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健
目的观察脑脉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脑脉通,对照组90例服用尼膜同.观察2组临床疗效、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及血液流变变化.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2组治疗后观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脉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显著.
作者:罗陆一;冯润芬;邱仁斌;罗玫;杨焕斌;陈鹏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腰扭伤好发于下腰部,以青壮年为多见,损伤后立即出现剧烈腰痛,腰肌紧张,活动受限.2004-04~2004-06,笔者运用手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3-01~2003-12,我们应用回春丹3号治疗湿热型男性不育症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秉余;张红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06~2004-09,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神经衰弱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型糖尿病理想治疗目标是不但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内,而且使体内代谢达到正常水平.因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水平不呈正相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一旦启动,其发病过程虽然很缓慢,但是单纯的血糖水平的控制并不能阻止其病理进程的继续.目前西医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虽然能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但对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仍缺乏有效措施,口服降糖药物的继用性失效、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也是糖尿病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学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就其地位与发展对策浅述如下.
作者:赵剑峰;郑彩华;郭光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腱鞘囊肿常见于腕背部、足背等处,内含胶冻样囊液,好发于女性,诊断并不困难,且治疗方法众多.1992-01~2002-06,笔者运用针刺治疗腕部腱鞘囊肿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益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过敏性鼻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酮替芬治疗.2组均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作者:戴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华盖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为宣肺解表,祛痰止咳而设.药物组成及服用方法:麻黄、杏仁、茯苓、桑白皮、陈皮、苏子、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饭前口服.我们改原方为汤剂,略加增减,治疗风寒伤肺兼咳、喘、满诸症,效果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包斌;王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心络胶囊是由益气活血通络及搜风解痉之虫类药组方而成的中成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基于其益气活血、搜风通络止痛的功用,笔者以通心络胶囊治疗顽固性头痛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临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便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在我国中老人中40%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国外报道为45%~50%.1998~2003年,笔者应用自拟肠通茶治疗中老年人便秘130例,并与单纯口服麻仁丸治疗7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清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中老年多发,以膝关节慢性渐进性疼痛、肿胀及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为其特点.2003-05~2004-03,笔者应用针刺加中药汽疗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58例,并与针刺加电针治疗57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福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辨证分型治疗,脾肾阳虚型应用十四味建中汤为主,肝肾阴虚型应用左归丸合西洋参治疗,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60例应用西药利血生及维生素B4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姚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07~2003-07,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海;龙海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69例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受损,同时影响T细胞活化,影响T抑制细胞的激活过程.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脑中风意识障碍、抽搐、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综合抢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安宫牛黄丸,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综合抢救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的情况.结果在改善神志和控制抽搐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体温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邢峰丽;李青;张伟;丁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廖志峰主任是甘肃省著名名老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现任甘肃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是甘肃省第二、三期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尚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中医>编委.
作者:卢雨蓓;田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疾病并发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之一,亦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胃肠道表现.有效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是防止MODS的发生发展,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笔者用大黄治疗胃肠功能障碍78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保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2~2004年,我们应用通淋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信群;黄信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是中医时间学的重要内容.古今医家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就的研究.因其疗效卓然,它不但受到古代医家的推崇,也受到海内外医患的青睐,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接受.但传统的纳甲法应用,是天干与地支相配推演的,其义理深奥,推算繁琐,不易掌握,给现代医生的临床应用和理解带来不少困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子午流注针法普及临床,颇有失传之虑.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经过多年研究,汲取了金、元以来有关日、时干推算内容,并结合临床研究,对干支推算进行了理顺和总结,创造发明了在手掌指上推算日、时干支,在临床应用简便快捷,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新强;韩艳茹;韩宝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1-01~2004-01,我们采用消栓丸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126例,并与川芎嗪治疗7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有建;邱焕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