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阳
柏树为柏科植物,属常绿乔木.多植于园林及山地,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其叶、脂、枝节、根白皮、柏子仁等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宝华;田顺华;朱绪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河北省确诊的213例SARS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29例与单纯西医治疗(西医组)84例进行对照分析,观察2组患者血象恢复正常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和病死率、激素使用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病死率(2.33%)与西医组(9.5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和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及甲强龙使用情况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数据表明,中西医结合组较单纯西医组具有改善趋势.结论中西医结合组可促进血象恢复和胸片阴影吸收,减少激素使用,并且在降低病死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
作者:杨牧祥;姚树坤;王振邦;高永刚;王少贤;苏凤哲;郭纪生;张波;于文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证是中医学术思想特有的概念,是中医学认知疾病演变规律的核心.辨证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前提,是中医获取临床疗效的基础.因此,证的研究已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故本课题在前期严格遵循循证医学方法研究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运用组织病理学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阐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病理的相关性,为中医证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中医证研究的深入开展.
作者:赵立宇;褚惠民;李福凤;杨涛;徐贵华;燕海霞;姚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995~2003年,我们采用耳穴贴压配合摩腹治疗便秘6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院ICU对92例多脏器衰竭[1](MOF)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在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优势,以中医学丰富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先进的理论和技能,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找出相关因素,减少各种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大限度的中医特色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易发生衰竭器官的功能监护、保护,在积极治疗和护理原发病、保护和恢复原发病器官功能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巧媚;李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1-10~2004-08,笔者采用伤科手法配合局部注射药液治疗网球肘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小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995~1999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俊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旦发生肺心功能失代偿,其主要表现为右心功能衰竭.2002-08~2003-12,我们应用灯盏花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功能失代偿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红星;于丽萍;陈建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1999~2003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囊结石30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2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捍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类有家庭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的慢性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为临床常见难治病症.2002-02~2004-05,我们采用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建军;唐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对照组20例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黄芪注射液治疗,均14日为1个疗程.观察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在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值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方面有明显改善,疗效确切.
作者:李彦竹;杨志云;刘惠聪;李青;张国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乳房病,几乎可见于任何年龄的男性.属于中医乳疬的范畴.该病发病原因复杂,西医无特殊疗法,对治疗效果亦不甚肯定.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2003-01~2004-03,我们采用辨证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60例,部分患者配合中成药内服外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黎萍;陈前军;刘鹏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者极为常见,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较难控制症状,新型药物价格昂贵,使众多患者难以承受经济负担.1999~2003年,笔者用二仙益智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13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0-02~2004-02,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4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宁;陈立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痔疮患者术后由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以及炎症反应渗出增加等形成的术区局部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加之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且富有弹性,又处于躯干低位,故痔疮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伤口水肿,表现为伤口周围组织肿胀,往往继发伤口疼痛,甚至剧痛.
作者:杨伶;杨荣仙;杨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系内科常见慢性病.1999-08~2004-02,笔者应用溃愈散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并与西药治疗5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尊环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症状虽不严重,却顽固不愈,往往因进食肥腻后症状加重,导致急性发作,且患者中女性较男性多.西医治疗本病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疗效.1996-08~2003-12,笔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瑞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0~2003年,笔者运用鼻渊汤治疗急性上颌窦炎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因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致脾胃气机郁滞,不通而痛,其治多用疏肝之法.然有久服疏肝理气之剂而效不显者.导师曹志群教授从医20余载,精通医理,融古贯今,认为此种胃脘痛应从肺、从热治,选方百合汤加减,收效颇佳.幸随曹师学习,深受启迪,兹将其应用百合汤治疗此种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孙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情况.方法 60例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运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补阳还五汤加减煎剂,2组疗程均为15日.观察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肿吸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确切,血肿吸收迅速.
作者:杨继文;袁曙光;多慧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