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李军;苏健;杨慧;耿永红;陈玫;陈书桓;郭桂霞;宋雅君
冈下肌筋膜炎现代医学多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疗效迅速但易复发.2000~2005年,笔者采用走罐加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冈下肌筋膜炎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德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曾升海主任医师乃陕西中医学院宝鸡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证30余载,尤擅长脾胃病的诊疗,观其处方常用药对,看似平谈,实寓意深刻.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略有所悟,总结如次.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例1 张某,女,38岁,干部.2002-08-10初诊.主诉:双眼视物不清、略发胀,胸闷,时打嗝10日.患者于10日前因着急、生气,双眼视物模糊、轻微发胀,某医院诊为双眼阿迪氏瞳孔,予维生素类药治疗,效果不佳.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结膜轻微充血,角膜清亮,瞳孔正大等圆,约3 mm,裂隙灯照射下瞳孔缩小缓慢,至2.5 mm,前房周边略浅,虹膜纹理清晰,晶体(-),玻璃体(-),视乳头正常略小,边界欠清,颜色橘红偏重,余未见异常.双眼给远视镜片视力提高.眼压:右眼5.5/5=17.30 mm Hg,左眼5.5/4.5=18.86 mm Hg.嗝声较响亮,舌边尖红,苔薄白略黄,脉弦.诊断:双眼阿迪瞳孔.治宜疏肝解郁,清泄郁火.予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生栀子10 g,薄荷(后下)5 g,白芍药15 g,白术9 g,醋香附10 g,生甘草3 g.5剂,水煎服,日1剂.2002-08-15二诊,主诉:服前方后视物清楚,余症消失.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2.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瞳孔正大等圆,约2.5 mm,裂隙灯照射下瞳孔反射灵敏,约1.5 mm,前房深浅可,虹膜纹理清晰,晶体(-),玻璃体(-),视乳头较正常略小、稍红、边界欠清,余(-).舌尖略红,苔薄白.脉弦但柔和.上方加减5剂,以善其后.随访2年未复发.
作者:夏广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是引起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往往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过去各医家采用传统抗炎治疗效果不满意,且反复发作.2000~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慧娟;边文会;李艳青;吕连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2例予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判定和监测血糖,测定右正中运动神经、右尺运动神经、左腓运动神经和右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啸;郑欣;喇万英;杨海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胆囊疾病,属中医学胆胀、胁痛范畴.治疗重在疏肝解郁,通利化石,消炎止痛.2003~2005年,我们采用胆通炎消汤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并与消炎利胆片治疗8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贾庆宇;马克伟;王哲;刘庆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良好的睡眠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睡眠精神和体力才能得到恢复,机体各系统功能才能趋于平衡[1].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机制为患者进入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主要表现:轻者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并难以再次入睡,清晨过早醒来,重者彻夜难眠.患者常有精神疲劳、头昏眼花、头痛耳鸣、心悸气短、记忆力减弱、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现.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也是老年人常见的苦恼.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糖尿病胃轻瘫,其发病即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引起胃张力下降,胃排空延迟.其病机复杂,病势顽固,病程缠绵,治疗上难取速效.2004~2005年,我们应用疏肝消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勇会;林亚萍;宋凤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病情程度以及由该病所导致的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我们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治疗,并指导其择期怀孕,孕期口服高钙奶粉,对于发病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未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患者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珍;王敬珍;李密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证.笔者应用本方治疗儿科神经性尿频、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婴幼儿腹泻、婴儿湿疹、新生儿黄疸等儿科疾患,屡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马兴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少寐、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遗精、乌发早白、黄褐斑等神经衰弱症候群日益增多,并长期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现代医学对此缺乏特异性疗法,抗焦虑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2000-01~2005-05,笔者应用自拟补肾益肝汤治疗神经衰弱症候群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而致不可逆转的肾衰竭.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致于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的临床症候群[1].肾功能缓慢地进行性恶化,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2003-03~2006-03,我们应用参芪地黄汤治疗CRF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风;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重症肝炎多由慢性肝炎病变持续反复波动,肝细胞大量破坏,或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功能容量已很少,又有大量融合性坏死所致.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3-09~2005-12,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5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梅;陈香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2006年,我们应用自拟补肾通络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16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均为本科患者,男56例,女112例;年龄35~87岁;病程1个月~8年;单足跟痛98例,左足44例,右足54例,双足跟痛70例,共238足;X线片有明显骨刺者117例,176足;经激素加局麻药正规封闭治疗3次以上复发者57例.
作者:林彦生;黄雪琴;林延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发热一般认为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若高热持续不退,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则威胁患儿健康.所以,研究有效、快捷、无痛苦、无副作用的药物,是当务之急.2002-06~2004-06,我们应用自拟小儿退热解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300例,并与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平;郭立芳;焦建玮;钟振环;王海燕;杜晨光;郑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2-04~2005-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1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患者,均单眼发病,男13例,女3例;年龄13~64岁,平均45.51岁;9例有自主性眼外伤病史;病程6~22日.均有使用抗生素眼药滴眼史.9例用过皮质类固醇药物滴眼.1例有前房积脓.
作者:张子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增高,糖尿病坏疽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治疗糖尿病坏疽,尤其是湿性坏疽的感染、筋膜坏死、微血管栓塞是目前医疗界很棘手的一个问题.1998-02~2005-12,我院应用自行研制的糖疽膏局部外用治疗糖尿病湿性坏疽患者,并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芬;陈淑兰;闫国强;秦晓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通脉活血灵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分别加入大鼠、豚鼠和家兔含有一定数量血小板的血浆液中,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聚集,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不同剂量的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给豚鼠灌胃,分别制备含药血小板血浆,加入诱导剂ADP,观察豚鼠口服药物后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10.0%、5.0%、2.5%对大鼠和家兔,5.0%、2.5%对豚鼠的血小板聚集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后制备的含药血浆对诱导剂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大鼠、豚鼠和家兔血浆的体外和豚鼠体内实验均证明通脉活血灵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作者:李兰芳;李永辉;张建新;许贵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双黄连针静脉滴注合止泻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思密达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72 h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刚;莫健平;张浒;莫松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10~2006-03,我们采用针刺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并与采用西布曲明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璀健;郭瑞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