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姚佳琪;尹莲
目的 制备黄芩素缓释包衣微丸,优化处方.方法 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质量分数、内烯酸树脂聚合物比例(Eudragit RS:Eudragit RL)、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建立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微丸在2、6、12h时的释放度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考察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优化试验得到优处方为增塑剂11%,聚合物比例4∶1,包衣增重12%,其在2、6、12 h时的释放度预测值分别为28.34%、58.56%和95.00%,根据优化处方制得缓释微丸释放度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直.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法可有效应用于黄芩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的筛选和优化.
作者:沈熊;梁健;黄廼奇;杨春欣;吕迁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金龙胆草DNA的提取并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其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方法 比较改良SDS法和试剂盒提取法提取的DNA效果,通过电泳、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及RAPD扩增效果确立适合实验操作的佳方法;利用两次均匀设计实验确立佳PCR反应体系,并考察退火温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 改良SDS法较适合金龙胆草基因组DNA提取,25 μL体系中内含10xTaq reaction Buffer 2 μL、Mg2+2.5 mmol/L,dNTPs 4.5 mmol/L,Primer 3.5 μmol/L,DNA模板60 ng,Taq酶1.5U,退火温度为38.9℃.结论 改良SDS法及金龙胆草的RAPD反应体系可以用于金龙胆草的DNA分析.
作者:刘姗;胡洪利;陈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旨在观察中药夏枯草水提液对人甲状腺细胞一氧化氮(N0)生成、摄碘率及钠/碘转运体(NI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增强甲状腺细胞碘摄取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人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夏枯草水提液对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O生成、碘摄取及NIS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促甲状腺激素(TSH) (200 μIU/mL)处理的人甲状腺细胞,夏枯草水提液抑制其NO的生成,增强碘的摄取及NIS的表达,其中夏枯草(100 g/L)作用强,并且后二者呈正相关(r=0.88).结论 夏枯草水提液能抑制甲状腺细胞NO生成,提示增强甲状腺细胞碘的摄取是通过抑制NO合成来实现的.
作者:刘新宇;刘春娜;郑久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钩藤总生物碱配伍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抗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应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方法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采用无创性套尾法测定大鼠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P选择素(P-S).结果 钩藤总生物碱配伍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LNNA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有显著降压效用(P<0.05),并能降低高血压大鼠血浆vWF、ET-1、ICAM-1、VCAM-1和P-S水平(P<0.05).结论 钩藤总生物碱配伍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具有良好降压和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黏附因子、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杨金果;李运伦;周洪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喘可治注射液(淫羊藿、巴戟灭等)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4T1乳腺癌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和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缓解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阿霉素组、喘可治注射液组、联合用药组.测量各组小鼠生存情况、肿瘤体积、抑瘤率,计算联合用药参数Q值,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脏病理学切片.结果 联合用药组生存率高于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和阿霉素组的瘤质量及抑瘤率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用药组和阿霉素组的CK-MB分别为(1 123.26±166.56) U/L和(1 246.12±170.42) U/L;心脏病理学切片显示联合用药组的心肌损伤较阿霉素组轻.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与阿霉素抗肿瘤作用无明显协同效应,但能够降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作者:邓媛媛;吴弄;王贤;许铮弟;戴米贝;蔡绍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柴胡与醋柴胡抗炎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致大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致大鼠肉芽增生法,及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的量,观察比较柴胡和醋柴胡的抗炎作用.结果 生柴胡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引起的肉芽增生,二甲苯所致大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拮抗作用(P<0.05),醋柴胡对二甲苯所致大鼠耳肿胀有拮抗作用(P<0.05).生柴胡与醋柴胡抗炎作用有差异(P<0.05).结论 以肿胀和渗出为指标,生柴胡抗炎作用优于醋柴胡.
作者:王丽娜;汪巍;徐驰;许枏;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伴随着西医医师对中成药使用问题日益突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决策模型辅助西医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方法值得探讨.构建思路为服用同一种中成药的患者的临床信息是有规律的,采集这些临床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进而做成模型.研究方案为筛选中风病常用中成药;选择标准人群;临床信息采集;基于数据挖掘构建辅助决策模型;模型验证.
作者:刘波;刘保延;何丽云;白文静;赵玉凤;罗文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茯苓粉与直压辅料的物理性质与压缩特性.方法 对茯苓粉和直压辅料进行粉体综合特征测试并比较物理性质的差异,使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压缩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从粉体固结行为与机械性质等方面研究茯苓粉的直压特性.结果 茯苓粉流动性较好,可压性一般,孔隙率-上冲压力关系和Heckel方程显示其直压特性与直压辅料有较大差距,但在高压力下可以直接压片成型.结论 使用数学模型可较好地表征中药粉体的直压特性,物理性质与药物粉体的压缩成形性之间的规律性仍然需要明晰.
作者:杜焰;赵立杰;熊耀坤;王松涛;冯怡;徐德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桔梗中皂苷类组分物质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来研究桔梗中皂苷类组分物质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桔梗中皂苷类组分物质25、50、100μg/mL剂量组对HUVEC增殖和CAM血管生成均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31%、15.45%、31.12%;对CAM的抑制率分别为7.99%、13.49%、26.08%.结论 桔梗中皂苷类组分物质具有良好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作者:袁野;于红艳;孙婷婷;赵凤丽;刘墨祥;李吉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状况及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辨证分型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治疗,3d一疗程,检测腺病毒并观察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结果 1 090例病例中腺病毒感染率为11.31%,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均易感,秋季感染居多,南京和济南较沈阳腺病毒感染率高,腺病毒阳性者无证型分布规律.结论 腺病毒感染为小儿急性上感的常见病毒,其感染率与季节、地域相关,中成药辨证治疗优势显著.
作者:刁娟娟;李燕宁;张葆青;袭雷鸣;劳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水飞蓟素缓释片的处方组成进行研究.方法 以PEG-6000为载体,制备了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以提高水飞蓟素的水溶性.采用直接粉末压片制备以魔芋胶为骨架材料的水飞蓟素缓释片.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进行优化处方.结果 通过正交设计及体外释放度考察,得到制备水飞蓟素缓释片的佳处方.体外释药的规律符合Ritger-Peppas动力学模型.结论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持续释药12 h的水飞蓟素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释药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
作者:王建筑;李菲;郝吉福;郭丰广;许林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祛瘀清胰颗粒(黄芩、虎杖等)中虎杖苷、黄芩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25∶75);检测波长0 ~ 10 min为306 nm,10 ~ 20 min为28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 虎杖苷在0.021 4 ~0.535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8.4%,RSD为1.7%;黄芩苷在0.022 4~0.560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98.7%,RSD为2.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祛瘀清胰颗粒的质量.
作者:于艳;于世杰;修丽丽;孙科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通脉颗粒(丹参、川芎和葛根)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 分别在夹闭兔心脏上方主动脉和不夹闭主动脉情况下,间隔不同时间向兔左心室内注入硫磺素和Evans Blue,观察染色效果;选择不破坏胸膜的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用于观察通脉颗粒对家兔无复流模型心电图、心肌酶、血流动力学、无复流程度和梗死程度的影响.结果 冠脉结扎3h组兔心肌无复流模型成模率明显高于冠脉结扎2h组.与模型组比较,通脉颗粒组兔心电图J点位移减小,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释放减少,心功能增强,无复流程度和梗死程度减小.结论 通脉颗粒灌胃给药能一定程度预防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导致的心肌无复流现象.
作者:李莉;陈光亮;周宜轩;侯晓燕;刘琴;朱立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离鉴定爵床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安徽产爵床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 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爵床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陆地棉苷(1)、异鼠李素-3-云香糖苷(2)、tachioside (3)、香草酸(4)、阿魏酸(5)、尿苷(6)、腺嘌呤(7)和爵床苷F(8).结论 爵床苷F为新的木脂体苷类化合物.
作者:吴威巍;缪刘萍;王鑫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分散片、颗粒、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与黄芩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0~9 min为327 nm(绿原酸),9~ 15 min为238 nm(栀子苷),15 ~30 min为280 nm(黄芩苷).结果 绿原酸、栀子苷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8~12.80 μg/mL(r=0.9998,n=6),2.24~ 22.40μg/mL(r=0.999 7,n=6),86.64~866.4 mg/mL(r=0.999 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RSD为1.16%,n=6)、98.49%(RSD为2.27%,n=6)和98.93%(RSD为1.60%,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茵栀黄固体制剂中绿原酸、栀子苷与黄芩苷的同时定量测定.
作者:徐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HPLC测定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量的方法,控制该方药的质量.方法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4%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此方法可以使样品达到基线分离,阴性样品无干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1026~1.026 μg (r=0.996)、0.025 1 ~0.251 μg(r=0.998)、0.010 52~0.105 2μg(r=0.998)及0.008 86 ~0.088 6 μg(r=0.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7%(RSD为1.600%)、101.31%(RSD为1.740%)、99.58%(RSD为0.886%)及100.92%(RSD为2.186%)(n=5).结论 该方法分离良好、精密准确,可用于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逸芝;刘训红;许虎;傅兴圣;陈菲;张奉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直接晒干与去皮晒干北沙参挥发油成分差异,为确定合理的产地加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北沙参植株根部,分别直接晒干和烫后去皮晒干,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Agilent7890A-5973N型气相-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 直接晒干与去皮晒干北沙参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差异,直接晒干北沙参挥发油以萜类和醛酮类化合物为主,去皮晒干北沙参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相对含有量显著降低,直接晒干能够保留种类更多的化合物.结论 直接晒干较去皮晒干更能保证北沙参药材质量.
作者:张永清;崔海燕;胡晶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 LINK、Elsevier SD、EBSCO、Wiley-Blackwell等英文数据库以及CNKI学术文献总库,1967年至2011年共有80篇与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国外文献57篇,国内文献23篇.本文从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研究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结构、及基于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周中流;梁燕君;黄诗瑶;何妙玲;冯宗财;宋鑫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金樱根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并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樱根中总皂苷含量,利用单因素结论,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的体积分数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从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的性能参数来评价各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金樱根总皂苷的纯化效能.结果 各因素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固液比>回流时间>乙醇浓度;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金樱根总皂苷纯化效果好,总皂苷纯度由36.8%上升到62.9%,洗脱率可达87.8%.结论 该法简易可行,效果较佳.
作者:陈钰妍;李斌;李顺祥;邹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复方炎宁颗粒(鹿茸草、白花蛇舌草、鸭跖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相制备HPLC、OS(Sephadex LH-20等色谱法)进行分离,NMR和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阿克替苷(1)、肉苁蓉苷D(2)、广防风苷A(3)、parvifloroside B(4)、torenoside B(5)、osmanthuside B(6)、(7S,8R)-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pyranoside (7)、(+)-isolariciresinol(8)、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9)、(-)-secoisolariciresinol (10)、8-O-乙酰基玉叶金花苷(11)、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acid (12)、nepetanudoside B(13)、对羟基桂皮酸(14)、异阿魏酸(15)、香草酸(16)、芹菜素(17)、木犀草素(18)、槲皮素(19)、芦丁(20).结论 化合物1~20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莹莹;李敏;陈重;许琼明;李笑然;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