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君;张铭连;解世朋;史向军;李彬;刘志强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明目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用祛瘀化痰明目汤治疗,对照组4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祛瘀化痰明目汤能促进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渗出的吸收,明显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孔祥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灯盏素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给予美洛昔康和改善病情药物外,辅以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治疗,而对照组仅服美洛昔康和改善病情药物,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经过20日治疗,2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患者疼痛评估(VAS)、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估(HAQ)和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握力、VAS、HAQ和血小板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缓解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无毒副作用,是值得推荐的辅助用药.
作者:陶杰梅;张风肖;孙丽君;宁晓然;闫永龙;李风云;王峥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月经的产生,是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而天癸不充,脏腑失调又是多种月经疾病的病理基础.导师江海身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学风严谨,经验丰富,尤其对月经稀发、闭经等月经不调有独特经验,分为3期进行脏腑辨证施治,整理如下.
作者:郭仁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反流性食管炎又称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能阻止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了食管黏膜而引起食管炎症甚至溃疡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及泛酸、嘈杂,初期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和呕吐.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相当高,北京、上海地区(RE)发病率为1.92%[1],美国统计为4~10%[2],就目前报道情况看,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本病的治疗,奥美拉唑及玛叮啉虽然对其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单用中药的临床疗效也不令人满意.笔者自拟旋复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纯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石红;杨倩;冯玉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以外伤、劳损或风寒湿邪等因素,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脊、下肢疼痛或麻木.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好发于腰4~5或腰5骶1之椎间盘.1992~2005年,笔者运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1-07~2004-11,我科对于40例扁桃体摘除术后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肿节风含漱液含漱,并与西药含漱液组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李利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一月发病数次或每1~2月发病一次为发病特点,属中医淋证范畴.1998~2004年,我们应用自拟益肾通淋汤治疗慢性尿路感染1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惠珍;宋淑平;周忠锐;顾廷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肠痈是肠内发生痈肿的急性腹部外科疾患.患者常因腹痛而急诊入院.临床上应在辨证施治的同时采用正确的中医护理方法.2001-01~2003-12辨证护理120例肠痈的患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洪娇玉;林跃勤;戴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47例154只眼分为肝郁气滞、肝阳上亢、阴虚瘀热、痰瘀郁滞4型采用中药治疗,待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有视网膜无灌注区、新生血管或严重黄斑囊样水肿者配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154只眼治愈47例,好转57.8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88.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促进视网膜出血、水肿吸收,减轻静脉怒张,改善血循环,减轻光凝引起的副作用,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保护视功能.
作者:石慧君;张铭连;解世朋;史向军;李彬;刘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汗法是通过疏解腠理、宣通肺卫,以驱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属八法之一.<伤寒论>是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经典著作,其对汗法的论述和运用,可谓理法完备,方药精当,运用灵活,法度严谨,卓有贡献.现阐述如下.
作者:贾淑红;李利;李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张任城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业医39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现将其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心律失常是内科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生命,引起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明显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增加死亡率.2003-04~2004-04,我科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30例,并与胺碘酮等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梅;王亚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咳嗽一证,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临床常见及多发病.在临床上往往缠绵顽固难以根治,病至后期,由肺及肾及心及脾及肠等等累及多个脏腑,各脏腑又相互影响,致病情复杂,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失健失调,代谢障碍,痰饮、瘀血、寒湿内生,机体免疫力低下,内邪外邪互患,使患者常年处于病苦中,治疗更加困难,严重危害健康.笔者临床治疗顽固性咳嗽,运用附子理中丸加味,肺脾同治,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病例略谈体会如下.
作者:赵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止咳定喘汤与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0例,2组每日均服止咳定喘汤1剂,治疗组加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根椐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72例,显效率69.4%,总有效率97.2%;对照组60例,显效率43.3%,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止咳定喘汤与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惠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苏饮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2例,对照组30例,中药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复苏饮治疗.治疗14日观察ET、NO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ET、NO明显较对照组提高(P<0.01).复苏饮治疗后较对照组ET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苏饮可以抑制脑出血后患者血ET释放,保护内皮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靳利利;赵锋利;罗小星;王清海;黄培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起病急,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噼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属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动脉痉挛等范畴.我们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一定的效果,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于学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0~2004-07,根据本地区人群饮食多偏辛辣、油腻的生活习惯和气候偏寒湿的特点,运用中医脾胃与肾相关学说,参照前人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经验,对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长义;王佐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测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影响.方法用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9例,应用阴道彩超分别观测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治疗后黄体中期RI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厘失笑棱莪汤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有治疗作用.
作者:孟海萍;方亚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以下简称慢支急发)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57例慢支急发(痰湿壅肺兼湿热蕴脾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甘露消毒丹汤剂.治疗14日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控显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咳嗽、咯痰、纳呆、腹胀、恶心等症状的改善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法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支急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房莉萍;冯璐;丛鹏;廖蔚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和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及邻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常见病.2003~2004-12,我们采用电针颈夹脊穴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颈椎病6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月芹;杨立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