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钦伟;李翠萍
1998~2000年,笔者运用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61例,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5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11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男23例,女38例;年龄15~65岁,平均31.23岁;病程<1年33例,1~5年19例,>5年9例.对照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16~64岁,平均33.02岁;病程<1年27例,1~5年20例,>5年5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位、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游昌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高脂血症是人体内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的病症,尤以中老年人多见.中医认为高脂血症与痰湿内阻有关,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致痰湿内阻是发病关键.1996~2000年,我们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37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祥;王晓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消毒利黄汤口服,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值和降至正常所需要日数.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50.15±25.24)μmol/L,降至正常所需日数(4.8±2.5)d;对照组分别为(37.94±21.56)μmol/L和(6.1±4.6)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毕秀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96~2000年,笔者运用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小6岁,大80岁,平均46.7岁,以中老年占多数;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12例,窦性心动过速14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2例,心肌劳损13例,窦性期前收缩6例,心房颤动2例,右心室肥大3例,二尖瓣狭窄1例,三联律1例;确诊为心肌炎者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例,肺原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作者:黄庆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汤配合甲硝唑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口服自拟复方三黄汤加甲硝唑灌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67.9%,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三黄汤配合甲硝唑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房玉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105例分为治疗组70例采用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5例用复方双花口服液治疗.2组均5日为1个疗程.结果2组疗效及2组痊愈率加显效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疗效确切.
作者:朱先康;汪受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股外侧皮神经炎亦称感觉异常性肢痛症.1998-07~2000-07,笔者应用梅花针加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7例,并与腕踝针治疗27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内扎外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嵌顿痔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早期行内扎外切术,对照组63例应用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内扎外切手术能一次性根治嵌顿痔,无并发症、后遗症,迅速解除患者痛苦,缩短自然疗程.
作者:龚德怡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1996~2001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并与单用雷尼替丁治疗57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金囡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固本祛瘀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固本祛瘀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0例运用参茜固经冲剂治疗,每次12 g,每日2次冲服.2组均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本祛瘀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薛静燕;赵立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隔日1次;对照组18例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2组均治疗60日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李志君;信建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根据不同病证,可出现不同热型、舌苔和脉象.护理人员应学会辨证,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进行处理.现将外感表证、里热证及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护分述如下.
作者:万淑霞;王月玲;周淑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96~2000年,我们运用耳穴疗法加服中药治疗眩晕32例,并与西比灵治疗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0.8±4.9)岁;病程1日~21年,平均8.9年.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5.1)岁;病程1日~20年,平均9.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中华;刁锦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风湿性心瓣膜病又称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加重,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功能不全,后心功能失代偿,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瓣膜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多发于女性,约1/3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为1%,2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瓣膜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1966~2000年,笔者运用自拟归首肉仁汤加减治疗便秘300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38例,女162例;年龄小10岁,大82岁,其中10~30岁9例,20~40岁53例,40~60岁94例,>60岁144例;病程短2个月,长20年.
作者:王凤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左归丸为<景岳全书>载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构杞子、菟丝子、牛膝、鹿角胶、龟版胶组成.全方有滋阴补肾之功,主治肾阴不足诸证.笔者临床应用左归丸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满意,兹举验案于下.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瘀血腰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可由跌仆外伤,或久病气血运行不畅,或摒气闪挫等原因,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致.1996~2000年,笔者运用艾灸方法治疗瘀血腰痛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一书,是外科治疗阴疽的方剂.近代医家对其疗效均加以肯定.但对其治疗范围及辨证应用,仍然局限于一些慢性炎症性感染,如慢性淋巴结核、慢性骨髓炎等.笔者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正虚邪实型的高热不退,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今举案例3则如次.
作者:陈忠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玫瑰糠疹相当于中医的风热疮(<外科启玄>),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有特征性皮损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病程4~6周,也有顽固者可持续数月甚至1年.治疗上一般对症处理.1999-04~2001-03,笔者运用清营汤颗粒剂治疗玫瑰糠疹21例,并与西药治疗1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永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91~2000年,我们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220例,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20例中,年龄大66岁,小42岁;病程<1年59例,1~3年128例,>3年33例.
作者:李秀娟;韩德元;于士才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