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娇玉;林跃勤;戴惠娟
心律失常是内科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生命,引起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明显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增加死亡率.2003-04~2004-04,我科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30例,并与胺碘酮等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梅;王亚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2-01~2004-08,我们应用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60例,并与口服思密达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君平;乔波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一月发病数次或每1~2月发病一次为发病特点,属中医淋证范畴.1998~2004年,我们应用自拟益肾通淋汤治疗慢性尿路感染1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惠珍;宋淑平;周忠锐;顾廷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测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影响.方法用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9例,应用阴道彩超分别观测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治疗后黄体中期RI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厘失笑棱莪汤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有治疗作用.
作者:孟海萍;方亚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47例154只眼分为肝郁气滞、肝阳上亢、阴虚瘀热、痰瘀郁滞4型采用中药治疗,待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有视网膜无灌注区、新生血管或严重黄斑囊样水肿者配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154只眼治愈47例,好转57.8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88.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促进视网膜出血、水肿吸收,减轻静脉怒张,改善血循环,减轻光凝引起的副作用,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保护视功能.
作者:石慧君;张铭连;解世朋;史向军;李彬;刘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咳嗽一证,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临床常见及多发病.在临床上往往缠绵顽固难以根治,病至后期,由肺及肾及心及脾及肠等等累及多个脏腑,各脏腑又相互影响,致病情复杂,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失健失调,代谢障碍,痰饮、瘀血、寒湿内生,机体免疫力低下,内邪外邪互患,使患者常年处于病苦中,治疗更加困难,严重危害健康.笔者临床治疗顽固性咳嗽,运用附子理中丸加味,肺脾同治,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病例略谈体会如下.
作者:赵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育元生精胶囊是由沧州光周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所孙光周主任医师,在继承家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研究,采用现代高科技工艺研制成的新型纯中药制剂,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表明,不仅对男性不育症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有滋阴壮阳之功效,可增加机体的耐疲劳能力,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2002-10~2004-10,我们应用育元生精胶囊治疗男性精子数少、成活率低型不育症患者1 200例,并与克罗粉治疗21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峰;郝琳;孙立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常见病理表现类型,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虽无严重病痛,但病程多缠绵难愈,困扰着许多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用波姆光加局部中药喷敷治疗宫颈糜烂9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卢丽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毒退热散(Qingdutuire powder)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0例服用清毒退热散,对照组120例服用银黄口服液.采用单盲法,观察2组治疗前、中、后体温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5%,愈显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愈显率41.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毒退热散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杰;薛玉凤;赵聚宾;王美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脐炎主要发生在出生后,断脐残端受到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改变.以脐部红赤、肿胀、溃烂、出血等为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期的特有疾病.2001-07~2002-12,我科采用冰硼散治疗新生儿脐炎5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中医骨伤科的患者伤处虽属局部,但与整体关系密切,在肢体遭受损伤的同时,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随之紊乱,一系列临床症状接踵而来.在辨证施护中如何从整体出发,找出致病的原因,提出准确的护理问题,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苏饮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2例,对照组30例,中药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复苏饮治疗.治疗14日观察ET、NO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ET、NO明显较对照组提高(P<0.01).复苏饮治疗后较对照组ET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苏饮可以抑制脑出血后患者血ET释放,保护内皮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靳利利;赵锋利;罗小星;王清海;黄培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们临床观察241例高血压病患者中血脂异常分布情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了解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丽;叶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1-06~2004-06,我科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大56岁,小42岁;病程长3年,短6个月.急躁易怒,烘热汗出40例;头晕头痛、心悸失眠38例;月经失调20例;精神症状(抑郁、幻听、焦虑等)12例;血压不稳10例;水肿8例.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或萎缩,心电图正常.均排除原发精神、神经性疾病和其它内分泌紊乱及器质性病变.
作者:陈军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属临床常见病,以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纳差、食后痛甚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病程较长,治疗颇为棘手,严重者有癌变的可能.因此本病必须在早期坚持长期治疗,方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乃至痊愈.笔者采用化肝煎加减治疗50例,现报告下.
作者:桂文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止咳定喘汤与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0例,2组每日均服止咳定喘汤1剂,治疗组加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根椐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72例,显效率69.4%,总有效率97.2%;对照组60例,显效率43.3%,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止咳定喘汤与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惠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单纯西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82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短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比单纯西药治疗作用快,疗效好.
作者:陈子昂;刘东文;黄美娥;冯文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膀胱经,可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梗,是治疗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之风湿痹痛常用药物之一.味辛行散,咸软散结,温以通利,其性峻猛,走窜不守,通行十二经脉,有宣通疏导之能,与其他药物配伍结成对药,在男科妇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兹举几对如下.
作者:贺献瑞;邓志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反流性食管炎又称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能阻止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了食管黏膜而引起食管炎症甚至溃疡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及泛酸、嘈杂,初期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和呕吐.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相当高,北京、上海地区(RE)发病率为1.92%[1],美国统计为4~10%[2],就目前报道情况看,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本病的治疗,奥美拉唑及玛叮啉虽然对其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单用中药的临床疗效也不令人满意.笔者自拟旋复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纯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石红;杨倩;冯玉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髌骨软化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疑难病.笔者自年,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106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建增;庞国峰;顾金水;于光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