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华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和肿块,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并且各证型的预后转归各不相同,它与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也存在着相关性.因此,自2000-06开始,我们应用高频钼靶X线摄片机检查了2100例增生病患者,并进行了中医分型的观察,现将其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朱建敏;孙贻安;杨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尿路结石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疼痛、血尿和膀胱刺激征为主要症状.1995~2003年,笔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容易发生脂代谢紊乱.合并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以至过早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我科运用自拟活血降脂方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ies,DN)为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中西医学界所关注的课题,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996~1998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5例,并与卡托普利治疗2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化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胃肠道反应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便秘尤为多见,不仅影响了药物剂量的提高和治疗计划如期完成,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影响了化疗效果.笔者根据元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因,大补元气可治疗恶性肿瘤这一理论,采用六君子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文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加联合化疗对肺癌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中药加联合化疗(NP、TC及MVP方案);对照组单用联合化疗,方案同观察组.结果部分缓解+稳定率(PR+NC):观察组83.33%,对照组56.66%(P<0.05).症状改善率:观察组83.30%,对照组53.33%(P<0.05).白细胞变化:白细胞Ⅱ度以上降低者,观察组12例,对照组22例(P<0.05).免疫指标变化:观察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CD3、CD4/CD8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药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有提高缓解稳定率、改善症状、保护骨髓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周延峰;李秀荣;刘朝霞;周晓圆;曹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薏苡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笔者有幸跟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黄莺副主任医师学习,现将黄老师应用薏苡仁为主药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举隅如下.
作者:郭奕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受寒、早产、窒息及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和多脏器功能低下,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西医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复温、保暖、支持疗法和液体疗法等,其病死率30%~45%[1],1992-12~2004-04,我们应用散瘀活血膏在硬肿部位局部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2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2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聪水;陈丽琴;李晓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普遍应用的科学方法.辨证是治疗和护理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再根据治疗原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发热为例,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的症状,也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中医将其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的同时,采取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作者:赵正红;梁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食欲不振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一个常见症状,目前临床上尚缺少有效的理想对症治疗药物.1999~2002年,笔者用穴位贴敷健胃思食散治疗食欲不振92例,并与口服健胃思食散治疗84例作对照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仲景撰<伤寒杂病论>一书,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六经辨证过程中,仲景是按着认症、识病、辨证三步来进行的.运用这三步,是进行辨证论治的基础.现对三步论述如下.
作者:范春香;王永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神经性皮炎主要见于青壮年,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其中局限性较为常见,病程慢性,常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1996-10~2004-10,我们应用中药熏洗配合西药局部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芳;刘书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门诊就诊人数的1/4[1].由于本病特别是肾阳虚型CP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临床医生颇感棘手.CP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而CP 一旦发病,更往往伴有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改变.为了研究CP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肾阳虚证之间的关系,我们对50例CP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凤韬;董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8-01~2004-05,我们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瘀血型失眠症24例,并与口服谷维素治疗24例作对照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世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丹芪保肾降糖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丹芪保肾降糖汤治疗,对照组23例应用糖适平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对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Alb)、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Cr)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芪保肾降糖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有显著的改善肾功能及降血糖作用.
作者:陈祖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合并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服用复方丹参滴丸(CDSDP)对麻醉期心肌供血情况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法均分为倍他乐克组(B组,n=30)和CDSDP组(C组,n=30),观察麻醉期不同时段动脉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心率血压乘积(RPP)的谷/峰比值(T/P)和心电图ST段(ECG-ST)以及手术前后B超心功能变化.结果 B组麻醉诱导期SBP、DBP的T/P显著大于C组(P<0.05);RPP与ECG-ST在麻醉诱导期B组显著大于C组(P<0.05),其它时段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B超心功能相关指标2组均有改善,与入院相比C组有显著改善(P<0.05),与B组对比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SDP对麻醉期心肌缺血防治效果优于倍他乐克,其机制可能为增强抗自由基能力与麻醉药无协同作用.
作者:张爱民;史计月;张洪林;侯宝君;李艳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芍药甘草汤系<伤寒论>为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而设,但临床运用并不局限于此,可延伸应用于临床各科病症,介绍于下.
作者:朱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腰扭伤是由于姿势不正确或用力过度、腰部活动没有思想准备而使腰部肌肉用力失调所产生的扭伤.多为肌肉、韧带、筋膜以及椎间小关节因过度牵拉、扭转所致,且受伤部位多在肌肉的起止点和筋膜受牵部位,重者可导致韧带损伤及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好发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较为常见[1].2003-01~2004-10,我院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并与常规综合治疗5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永翠;李蔚青;李金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胆道出血多由胆道结石、胆道寄生虫、胆囊癌等引起.其发病与膳食结构的变化及工作节奏的加快有密切关系.1996~2002年,笔者自拟活血利胆汤治疗胆道出血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阴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增高,由此而形成的相关性肝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001~2004年,我们在患者戒酒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48例,并与西医治疗4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统峰;付磊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