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院姚广兴副主任医师幼承家学,尽得师传,熟读经典,寓医理于临床,善用经方,悬壶济世40余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运用四逆散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据近几年调查统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的30%.反复感染导致发热、咳嗽、咽痛及全身不适,应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现代医学对本病多采用增加免疫功能、补充微量元素等治疗,但价格昂贵,需反复注射,或有不良反应.
作者:孟召莲;赵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用疏肝理脾汤,对照组21例用妈咪爱、复合维生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且治疗组能减少患儿积分值,提高血液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高,且能改善患儿全身症状和体征.
作者:周永霞;洪介民;陈可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耳源性眩晕,病因不明,临床较为多见.2003~2004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电疗耳源性眩晕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传统主要以巯基络合剂行驱铜治疗,但由于其副反应大而受到限制.我院采用自拟疏肝排毒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学山;苏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鼻衄即鼻中出血,是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可因鼻部疾患或外伤,肺、胃、肝经火热上扰,脾虚不能统血等所致.也可因其他疾病致鼻衄,如麻疹、丹毒、时行感冒、风眩、髓劳、血溢病、鼓胀、肾厥等.2001-01~2004-12,我科对收治的168例鼻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满意.
作者:伍柒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39例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19例石膏固定,18例手术治疗,同时服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经过平均约2年8个月的随访,结果有2例骨不连,其余74例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也快.
作者:杨扬震;谢扬;黄育斌;庄清亮;郑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降脂汤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病例均予以糖尿病饮食及低脂饮食,并采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和京必舒新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降脂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降脂汤能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疗效确切.
作者:顾申;目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995-06~2003-02,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Ⅲ期肛裂396例.特别是在其他疗法医治无效的情况下,采用本疗法多数患者都能一次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炼钢;林康泉;叶海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较多,无论传统抗抑郁剂或新型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尹秀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术后尿潴留多见于妇产科和肛肠科及其它下腹部或盆腔手术后依赖留置导尿,容易增加泌尿系感染机会,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和痛苦.2003~2004年,我们应用针灸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术后尿潴留5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玉欣;赵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是造成占人类死因第一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因素.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防治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成为日臻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
作者:张伦忠;陈兰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李某,男,11岁,农村儿童.1997-05-15初诊.因脊椎疼痛,俯仰受限,午后低热,厌食,经某县医院拍X线片检查,诊断为第7、8腰椎结核.用雷米封及链霉素等抗痨药物治疗6个月,效果不明显.
作者:刘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乳腺增生病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继发它病,甚则发生恶变.临床上以乳腺肿块及疼痛为主要表现.本病西医治疗效果欠佳,手术可解决局部问题,但对继发本病的内分泌失调难以进行整体的调整.
作者:王素霞;刘彦龙;李增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低血压症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成人上肢动脉血压<12.0/8.00 kPa(90/60 mm Hg)时即认为是低血压,多见于营养不良或体质瘦弱的人.由于血压低,血液循环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向组织细胞输入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带走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
作者:杨尊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4-06-12,我们采用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上中1/3骨折9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例中男8例,女1例;年龄20~43岁;发病部位:左侧6例,右侧3例;就诊时间:当日3例,3日4例,9日1例,12日1例;肱骨上段骨折6例,左侧4例,右侧2例;中1/3折3例,左侧1例,右侧2例.
作者:刘杰;张文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3-01~2005-01,我们采用速刺拔罐治疗小儿咳嗽102例,并与西药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维华;石奕丽;丁敏;王艳君;袁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气道高敏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喉中哮鸣似水鸡声,呼吸困难,喘息不得卧等,一般经解痉平喘和抗感染等治疗后多能迅速缓解,但绝大部分患者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控制.2001~2004年,笔者采取自拟喘舒汤治疗缓解期难治性支气管哮喘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为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胃肠道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约占人群的15%,消化道门诊的1/3~1/2,临床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对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占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小儿再发性腹痛是一种症状突出,体征模糊,病因隐匿的腹部综合症,以持续数月以上的腹痛为特点,使家长和患儿精神紧张及焦虑,并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2003-08~2004-08,我科采用解痉止痛汤加常规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42例,并与常规治疗41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志丽;林亚琳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