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芩提取物体外抗病毒药效学研究

王剑;侯林;陈亚乔;刘相文;袁琦;田景振

关键词:黄芩提取物, EV71, RSV, COXB5, CoxB3, HSV-1, 抗病毒活性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芩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B5 (COXB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B3 (COXB3)、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通过CPE法结合MTT法得出半数中毒浓度(TC5o)、半数有效浓度(EC5o),并且以治疗指数(TI)作为评价指标,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为阳性药,观察黄芩提取物对几种常见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黄芩提取物对COXB5、EV71、COXB3、HSV-1、RSV的治疗指数分别为5.46、22.16、4.32、6.10、5.94.结论 黄芩提取物对COXB5、EV71、COXB3、HSV-1、RSV都有抗病毒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知黄痛风汤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目的 建立知黄痛风汤(黄柏、知母、车前子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水提液的分析采用岛津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结果 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6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以上.盐酸小檗碱、芒果苷、京尼平苷酸、丹酚酸B分别在0.636 2~3.575 μg(R2=0.999 9)、0.338 ~1.425 μg(R2=0.999 0)、0.645 2~2.718 8 μg(R2=1)、0.938 8 ~5.275 μg(R2=0.999 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6%、98.35%、100.25%、102.11%,RSD(n=6)分别为2.41%、1.17%、1.24%、2.02%.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知黄痛风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梦玲;王雄;邹吉利;伍军;尹青桥;吴金虎;李相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纳其根醇提物对冈田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阿纳其根醇提物对冈田酸(O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O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比色法测定阿纳其根醇提物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阿纳其根醇提物对PC1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20 nmoVLOA作用PC12细胞24 h,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细胞分裂周期阻滞(P<0.01).与OA损伤组相比,阿纳其根质量浓度在0.5 ~5.0 mg/mL范围内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恢复O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明显提高模型细胞的存活率(P<0.01),降低细胞凋亡比率(P<0.05),增高细胞在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率(P<0.01),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结论 阿纳其根醇提物对OA诱导PC12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有效促进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细胞周期阻滞现象.

    作者:孙云鹏;高莉;罗静莺;彭晓明;索菲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参蛤散(生晒参、蛤蚧)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心力衰竭大鼠给予参蛤散[1.89 g/(kg·d)]或比索洛尔[1 mg/(kg· d)],给药12周后,观察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蛤散组、比索洛尔组病理形态、血流动力学、心超指数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蛤散升高射血分数(EF) (P<0.05),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P<0.01),改善左室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压力大下降速率(dp/dtmin)(P<0.01),减少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纤维化.模型组与参蛤散组PGC-1α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参蛤散能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左室功能,减少心肌组织病变.

    作者:朱灵妍;魏易洪;杨娟;林赟霄;曹敏;王佑华;苑素云;周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相反相成法治疗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相反相成法在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临床和血液及器械检查确诊的26例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应用相反相成法,辨病应用血栓通,辨证应用醒脑静和参麦注射液,采用硫辛酸联合左卡尼汀及辅酶Q10作为基础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辅酶Q10维持治疗,复查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数值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诱因多样,经典的临床表现、肌酸激酶的显著升高和肌电图结果可鉴别诊断,磁共振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采用中西医结合、温清有度、攻补兼施、相反相成法可减轻组织损伤、有效保护脏器、改善预后.

    作者:李昀泽;姚阳静;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目的 观察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试验和豚鼠枸橼酸引咳试验,研究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活性;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试验研究化痰活性;辣椒素刺激C-纤维释放P物质试验观察止咳作用机制.结果 浙贝母花水提物与宁海白枇杷花水提物(1:4)配伍组可明显延长小鼠和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P<0.05),显著增加小鼠呼吸道黏膜酚红的排泌量(P<0.05),对C-纤维释放P物质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浙贝母花水提物与宁海白枇杷花水提物(1:4)配伍组具有止咳、化痰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C-纤维P物质释放来实现.

    作者:王翰华;杨晓春;崔明超;陈少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lltimate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3 nm和204 nm.结果 橙皮苷、柚皮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分别在1.327~ 13.27 mg(r=0.999 2)、0.864~8.64mg (r=0.9994)、0.221~2.21mg (r=0.9999)、0.193~1.93 mg(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 (RSD=1.42%)、99.6% (RSD=1.13%)、98.5% (RSD=1.24%)、99.6%(RSD1.62%).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妇康消肿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亚;邵卫华;程贺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克痢痧胶囊抑制大鼠乙酸性结肠炎

    目的 观察克痢痧胶囊(白芷、苍术、石菖蒲等)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蒙脱石散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克痢痧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6组小鼠采用10%乙酸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14 d后,观察一般情况及粪便状态,ELISA法测定第1、10、14天的血清IL-1β、IL-6、TNF-α、EGF水平,并于第15天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价损伤指数(CMDI).结果 克痢痧胶囊各剂量组结肠黏膜炎症情况较模型组改善,但不如SASP组明显.第10、14天,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在克痢痧胶囊各剂量组中均高于在SASP组中,其中低剂量组与SAS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14天,克痢痧胶囊各剂量组血清EGF水平均低于蒙脱石散组,但高于SASP组,其中高剂量组与SAS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痢痧胶囊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优于蒙脱石散,但不如SASP.

    作者:金艳;钦丹萍;杨新艳;王耀东;张春丽;代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离子液体协同超声微波提取秦皮总香豆素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离子液体协同超声微波提取秦皮总香豆素的工艺.方法 以离子液体类型及浓度、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秦皮总香豆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0.86 mol/L溴代-1-丁基-3-甲基咪唑([C4mim] Br)离子溶液,提取功率500 W,提取时间20 min,液料比35:1,秦皮总香豆素提取率为27.2 mg/g,与预测值(28.0 mg/g)接近.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提取秦皮总香豆素.

    作者:王峰;孙倩;侯月盈;韩风雨;李洪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目的 分析麦冬中的外源性有害物质.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方法对4个产地(四川、湖北、浙江、山东)麦冬中二氧化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进行测定,GC法对多效唑和多环芳烃残留进行测定.结果 105批样品中仅2批检测出镉超标;34批检测出7种农药残留(溴氰菊酯、杀扑磷、乙酰甲胺磷、克百威、毒死蜱、4,4'-DDE、4,4'-DDT),而且均未超标;二氧化硫超标严重,超标率为23.8%,高达2 000 mg/kg;多效唑残留量在0.103~ 25.75 mg/kg之间,均能在川麦冬中检出,浙麦冬中也有个别检出.结论 麦冬中的外源性有害物质以二氧化硫和多效唑为主,在生产中需加强控制.

    作者:包小红;苟琰;魏伯平;杨超;吴强;周娟;吴发明;高思佳;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芩提取物体外抗病毒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黄芩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B5 (COXB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B3 (COXB3)、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通过CPE法结合MTT法得出半数中毒浓度(TC5o)、半数有效浓度(EC5o),并且以治疗指数(TI)作为评价指标,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为阳性药,观察黄芩提取物对几种常见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黄芩提取物对COXB5、EV71、COXB3、HSV-1、RSV的治疗指数分别为5.46、22.16、4.32、6.10、5.94.结论 黄芩提取物对COXB5、EV71、COXB3、HSV-1、RSV都有抗病毒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剑;侯林;陈亚乔;刘相文;袁琦;田景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目的 考察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对脓毒症患者血乳酸(Lac)、可溶性CD14亚型(Presepsin)、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给予常规治疗的10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舒血宁组(治疗组),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患者发病3h内)及治疗后6h、5d,检测血Lac和Presepsin水平,观察一氧化氮(N0)、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变化,同时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28 d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Lac、Presepsin、NO、NOS、iNOS水平及SOF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h,治疗组Lac和Preseps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ac和Presepsi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5d,两组Lac和Presepsin水平较治疗后6h降低(P<0.05),治疗组Lac和Preseps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OFA评分、NO、NOS和iN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患者Lac和Presepsin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45、0.261,P=0.011、0.006).治疗组患者MACE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亚晶;李春明;亢宏山;王金荣;安立娟;齐洪娜;褚永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 艾叶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reva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25 nm;柱温30℃.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8.28%~101.11%,RSD 1.04%~2.5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艾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佳丽;王永丽;刘伟;尉小慧;侴桂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山茱萸)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以莫诺苷为内标,计算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马钱苷、山茱萸新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测定其含有量.结果 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分别在0.012 0 ~0.120、0.026 8 ~0.268、0.074 4 ~0.744、0.058 6~0.586、0.008 6~0.08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3.43% (1.45%)、103.36% (1.50%)、104.47% (0.30%)、102.08%(1.74%)、104.01% (0.62%).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接近于外标法.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

    作者:田宇柔;麻景梅;王鑫国;李军山;牛丽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UPLC法同时测定香椿芽中8种黄酮醇苷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香椿Toona sinensis Roemer芽中芸香苷、杨梅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番石榴苷、紫云英苷、槲皮苷、阿福豆苷的含有量.方法 香椿芽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2.1 mm×150 mm,1.7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结果 8种黄酮醇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98.3%~103.5%,RSD0.46%~3.36%.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香椿芽的质量控制.

    作者:葛重宇;林玲;顾芹英;李楠;杨欢;贾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的 通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理中复元方(黄芪、白术、茯苓,等)结合针刺法(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组、理中复元方组和对照组(叶酸),4个月为一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主症、体征,比较胃镜分析、理化检查.结果 各组胃黏膜颜色和活动性有显著差异,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在症状疗效方面,各组有显著差异;在病理疗效、免疫组化和综合疗效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2%,理中复元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4.1%.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可优化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刘晏;殷于磊;乐琦琦;王营;朱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目的 研究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提取物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和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牛耳枫提取物对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O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牛耳枫提取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毒性.50只雌性BALB/c小鼠灌胃牛耳枫提取物,14 d后小鼠腹腔注射LPS,用Griess和ELISA试剂盒对血清中NO、TNF-α、IL-1β及IL-10水平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法研究小鼠肝脏中NO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牛耳枫提取物可显著抑制NO、TNF-α、IL-1β及IL-10的释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提取物可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论 牛耳枫提取物抗炎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作者:宋青;朱粉霞;李冬玉;张浩;陈家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创灼膏治疗Ⅰ、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创灼膏治疗Ⅰ、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Ⅰ、Ⅱ期肛裂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和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创灼膏治疗,对照组采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患者总体疗效,疼痛评分和出血评分改变情况及肛裂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总体疗效、疼痛评分、出血评分改变情况以及肛裂愈合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灼膏是治疗Ⅰ、Ⅱ期肛裂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至久;饶鹏;赵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天泰1号片中8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天泰1号片(人参、天麻、肉苁蓉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人参皂苷Rg1、Re、Rf、Rb1、Rd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6.94%~97.93%,RSD 1.06% ~2.4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天泰1号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少瑜;曾永长;谭晓梅;吴正治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皮中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的含有量.方法 桂皮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 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均在0.005 ~ 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3%和103.96%,RSD分别为2.7%和2.3%.国产桂皮(来源川桂、天竺桂、柴桂、肉桂)与斯里兰卡产桂皮(产地锡兰肉桂)中两者含有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桂皮质量的评价.

    作者:张皓月;吴喜民;王瑞;钱珺;Ranil de Silva;贾琦;李医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目的 采用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炉贝)粉及掺伪品.方法 在川贝母粉末中掺入淀粉、面粉、滑石粉、糊精、硬脂酸镁、木屑、泥土、米粉、浙贝母、平贝母,制备提取液,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统计质量控制进行评价.结果 在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1~3的累积贡献率可达99.609%,区分效果明显;在判别分析中,纯品与所有掺伪品均能完全区分开,组别总判别率达97.096%,区分效果良好;在统计质量控制中,识别指数为74,数据差距明显.结论 该技术能实现将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的味觉特征客观化,从而加以鉴别区分.

    作者:刘芳;解达帅;刘红梅;方成鑫;魏驰;郭力;傅超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