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萍;陈菊
患者中风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便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此时患者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以及大小便失禁等,使患者惊恐、烦躁,甚至抑郁愤世,影响康复.故中风恢复期护理甚为重要.一般来说,中风恢复期护理可归纳为争取全面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中风再发、提高生存质量3个方面.
作者:程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浓度增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日渐增高[1].2000-01~2004-12,我们对116例GA患者经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邢润莲;封芳;吴红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为特征,一般病程在2年以上,每年持续发病至少3个月[1].严重时可继发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李进龙;于文涛;田元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及姿势反射消失,是一种中老年较为常见的疑难病症.2001~2004年,我们应用二陈汤合大定风珠治疗震颤麻痹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业;赵卫军;张妍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中医学称脱肛,此病尤以小儿易患.2000-07~2004-07,我们应用脱肛宁口服液治疗小儿直肠脱垂96例,并与口服补中益气汤治疗4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萍;陈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迁延,治疗棘手.2004~2005年,我科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静;单景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优越性.方法将全部278例发病7日内的急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116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2组14日内病死率、死亡原因、感染发生率和随访21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MBI).结果治疗组14日内病死率为3.09%,其中死于非脑内原因者占20%,感染发生率10.49%;对照组分别为6.90%、37.5%、27.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1日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为(84.63±10.98)分,对照组为(68.56±11.01)分;随访90日 MBI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
作者:王万林;周满翔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六味地黄丸出自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为主治小儿五迟证而设.六味地黄汤与六味地黄丸的药物组成相同.我们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导致的小儿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孙桂芳;罗建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1~2004年,笔者采用微波针灸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福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0-04~2004-03,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脂肪肝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彦彪;尹吉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2003~2004年,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58例,我们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0-03~2004-1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9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宝宁;王合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即以内服中药加中药灌肠和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内服中药治疗.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18.75%,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痊愈率5.00%,总有效率75.00%.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56.2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25.00%,总有效率90.00%.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疗效确切.
作者:刘祖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1-07~2004-07,我们运用逆痛合剂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能俤;林品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李佃贵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李教授临床以中医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明显疗效.现将其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裴林;李杰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止嗽汤配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每晚睡前1揿(每揿含布地奈德50 μg),口服氨茶碱0.1 g,3次/日,氨溴索30 mg ,3次/日.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止嗽汤.2组均7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8.33%,对照组治愈率为45.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止嗽汤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黄雅菊;朱启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病毒侵犯神经根引起神经痛为主要症状,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头面神经受累者,常久治不愈,疼痛难忍,非常痛苦.1998~2001年,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6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产生的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1997-03~2004-03,笔者应用三四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茂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高发病,因CP病因病机差异大,临床表现复杂,目前虽有多种新抗生素问世,但发病率并无明显下降,且疗效不满意,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对CP的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葛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汤对颈性眩晕椎动脉血流的改善情况,并探讨椎动脉血流改善与颈性眩晕的关系.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加味葛根汤口服加针刺及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26例口服西比林加针刺及颈椎牵引治疗.通过超声经颅多谱勒血流分析仪观察椎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椎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治愈或明显减轻眩晕症状.结论加味葛根汤能明显改善椎动脉血流,对颈性眩晕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刘永忠;黄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