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郑勇凤;王佳婧;傅超美;王建新

关键词:黄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摘要:黄芩为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混合均匀设计法优选金樱子半仿生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半仿生法提取金樱子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3次煎煮用水的pH值和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多糖、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应用混合均匀设计法优选金樱子半仿生提取的佳工艺参数.结果 金樱子半仿生提取佳工艺为3次煎煮用水的pH依次为5、7.5、9,时间分别为2、1、1h.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金樱子的提取.

    作者:赵惠茹;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色谱-光谱仪联用和子空间夹角法分析丹皮酚含量

    目的 将色谱-光谱仪(HPLC-UV)联用法与空间夹角判据结合,用于快速分析丹皮酚含有量.方法 通过色谱-光谱联用采集丹皮酚的紫外多波长光谱三维数据,构建不含被测组分的本底数据库,然后基于向量-空间夹角法步骤测定了丹皮酚的含有量.结果 分析结果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得结果接近,相对误差小于5.00%,回收率为97.3%~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1.5%.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丹皮酚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闫一夫;姚志湘;刘柳;粟晖;李张升;吕金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合络合萃取测定芒硝中的铅

    目的 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法,结合络合萃取来测定芒硝中的铅.方法 将芒硝与1%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络合,形成的铅络合物以甲基异丁基酮(MIBK)将其萃取出.再以20%盐酸将铅从MIBK中反萃取,萃取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结果 该方法下铅的线性范围为0~ 50 μg/L,r=0.999 1,加样回收试验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9%、95.0%、99.4%,方法检出限0.045 mg/kg.结论 该方法精确、简便、快速,可用于芒硝中铅的测定.

    作者:杨华剑;胡晓燕;金铮;杨悦;吴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普乐安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普乐安片(油菜花粉)HPLC指纹图谱.方法 普乐安片甲醇提取液的分析在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上进行;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柱温40℃.LC/MS/MS法以白麻苷为参照峰,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辅料、茶花粉、荷花粉、荞麦花粉、向日葵花粉、玉米花粉和油菜花粉能被区分开,全国5家企业生产的35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856 ~0.999.结论 除4批样品的相似度低于0.900外,普乐安片的质量相对可靠.

    作者:程巧鸳;张文婷;陈碧莲;郑成;郑瑜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灌肠方剂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D-D、PLT、MPV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灌肠方剂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D-2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进行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内镜评分、血清D-D、PLT、MPV等指标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1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53,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内镜评分均出现明显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内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D-D、PLT、MPV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了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1,P=0.000 <0.05).结论 我院自拟中药灌肠方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疗效甚佳,患者的血清D-D、PLT、MPV等指标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明显改善,达到标本兼治之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宗跃;张鹏;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洲大蠊蛋白多肽纳米粒的制备

    目的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为材料,研制美洲大蠊蛋白多肽纳米粒.方法 采用复乳/溶媒蒸发法,以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了优化.结果 实验优组合为油相中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5 mg/mL,超声功率为120 W,超声时间为50 s.制得的美洲大蠊蛋白多肽纳米粒的载药量为(1.19±0.09)%,平均粒径为(150.3±7.2) nm,Zeta电位为(-28.2±4.5)mV.结论 可按照优处方组成,制备美洲大蠊蛋白多肽纳米粒的口服药物传递系统.

    作者:黄丫丫;刘光明;李婧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RANKL诱导破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破骨细胞形成以及成熟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下形成破骨细胞,诱导过程中加入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以天山雪莲总黄酮计算),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以对硝基苯磷酸酯作底物检测TRAP活性;对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和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检测,RT-PCR检测Tra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RNA的表达.结果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TRAP酶活;天山雪莲总黄酮小于125 μg/mL时,对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无细胞毒性,但会破坏成熟破骨细胞细胞膜,显著提高胞外LDH酶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62.5 μg/mL天山雪莲总黄酮会显著下调破骨细胞的标志物Trap和Mmp9 mRNA表达.结论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破骨细胞形成有抑制作用,并能破坏已形成的破骨细胞,降低骨吸收活性.

    作者:王南;唐琴;姬芳玲;窦佳;包永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外翻肠囊法研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目的 利用肠外翻模型,研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total lignans of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nanosuspension,HTL-NS)在大鼠体外的肠吸收特性,并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混悬剂(total lignans of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coarse suspensions,HTL-CS)进行对比.方法 以波棱甲素与波棱素在大鼠的肠吸收参数为指标,考察不同质量浓度HTL-NS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状况.结果 HTL-NS中2种成分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量、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明显高于HTL-CS(P<0.05或P<0.01);波棱甲素与波棱素在空肠吸收好,而十二指肠与回肠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TL在体内的吸收可能为被动吸收,HTL-NS能有效改善HTL肠吸收.

    作者:李娟娟;申宝德;程玲;邱玲;沈刚;武娜;袁海龙;尹蓉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海螵蛸气流粉碎工艺优化及粉碎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目的 对海螵蛸(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气流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和工艺优化.方法 以超微粉的粒径D50为中心复合法的指标,对粉碎压力、进料压力、螺旋进料速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用响应优化器优化实验结果.采用酸碱滴定法,对两种粉体的制酸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佳粉碎工艺为粉碎压力0.77 MPa,进料压力0.62 MPa,螺旋进料速度227.0 r/min;超微粉的D506.60 μm,明显小于普通粉,超微粉的S/V 12 231.490 m2/cm3,明显大于普通粉.1.0g超微粉能中和人工胃酸62.50 mL,与普通粉差别不大,但反应时间缩短.结论 用Minitab优化方案制得的超微粉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而且其制酸效果优于普通粉体.

    作者:张爱丽;徐忠坤;张庆芬;徐连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香附醋制前后对肝气郁滞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 建立符合临床病症特点的肝气郁滞大鼠模型,探究香附醋制前后对该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长期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对大鼠造模;从大鼠体表特征变化、行为学活动和血液流变学3个方面指标评价香附醋制前后“疏肝解郁、活血散瘀”的药效学差异性.结果 给药后,生香附和醋香附各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体质量增长逐渐增快,体表瘀斑消散,自发性活动增加,行为灵活性增强,血液黏度减小等),且在同等剂量下,醋香附组整体上各指标优于生香附组.结论 实验结果符合香附“醋制增效”理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参考.

    作者:盛菲亚;周莉江;严鑫;冯五文;傅超美;王世宇;卢君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中医院临床药学药学监护要点

    目的 探讨综合型中医院临床药学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通过医院HIS住院系统,随机抽取临床各内科2015年1月1日—1月31日出院病历各100份,分析各科常用中药注射剂、中成药、方剂、中西药联用方案,从药物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药学监护要点.结果 抽查7个内科科室,共700份病历,仅少部分患者因病情或自身原因拒绝服用中药外,基本都予中西药联合治疗,比例高达99.4%,其中西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药汤剂合用为主,占70.9%.各科中药方剂/中成药使用有各自特点.结论 中医院临床药学药学监护应在现有西药监护的基础上,同时监护中药注射剂、中药与专科常用西药、中药与安全系数小,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西药合理使用情况.

    作者:李映辉;杜憬生;徐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黄藤合剂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复方黄藤合剂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例需行盆腔放射治疗的宫颈癌及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疗同时配合口服复方黄藤合剂,对照组单纯放疗,观察2组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等,并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明显推后(P<O.05),Ⅰ级以下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级以上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黄藤合剂能明显推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柳雯;周兰;崔珍;姚诗清;汪超;陈莉;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排钱草药材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排钱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TLC鉴别法,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排钱草中N,N-二甲基色胺及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再采用HPLC色谱法,对两者含有量进行测定.结果 在TLC鉴别中,254 nm下有一个明显的荧光斑点,分离度良好;在HPLC色谱中,N,N乙二甲基色胺、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进样量在2~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n=5),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5%,RSD分别为1.06%、1.83%.而且,不同采收期、部位的排钱草中这两种成分含有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排钱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钟鸣;张宝璟;王超;余胜民;宗杨;马骁驰;张厚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研究及组分鉴别

    目的 应用UPLC法建立丹七软胶囊(丹参、三七)指纹图谱,并结合UPLC/Q-TOF-MS/MS技术对其进行多成分结构鉴定.方法 丹七软胶囊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质谱定性采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正、负两种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峰,确定了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指定了32个共有峰,10批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80.结论 该指纹图谱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丹七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董宏然;程琪庆;段丽颖;杨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各7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的熏洗治疗,针灸组给予针刺次髂、长强等穴位,针药组给予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各组治疗时间均为20 d.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改善、复发情况.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中药组72.86%、针灸组71.43% (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等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对临床体征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9、12个月后,针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

    作者:周萍;李风华;曾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富集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

    目的 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富集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方法 以盐酸罂粟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有量;以吸附率及解吸率等为指标,考察不同型号树脂;考察静态吸附-解吸附动力学曲线,确定吸附和解吸时间.然后,筛选解吸剂体积分数、上样液质量浓度、流量等相关参数.结果 AB-8型树脂对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的吸附解吸性能好,比吸附量44.15 μg/g、吸附率86.74%,解吸率91.39%,静态吸附和解吸时间分别为8h和10 h.结论 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富集后,所得干浸膏中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纯度提高了2.39倍,回收率为79.88%,而且干浸膏黏度和吸湿性均降低.

    作者:孙政华;郭玫;邵晶;王志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八角茴香果实中酚苷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果实中的酚苷类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ODS反相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酚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芦丁(6)、4-羟基苯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7)、3-甲氧基4-0-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8)、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9).结论 化合物1、3、5~9为首次从八角茴香中分离得到.

    作者:商艳丽;史荣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与肠道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道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肠道菌影响机体健康一方面是对宿主的生理、病理进程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体内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者药物的其它作用.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疗效的发挥与人体肠道微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或是中药可直接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进而影响健康,亦或肠道菌群影响口服中药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转化等而改变中药疗效的发挥.对此,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中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李寒冰;吴宿慧;张颜语;李根林;吕宁;孙静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KK/Upj-Ay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KK/Upj-Ay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高剂量组、通心络中剂量组和通心络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热痛觉阈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放免法测定血液中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含有量;Real Time PCR (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造血祖细胞抗原(CD3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热痛觉阈值明显降低,MNCV明显减慢(P<O.01);ET和TXA2含有量显著升高(P<0.01);小鼠坐骨神经CD34、VWF、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小鼠痛觉阈值升高,MNCV明显增快(P <0.05,P<0.01);ET和TXA2含有量明显降低,PGI2含有量上升(P <0.05,P<0.01);CD34、VWF、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调节血管活性因子、升高CD34、VWF、VEGF表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王超;王晓;张会欣;邢邯英;王杏;刘敏;张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水黄皮胶囊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

    目的 建立水黄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 以休止角、吸湿率、临界相对湿度、堆密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水黄皮胶囊的处方组成;TLC法对胶囊中的水黄皮进行定性鉴别;紫外分光光度和HPLC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和水黄皮次素的含有量.结果 佳处方为10%微粉硅胶,临界相对湿度为63.9%,选用0号胶囊即可满足胶囊剂装填要求.TLC鉴别斑点清晰,无干扰.每粒胶囊剂含总黄酮不低于162.42 mg/g,水黄皮次素不低于39.56mg/g.结论 该工艺路线合理可行,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水黄皮胶囊的质量.

    作者:肖成燕;朱毅;董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