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艳素;李长江;潘乐
目的 探讨青蛾丸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MP3/OPN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骨重建作用的机理.方法 将15只饲养12周的去势鼠处死,选取股骨胫骨骨髓,进行体外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将含青蛾丸(2 g/mL生药)的药液喂养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给蒸馏水1 mL),青蛾丸低(给药0.5 mL)、中(给药1 mL)、高剂量组(给药2 mL),提取各组处死大鼠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运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通路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骨桥蛋白(Opn)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mRNA水平.结果 术后12周,模型组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为(0.153--0.011) g/cm2和(0.162±0.015) g/cm2,假手术组为(0.336±0.016) g/cm2和(0.293 ±0.005) g/cm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大鼠骨质疏松的模型建立成功.青蛾丸高剂量组中Mmp3含有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Mapk水平,青蛾丸各剂量组明显高于空白组,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Opn水平,青蛾丸高剂量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和低剂量组,随着青蛾丸剂量增加,其对Mapk、Opn和Mmp3的影响越显著.骨重建中,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低剂量至高剂量组均使MTT法检测的光吸收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光吸收值均升高,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1和P<0.05),增加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 中、高剂量青蛾丸含药血清可以促进去势鼠成骨细胞MMP3/OPN通路蛋白表达激活成骨细胞骨重建.
作者:戴燚;范彦博;甘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白术提取物(CBE,白术精提取物、红曲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递增酒饮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造模4周后分别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36、24、16 mg/kg)复方白术提取物,依折麦布作为阳性药.每2周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水平;给药7周后测定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给药10周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LCAT)水平,以及肝脏中TC、TG水平和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脂肪酸合成酶(FAS)、酯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水平.结果 复方白术提取物3组大鼠的血清TC、LDL-C、AI及肝脏TG、HMGCR、ACAT水平降低,血清LCAT水平及尾部微循环血流量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复方白术提取物高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升高及肝脏TC、FAS水平降低;中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升高;低剂量组肝脏FAS水平降低.结论 复方白术提取物通过抑制胆固醇、脂肪酸合成和促进胆固醇转化来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变性和微循环.
作者:邱巧丽;苏洁;陈素红;徐烨;吴雯;吕圭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青蒿安乃近片体外溶出度.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25∶75);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测定采用桨法;溶出介质为0.1 mol/L盐酸溶液(900 mL);转速75 r/min;取样时间60 min.结果 该药物中安乃近与葛根素分别在10.77 ~ 64.61、1.04~ 6.27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00.6%.相同厂家样品中两者的溶出行为相似,而在不同厂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复方青蒿安乃近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璐;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复方止嗽散(百部、紫菀、桔梗等)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影响,探讨复方的平喘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CVA模型,灌胃止嗽散提取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及干扰素INF-γ含有量,并测定BALF中的炎性细胞变化,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止嗽散中、高剂量组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而INF-γ/IL-4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止嗽散对CVA大鼠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具有调节作用,并能减少炎症细胞,推测与其平喘作用相关.
作者:姜登钊;李辉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莲心总碱自微乳处方.方法 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自微乳化区域.以乳化时间、粒径、载药量和多分散指数为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多元线性模型.佳处方为每100 g自微乳含24.57 g油酸乙酯、22.16 g聚氧乙烯蓖麻油、22.16 g吐温-80、23.70 gPEG-400、7.41 g莲心总碱.结论 该方法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优化莲心总碱自微乳处方.
作者:陈笑;富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对TM40D人乳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接种TM40D人乳腺癌细胞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苦参碱注射液高、中、低剂量联合照射组(5、10、20 mg/kg).单次照射后,测量肿瘤相对体积并计算肿瘤3倍倍增时间(TGT3)、肿瘤生长延迟时间(TGD)以及增敏系数(EF).照射后第20天处死小鼠,剥取瘤块并称重,计算抑瘤率.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苦参碱注射液联合照射呈剂量依赖地增加TGT3值(P<0.01),低、中、高剂量TGD值分别为7.51、9.82、13.11 d,EF值依次为1.15、1.51和2.01;苦参碱注射液联合照射呈剂量依赖地降低平均瘤重(P<0.01),低、中、高剂量抑瘤率依次为37.12%、51.53%和60.26%.苦参碱注射液高剂量联合照射组可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为(48.02 ±5.64)%,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苦参碱注射液联合照射能够诱导Cyt-C、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高表达,而且明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苦参碱注射液对TM40D人乳腺癌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瘤组织细胞凋亡实现的.
作者:白银亮;李兴杰;梁莉;李晓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基于大鼠体内吸收分布情况选择吴茱萸(石虎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 Huang)指标成分,并测定其含有量.方法 建立该药材TLC及HPLC色谱图,分析其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情况,能被吸收入血的成分确定为指标成分,HPLC-UV法测定其含有量.结果 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指标成分,主要分布于肺组织中,其次在肝、脑、脂肪,而尿中较少.TLC与HPLC相比,有着直观、高通量的特点.柠檬苦素在5.5--545.0 μg/mL(r>0.999 9)、吴茱萸碱在0.6 ~79.8 μg/mL(r>0.999 9)、吴茱萸次碱在0.4~46.4 μ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 (RSD=1.05%)、98.1% (RSD=0.99%)和100.5% (RSD=0.72%).结论 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对该药材质量进行评价与控制.
作者:张红梅;王长虹;王峥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赶黄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探讨赶黄草提取物保肝、护肝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含铁饲料+52%白酒+15%白糖饮料灌胃8周,制备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赶黄草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组、硫普罗宁治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及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脂变化,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血清TNF-α、IL-6含有量.结果 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TC)、TNF-α和IL-6含有量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有量升高,肝脏组织中MDA含有量降低,SOD含有量升高,肝组织内TNF-α和IL-6的表达降低.不同治疗组间比较,95%乙醇赶黄草提取物组降低血清TC、LDL、TNF-α、IL-6含有量及肝脏MDA含有量和升高血清HDL及肝脏SOD含有量的作用较其他体积分数乙醇赶黄草提取物组明显,肝脏组织中TNF-α表达低于其它治疗组.结论 高脂含铁饲料+52%白酒+15%白糖饮料灌胃8周成功制备了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赶黄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唐勇;张冲;李国春;余崇林;秦大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壮药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G.Don)Exell的质量标准.方法 观察草龙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分析水分、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含有量,TLC法对没食子酸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定量测定其含有量.结果 11批样品水分为9.0% ~12.6%,总灰分为4.4%~12.7%,酸不溶性灰分为0.1% ~ 1.5%,水溶性浸出物为11.8%~31.1%.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没食子酸在0.197 4 ~4.935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7.54%,RSD为1.99%,平均含有量为2.61%.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和准确性较好,可用于草龙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丹;周琼;黄瑞松;陆峥琳;李琼;陈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血清中皮质酮(CORT)变化,评价佐太的抗抑郁活性.构建CUMS模型KM小鼠,给予佐太42 d,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一步评价佐太的抗抑郁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结果 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7、303.49 mg/kg时能显著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血清中CORT水平.CUMS模型实验中,与CUMS模型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 7、60.697、606.97 mg/kg时,均可显著提高受试小鼠的糖水偏好率、开场实验中的自主活动,同时可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CFST)中的不动时间,表明佐太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另外,佐太在上述3个剂量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NE和海马中BDNF的水平,并在剂量为6.069 7、60.697 mg/kg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5-HT的水平.结论 藏药佐太在行为绝望模型和CUMS模型小鼠中表现出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可能是通过降低CORT,提高5-HT、NE、BDNF的水平而发挥作用.
作者:赵静;张明;耿卢婧;李岑;杜玉枝;魏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祖师麻凝胶膏剂的佳基质处方.方法 单因素试验对基质处方配比进行筛选,以基质的感官评分、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聚丙烯酸钠NP-700、卡波姆940、甘羟铝、甘油的用量为考察因素,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其进行优化.结果 佳基质处方为聚丙烯酸钠NP-700-卡波姆940-甘羟铝-甘油-高岭土-柠檬酸(2∶0.3∶0.1∶10∶0.5∶0.1).结论 该基质黏着力适中,无残留,膏体性状、皮肤追随性均较好,可用于祖师麻凝胶膏剂的制备.
作者:范彬;石晓峰;蔺莉;张君菡;马趣环;沈薇;刘东彦;王新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翻白草为民间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功效.该文就近年来翻白草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药理活性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翻白草资源丰富,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区品质各异,若仅以简单的薄层色谱和浸出物进行质量分析,并不能完全反映药材的品质与疗效,故应筛选与药理作用相关的多种化学成分作为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翻白草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若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深入探讨,发掘新药,将对该植物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健;焦强;王海波;宋汉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紫石英Fluoritum中氟化钙(CaF2)的含有量.方法采集54批样品的拉曼光谱,EDTA法测定氟化钙含有量,偏小二乘(PLS)法建立定量模型,联合区间间隔偏小二乘(siPLS)法进行优化.结果 建模谱段为1 550~1 540、1 530 ~1 520、1 510 ~1 500、540 ~535、530 ~525、475 ~450、300~ 250 cm-1.氟化钙含有量为77.76% ~99.75%时,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29 9,R2为80.29%.模型平均相对偏差为2.66%,平均回收率为100.11%.结论 该模型预测性较好,可快速、准确测定紫石英中氟化钙的含有量.
作者:陈龙;明晶;袁明洋;黄必胜;陈科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从哈蟆油中制备高纯度的胆固醇和7-羰基胆固醇,并建立制备方法.方法 以石油醚-正丁醇-水-甲醇-乙酸乙酯(3.5∶0.5∶0.4∶3.0∶0.3)为分离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3.0 mL/min,仪器转速为900 r/min,检测波长205 nm,进行分离.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物质,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结果 应用高速逆流技术,可直接分离得到胆固醇和7-羰基胆固醇,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纯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 高速逆流色谱法可简单、高效、准确地对哈蟆油样品中胆固醇和7-羰基胆固醇进行分离,分离单体可作为对照品.
作者:王丽丽;徐阳;胡新宇;杨怀雷;王永生;刁燕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法同时测定清热利胆合剂(忍冬藤、茵陈、金钱草等)中绿原酸、马钱苷、大黄素的含有量.方法 分析采用Diamonsil(C)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绿原酸、马钱苷、大黄素检测波长分别为327、236、287 nm.结果 绿原酸、马钱苷、大黄素分别在43.33 ~ 866.60、84.00 ~1 680.00、0.725~14.50 n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19%、98.75%、100.18%,RSD均小于2%.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清热利胆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傅能;吴亮;余继英;陈瑾;何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香连丸对化疗相关性腹泻(CID)裸鼠腹泻程度、肠道损伤、炎症细胞因子、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法制备CID裸鼠模型,裸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香连丸组,香连丸组灌胃给予香连丸,正常组、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给药4d后,观察裸鼠腹泻情况、小肠病理改变、血清中细胞因子含有量及小肠组织中NF-κB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2~3分腹泻发生率、腹泻评分及小肠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有量均显著升高,IL-4含有量显著降低(P<0.05,P<0.01),小肠组织NF-κB p65表达显著升高(P<0.01).香连丸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香连丸对CI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通路活化,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并上调抑炎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新峰;乔翠霞;程旭锋;刘琦;高启龙;杨旭初;王怀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中国新疆、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甘肃、辽宁,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埃及、秘鲁、墨西哥)驴皮中铅、镉、铜、铬、砷、汞的含有量.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这6种元素,比较其含有量差异.结果 在所有样品中,汞均未被检出,镉含有量低.不同地区元素含有量差异明显.结论 驴皮中砷、铅、镉、铜、铬含有量分别不得超过1.0、2.0、0.1、2.0、1.0 mg/kg,汞不得检出.
作者:黄世琼;张伟;彭娅;杨军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丹参酮ⅡA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3种包封率测定方法进行筛选.方法 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有量,以超滤离心法、聚结过滤法及正己烷萃取法为包封率测定方法,分离丹参酮ⅡA与纳米粒,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3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26.25%、56.32%、94.52%.结论 正己烷萃取法可用于测定丹参酮ⅡA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包封率.
作者:钱佳怡;韩翠艳;韩翠翠;杨莹;刘吉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15个产地浮萍Spirodela polyrriza (L.) Schleid.中4种黄酮类成分(荭草苷、牡荆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含有量.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荭草苷在0.228 0~5.7000 μg(R2=0.999 7)、牡荆苷在0.0864~5.4000 μg(R2=0.999 8)、木犀草素在0.132 0~5.500 0 μg(R2=0.999 8)、芹菜素在0.026 4~6.600 0 μg(R2 =0.999 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104.58%,其含有量依次为荭草苷>牡荆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结论 不同产地浮萍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有量有明显差异,而木犀草素和芹菜素比较稳定.
作者:王红;蒋征;刘杰;吴启南;郭志花;崔永伟;韩晓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心动频率低于正常值的疾病,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轻者可致脏器供血不足,重者可引起严重循环障碍而危及生命.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确切,且容易产生继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不能耐受的副作用等.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优势不断凸显,其毒副作用小,经济实惠,具有可靠的远期疗效.现查阅近十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研究进展略作总结.
作者:蒋祥林;邹飞;方应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