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

张旭东;董占军

关键词: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纤维化, 临床研究, 胁痛, 痞满, 积聚
摘要:复方鳖甲软肝片主要成分有鳖甲(制)、莪术、赤芍、当归、三七、党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其主要功效为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经多年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它对肝纤维化有明显阻断作用,能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转化,降低胶原蛋白沉积,溶解和吸收已形成的肝纤维化,[1]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患者,症见:胁肋隐痛或肋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赤缕红丝等,因其疗效较好,现已被纳入我国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的有效药物之一.为了充分认识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重要性,笔者就近几年来复方鳖甲软肝片的临床治疗作用及疗效进行综述.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十全大补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十全大补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常规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d 1)、顺铂(25 mg/m2,d 1~3)方案,加用十全大补汤1剂(水煎剂200 mL/d),分早、晚2次口服,共用10天.B组常规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d 1)、顺铂(25 mg/m2,d 1 ~3)方案.完成化疗3个周期后,观察其副反应.结果:共3例患者(其中A组1例、B组2例)因发生过敏反应终止化疗,此3例患者均参加不良反应评价分析,其余均完成3个周期化疗.A组发生的副反应种类、例数明显低于B组,特别是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有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作用.

    作者:杜春海;贾巍;曹志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归解毒膏治疗痔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紫归解毒膏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给予紫归解毒膏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疼痛、便血、肿胀的改善时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疗效上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方面明显短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紫归解毒膏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鹏飞;王书奇;杨杰;张天鹏;王丽丽;宋金忠;李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痛泻要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L-6、IL-4mRNA血清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UC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痛泻要方组,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检测IL-6、IL-4含量变化.结果:痛泻要方能有效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IL-6水平显著减低,IL-4水平升高.结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其治疗作用与调节UC大鼠炎性因子密切相关.

    作者:刘海涛;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马艳东“温络祛浊”法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特征性表现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和咳痰(黏液性或脓性),尤其是气促症状,可限制患者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很多患者到后期死于呼吸衰竭或由慢阻肺引发的其它并发疾病.马艳东主任医师是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呼吸疾病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载.马老师认为慢阻肺的基本病机是“浊郁肺络”,同时慢阻肺是一种可控制的肺部疾病,提出了以“温络祛浊”法为治则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胡凤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调督安神针法对不同证型失眠的疗效影响

    目的: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观察调督安神针法对不同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失眠患者按照不同证型分为肝火扰心组和心脾两虚组,每组各39例.全部患者接受调督安神针法治疗,下午3点到5点针刺,留针20 min,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疗效、PSQI总积分及单项积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脾两虚组治疗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PSQI单项积分上优于肝火扰心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型和肝火扰心型失眠均有确切疗效,针对不同证型需优化针刺组方与手法.

    作者:杨鸿恩;韩一栩;梁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加灸疗对输卵管积水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治疗对输卵管积水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输卵管积水并行IVF-ET的患者50例为试验组,在行IVF之前用中药加灸疗神阙穴治疗两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输卵管积水轻重程度的变化,对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比较.选择IVF前对输卵管积水进行过预处理的病例30例为对照组1,IVF前未作过处理的病例30例为对照组2,比较3组的妊娠率、流产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输卵管积水程度明显减轻,子宫内膜厚度、RI、PI值比较均为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试验组的正常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加灸疗可有效治疗输卵管积水,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的妊娠率.

    作者:孙定乾;陈爱兰;伍海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效与展望

    原发性痛经,因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被列为妇科三大疑难病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满意疗效,笔者通过查阅、收集、筛选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总结了推拿、针刺、耳穴、灸法、穴位敷贴、埋线疗法等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此进行阐述,发现中医外治法疗效显著、绿色、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治愈率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中医工作者拓宽设计思路及研究方法,研发出安全、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促使中医药事业走向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

    作者:张敏;吴中秋;张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通过科学的现代手段对名老中医治疗疾病的处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刘玉洁教授治疗抑郁症的诊疗思路、组方特点、用药经验,对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艳敏;孙辰莹;郑美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清热活血化痰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满足试验标准的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患者200名,按照人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500 mg,餐前服用,每日3次,治疗组在生活干预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基础上,加服复方三黄汤,每日1剂,水煎每日早晚餐后1h口服,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G、2 hPG、HbAlc、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FPG、2 hPG、HbAle、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清热活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疗效较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效果更显著.

    作者:白建乐;刘恒亮;张书金;李欣萌;崔志梅;赵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恶阻采用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恶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就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与加用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观察组5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患者在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上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恶阻采用小半夏汤联用橘皮竹茹汤,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金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络石藤的研究进展

    目的:对中药络石藤化学成分及其抗风湿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新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结果:络石藤是一味临床应用较频繁的抗风湿中药,疗效确切,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基础性成果,但其具体的抗风湿活性成分并未被阐明.结论:应用现代药物设计研究方法思路研究络石藤的抗风湿有效成分,将是阐明络石藤药效物质基础的一个可靠有效的手段,并能对抗风湿类新药的研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李金生;张茜;张涛;苏彦雷;李振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排毒益肾汤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排毒益肾汤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肾损伤(AKI)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排毒益肾汤治疗,监测血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 (Cys C),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NGAL、Cys C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毒益肾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加速肾功能恢复,提高AKI的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赵峰波;李田静;刘勇志;赵红;张建国;郭加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归脾汤对支气管哮喘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归脾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低剂量归脾汤治疗组(0.5 g/kg)及高剂量归脾汤治疗组(2.0 g/kg).以30 μg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和1%鸡卵清蛋白雾化吸入建立慢性哮喘模型.治疗组雾化激发后,连续5d给予不同剂量归脾汤干预.造模及治疗结束24h后,检测各组小鼠经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激发后的呼气间歇(Penh)值反应气道敏感性;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及IgE的浓度;再对支气管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哮喘组相比,低剂量治疗组与高剂量治疗组的Penh值明显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3)、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肺及支气管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均P <0.05).结论:归脾汤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张峰;穆在荷;王烨;李银宽;范国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益肾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NO-NOS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中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系统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益肾法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0)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力及NOS含量的变化.结果:益肾法治疗后,患者NO含量、NOS活力及NOS含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益肾法通过对NO-NOS系统的调控,从而降低高血压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

    作者:贾春蓉;王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穴贴压疗法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60例应用耳穴贴压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梁秀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

    复方鳖甲软肝片主要成分有鳖甲(制)、莪术、赤芍、当归、三七、党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其主要功效为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经多年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它对肝纤维化有明显阻断作用,能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转化,降低胶原蛋白沉积,溶解和吸收已形成的肝纤维化,[1]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患者,症见:胁肋隐痛或肋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赤缕红丝等,因其疗效较好,现已被纳入我国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的有效药物之一.为了充分认识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重要性,笔者就近几年来复方鳖甲软肝片的临床治疗作用及疗效进行综述.

    作者:张旭东;董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甲苷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DMSO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Model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ASTH组,100 μmol/L)、黄芪甲苷中剂量组(ASTM组,50 μmol/L)、黄芪甲苷低剂量组(AST L组,25 μmol/L).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造模:缺氧缺糖4h后复氧复糖24h;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于造模前0.5h给药,直至培养结束.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折光性差,细胞肿胀簇状聚集,甚至脱落,细胞之间的突触消失,细胞本身明显肿胀,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和黄芪甲苷低剂量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存活率和凋亡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黄苠甲苷高、中剂量组细胞肿胀等变化明显减轻,存活率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高和凋亡率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PC12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的损伤和凋亡,其佳作用浓度是100μmol/L.

    作者:李会哲;周晓红;靳晓飞;高维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马尾神经损伤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中医综合治疗和护理与单纯西医治疗和传统护理马尾神经损伤致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刺激加自拟中药组方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辅以中医特色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西医治疗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和护理马尾神经损伤致尿潴留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和护理.中医综合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87.78%,显著高于单纯西医组(67.78%),残余尿量、大排尿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和护理马尾神经损伤致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和护理,疗效确切、显著.

    作者:李谷;张冬森;杨建玲;温学理;梁会杰;黄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固冲调经系列方对脾肾两虚型无排卵功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比较中药补肾固冲调经系列方与西药妈富隆治疗120例脾肾两虚型无排卵功血患者的疗效和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水平的影响.方法:把石家庄市三所医院收治的120例脾肾两虚型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各60例患者.西药组患者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中药组患者使用中药补肾固冲调经系列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止血调周疗效以及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在止血调周方面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均显著升高,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固冲调经系列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无排卵功血疗效确切,中药组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张飒;杨慧;马惠荣;杜惠兰;李清雪;朱希慧;边文会;陈杰;董军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痔炎灵浓缩液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痔炎灵浓缩液坐浴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等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痔炎灵浓缩液坐浴,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坐浴,7 d为1个疗程,然后将各症状总积分变化进行总体疗效比较,评定两组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康复新液坐浴相比,痔炎灵浓缩液更好地减轻创面肿痛,促进创面愈合.结论:痔炎灵浓缩液坐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之效,在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痔炎灵浓缩液坐浴优于康复新液坐浴,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强.

    作者:惠媛;何宇;贺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