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非典型肺炎中医药处方精萃

关键词:预防, 非典型肺炎, 中医药, 处方
摘要: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便秘的辨证施护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性病症,且多数病程长,患者常随意应用导泻药或灌肠方法来排便,致使肠道应激力减弱,加重便秘.我们对便秘患者实行辨证分型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薛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补虚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虚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3 7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 166例,采用补虚祛瘀法治疗,口服自拟补脾消痹丸(汤),对照组623例,口服消炎痛和雷公藤片.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7%,总显效率为48.0%,毒副反应发生率为9.6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1%,总显效率为12.0%,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1.18%,2组比较总有效率、总显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减轻关节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X线分期改善及远期缓解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虚祛瘀法治疗RA疗效确切.

    作者:刘兴远;刘金和;刘丽娜;冯金竹;王辉;陈新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胃舒颗粒(冲剂)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73例近期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成年男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导致胃癌的发生.1999-05~2002-08,我们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国医堂)应用肝胃舒颗粒(冲剂)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73例,并与吗丁啉治疗3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骄;骆斌;贾海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科疾病中极为常见.因其发病率高,且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迄今无特效西药,所以越来越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聂莉芳主任医师业医30余载,通过师承方药中、王绵之、时振声诸位前辈,把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肾病辨治,尤其是在IgA肾病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张晓林;雷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三黄膏治疗体表溃疡120例临床观察

    体表溃疡为外科常见病,多为感染或局部皮肤缺血缺氧所致.1999~2001年,我们用我院自制三黄膏治疗各种体表溃疡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住院患者101例,门诊患者19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小8岁,大76岁,其中<20岁4例,20~60岁75例,≥60岁41例;病程长6年,短2日.

    作者:李浩杰;王淑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2002-01~12,我们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35岁9例,35~45岁21例;体力劳动者13例,非体力劳动者17例;病程6个月~1年17例,2年13例.

    作者:马德龙;李学芹;马红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理肠汤内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病变,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1996~2001年,我们采用自拟理肠汤内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山;刘丽萍;王胜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针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62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999~2002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6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柴胡汤治疗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

    1999~2000年,笔者用小柴胡汤治疗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并与胃达喜治疗7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道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2000-06~2002-06,我科采用生脉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延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尖锐湿疣42例临床观察

    2000~2002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42例,并与单纯手术切除治疗3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妊娠病举隅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所组成.治疗寒热互结,脾胃虚弱之证.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等.笔者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妊娠病,每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段淑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发热30例

    急性中风发病后,常伴有发热.2000~2002年,我们对急性中风发热患者3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卫;杨佩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益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血瘀证是男科疾病常见的一种病证类型.多由于肾精亏虚,气化无源,肾阴阳失调,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肾虚血瘀之证.运用益肾活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下谨就肾虚血瘀证的理论基础及益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

    作者:李兰群;王传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刘亚娴教授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24例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大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秘结不通,艰涩不畅,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病程长久的病症.中医药治疗便秘有较大的优势,目前临床应用的中成药和处方多偏于苦寒泻下,而温补润下的较少,对于老年肾阳不足、气血亏虚的便秘患者缺少治疗良方.1998-10~2002-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洪生;庞国勋;刘建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论饮食宜忌在饮食调护中的应用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合理的饮食调护,不仅能够保持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阴阳平衡,而且能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维持人体健康.故在饮食调护中,一定要掌握好饮食宜忌,以充分发挥饮食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饮食宜忌在饮食调护中的作用.

    作者:王普恒;杨惠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疾病,气道可逆性痉挛、狭窄,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冬、春季节发病为多,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1999~2001年,笔者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海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解毒冲剂治疗水痘110例

    1998-03~2002-06,笔者用自拟解毒冲剂治疗小儿水痘11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均为门诊患儿,男67例,女43例;年龄小10个月,大12岁,<6岁79例.全部病例均有水痘接触史.痘疹见于头面部及躯干部110例,同时见于四肢18例,见于手足心7例,见于眼结膜和口腔23例;发热88例,其中体温37.1~38℃ 78例,38~38.8℃ 10例;伴咳嗽25例,流涕7例,咽部充血5例,口腔溃疡6例;舌淡红苔薄白19例,苔白腻21例,舌红苔薄黄37例,苔黄腻24例,苔黄燥而厚9例.

    作者:王恩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益气养胎法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养胎中药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检测孕妇氧自由基及有关指标.方法选择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初产妇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19例,另选择正常晚孕初产妇20例作为正常组,均在我院分娩.治疗组予益气养胎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并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对照组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2组均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一般用2~4个疗程.观测母体宫高、腹围、体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 孕妇血清雌三醇(E3)及胎盘泌乳素(hPL);孕妇血氧自由基(OFR);孕妇血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结果 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5.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新生儿出生体重治疗组(3 018±356)g ,对照组(2 861±327)g,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正常组(3 215±386)g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孕妇宫高、腹围、体重的每周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较正常组快(P<0.01).4.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孕妇血清E3、 hPL均较正常组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虽仍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孕妇血清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1α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益气安胎中药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使IUGR孕妇SOD、GSH-Px活力明显上升,LPO水平降低,从而抑制TXB2的合成,母儿各项异常变化基本恢复正常.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抗自由基,或直接使血管扩张,血管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胎盘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刘亚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