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普升;魏成芳
姜良铎教授师承于著名温热病专家董建华先生.他在继承导师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咳嗽辨治归纳为10法,现简述如下.
作者:魏文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由于大多数中药来自于天然的动植物,因而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无不良反应(ADR)和毒副作用.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作者:丁健;韩佳;韩秀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4常见并发症的治疗4.1肾性贫血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可并发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障碍、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免疫功能改变)和凝血机制异常等,而贫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赵红;董尚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周超凡教授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著名药物学专家,长期潜心于药物研究,对临床应用中药原则与择药技巧经验丰富,独辟蹊径,笔者有幸聆教于周教授,受益匪浅,现整理如下.
作者:李士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疼痛是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见症及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剧烈的疼痛还会导致体力衰竭、休克等.减轻或消除疼痛是肛门疾病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者:褚立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六味地黄汤方出<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组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或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证.
作者:何庆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多发于40岁以上经常伏案的中老年或颈部有扭挫等外伤史者,临床共分5型,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下简称颈椎病)发病率高.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小儿咳喘在临床上较常见,多为外感风寒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多见.1999~2001年,笔者以三拗汤加味治疗小儿咳喘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损伤.RA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我国人口发病率为0.32%~0.38%[1].
作者:张雷;张光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晚期.
作者:谢正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病因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其中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1].
作者:乔会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Bell)麻痹,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999~2001年,笔者采用威冰煎液穴位电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腹胀是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抢救的成功率.1999~2001年,笔者运用自拟通痹汤治疗心肌梗死并发腹胀14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消炎痛对胃黏膜的损伤以及胃痛灵汤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是否存在时间节律性.方法选取一昼夜中的6:00、12:00、18:00、24:00,4个时间点进行实验,选取小鼠240只,随机分为24组,每组10只,每个时间点包括6组动物,分为胃痛灵汤组(等效量组、2倍量组、4倍量组)、气滞胃痛冲剂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64 mg/kg的剂量灌服消炎痛溶液,取胃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和血清及胃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消炎痛对胃黏膜的损伤呈现明显昼夜节律性,明期中段(9:00~15:00)用药对胃黏膜的损伤严重(P<0.05),胃痛灵汤各用药组在明期中段表现出显著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P<0.001),SOD活性与MDA含量的改变提示与机体的氧化作用有关.讨论胃痛灵汤有显著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使消炎痛致胃黏膜损伤的昼夜节律性消失,且可明显提高胃组织和血清中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对节律有调整作用.
作者:张大振;石建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2001-01~202-06,笔者以乌鸡白凤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同时与吗丁啉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丘俊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心理疗法又称精神疗法,是医务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语言、表情、举止、行为并结合其他特殊手段来改变患者不正确认识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方法.
作者:陈莉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6-10~2000-10,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黄褐斑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9~2001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喘憋型肺炎113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9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阿平;梁桂珍;贾文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连脏腑,外络体表,无处不在,如环无端.经络在眼部的分布致密,纵横交错,连成网络.
作者:庞朝善;庞润晖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