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肖洪玲;邓小红
目的探讨复方保元煎对老龄雌性小鼠阴道、子宫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5个月龄老龄雌性小鼠90只,体重(49±1.3)g,将其随机分为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30只,复方保元煎低剂量组30只,空白对照组30只,各组给药3个月,麻醉后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血促卵泡激素(FSH),处死后剥离阴道及子宫称重,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用药后老龄雌性小鼠阴道和子宫重量显著提高,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缓甚至逆转小鼠子宫萎缩状况.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用药后老龄雌性小鼠血清E2、LH、P、FSH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复方保元煎能有效调节衰老小鼠的激素水平,延缓和逆转小鼠生殖系统退化,为开发治疗绝经后冠心病天然雌激素新药提供了可借鉴的实验依据.
作者:杨大男;赵卫;秦宗永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独一味加消肿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软组织挫伤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运用独一味加消肿散治疗,对照组47例运用消肿散治疗.2组均治疗7日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疼痛、压痛、肿胀分值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37.3%,对照组8.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独一味加消肿散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止痛消肿作用.
作者:李飞跃;张弘;奚小冰;傅文彧;罗仕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少商、厉兑穴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少商、厉兑穴点刺放血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4.4%,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分别为12.5%、8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少商、厉兑穴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疗效确切.
作者:李贤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8~2004年,笔者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5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40~82岁;病程6个月~20年.经常3~5日或1周不排便者居多,部分患者需服泻药或灌肠方能排便.
作者:董耀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9~2003年,我院采用自拟痛僵洗液熏洗治疗中、后期组织损伤12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79例,女47例;年龄18~68岁,平均46岁;左腕关节损伤45例,右腕关节损伤38例,左踝关节损伤62例,右踝关节损伤51例,内翻损伤68例,外翻损伤30例;病程短3 h,长1个月.全部病例均经X线检查,未见骨折征象.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胀痛,功能活动受限.
作者:魏变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牵引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目前腰部牵引多采用仰卧位牵引,对俯卧位牵引报道甚少.笔者采用俯卧位牵引加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并与采用仰卧位牵引治疗100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臧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病症.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1].目前治疗此病多采用药物为主,如镇静剂、谷维素、麦角胺类,但临床效果不佳.1998~2004年,我们运用对穴疗法,针刺太冲、中渚穴治疗偏头痛60例,并与盐酸氟桂嗪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剑发;刘汝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是研究探讨人类发病的根源、病理机制、治疗及其预防等内容的专业科学,它的对象是具有不同体质的人,因此研究人的体质是医学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问题.而重视和研究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进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更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中医学有关体质的论述不仅实践性强,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仅就体质的分类、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做初步的探讨.
作者:马武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q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我国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患病率在0.26%左右[1].该病的主要病变为附着端炎,开始多发骶髂关节,逐渐沿脊柱向上延伸,波及椎间关节滑膜和关节囊,以及脊柱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发生钙化和骨化.
作者:王润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莱菔消滞片配合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服用洛赛克20 mg,每日1次,连服4周.治疗组40例加服莱菔消滞片;每次6片,每日3次餐前服.对照组40例加服克拉霉素250 mg、替硝唑500 mg,每日2次.2组均在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幽门螺杆菌(Hp),观察溃疡面愈合情况、Hp转阴率及胃痛消失时间.结果 2组溃疡愈合率、Hp转阴率相近.但胃痛缓解率及平均胃痛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莱菔消滞片配合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朱庄松;林建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2例加用百忧解、舒血宁治疗;对照组32例加用多虑平治疗.2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HH)进行评分.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HAMD和NISH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65.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疗效确切.
作者:麦茂华;黄汉光;周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单纯性血尿指以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为主,而无其它异常,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般常在体检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偶然情况下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多见于青少年[1].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2000-08~2004-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血尿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兰文;贾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上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属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具体原因不明,一般考虑病毒感染.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其表面附有鳞屑,多发于躯干与四肢近端.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常见初期有感冒症状,通常愈后不复发,瘙痒程度因人而异.现代医学因病因不明,故治疗困难,一般只进行对症处理.如予抗病毒药物治疗,配炉甘石洗剂外搽止痒,条件许可可配合高压氧治疗.疗程以4~6周多见,少数迁延6个月以上.
作者:周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用克糖益肾胶囊加西药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为72.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 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曹清慧;路志敏;孔志明;田红军;马艳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的炎症所致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学口眼斜、(口呙)僻范畴.2002-11~2004-11,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西医基础用药相同,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胰岛素敏感指数的自然对数(IAI)及血压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病组的IAI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IAI、血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控制血压方面,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西医疗法更具有优势.
作者:黄伟明;廖蔚茜;何泮;郑粤文;刘淼雄;游敏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s,CG),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随着内窥镜设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CG的诊断日趋完善.近年的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CG的主要致病因子,同时发现根除Hp可防止癌前变化(胃黏膜萎缩、肠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否可逆转癌前变化尚有争议[1,2].目前西医对CG,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997-03~2000-12,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63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6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梦华;刘之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4~2000年,笔者应用自拟生精汤治疗因精子数稀少、精子活动率、活动力低于正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金凤;王东蕾;张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1-09~2003-09,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 ,并与西医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外吹乳痈,是哺乳期发生的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3~4周的初产妇.由于初产妇乳头较易破碎,或乳头先天性畸形、内陷及乳汁多而少饮等,均易导致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成块,郁久化热酿脓而成脓肿.
作者:施慧;肖洪玲;邓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