务之急.2002-06~2004-06,我们应用自拟小儿退热解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300例,并与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平;郭立芳;焦建玮;钟振环;王海燕;杜晨光;郑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由于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肌肉活动功能受损或瘫痪的疾病.1996-03~2005-03,笔者运用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辨证施治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占全身肠道疾病的30%~50%,西医学过去称之为结肠痉挛、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结肠神经官能症等.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笔者采用辨证施治加中药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慧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参芪真武颗粒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参芪真武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参芪真武颗粒加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药;对照组50例,单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药.均连续用药2周~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功能、心电图、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2%,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42%,总有效率84%,2组比较有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心功能明显改善,对电解质、肝肾功能无干扰,临床观察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参芪真武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子明;杨向红;宋玉勤;张丽花;苗杰;李玉明;张天涛;游红;于占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走罐加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冈下肌筋膜炎20例

    冈下肌筋膜炎现代医学多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疗效迅速但易复发.2000~2005年,笔者采用走罐加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冈下肌筋膜炎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德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衰竭40例疗效观察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而致不可逆转的肾衰竭.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致于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的临床症候群[1].肾功能缓慢地进行性恶化,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2003-03~2006-03,我们应用参芪地黄汤治疗CRF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风;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曾升海主任医师运用药对治疗脾胃病经验

    曾升海主任医师乃陕西中医学院宝鸡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证30余载,尤擅长脾胃病的诊疗,观其处方常用药对,看似平谈,实寓意深刻.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略有所悟,总结如次.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针刺颈旁穴治疗颈性类冠心病58例

    颈性类冠心病是指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酷似冠心病的一类病症.临床上因颈椎病而致的心前区闷胀、疼痛,心律失常等病症屡见不鲜,且极易误诊,治疗效果也欠理想. 2001~2004年,笔者采用针刺颈旁穴治疗颈性类冠心病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