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汤彬;姚晓;李祥;陈建伟;周千
目的 建立HPLC测定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量的方法,控制该方药的质量.方法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4%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此方法可以使样品达到基线分离,阴性样品无干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1026~1.026 μg (r=0.996)、0.025 1 ~0.251 μg(r=0.998)、0.010 52~0.105 2μg(r=0.998)及0.008 86 ~0.088 6 μg(r=0.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7%(RSD为1.600%)、101.31%(RSD为1.740%)、99.58%(RSD为0.886%)及100.92%(RSD为2.186%)(n=5).结论 该方法分离良好、精密准确,可用于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逸芝;刘训红;许虎;傅兴圣;陈菲;张奉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d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萆薢对尿酸性肾病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右侧肾脏切除术后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萆薢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实验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CP-1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明显下降,肾脏组织TNF-α、MCP-1、ICAM-1表达、血清MCP-1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萆薢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肾功能显著改善,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表达、血清MCP-1均显著降低.结论 萆薢水提物可降低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的表达及血清MCP-1的起到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进展,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苏筠霞;李建华;刘天喜;肖祖容;刘明龙;魏玉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柴胡与醋柴胡抗炎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致大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致大鼠肉芽增生法,及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的量,观察比较柴胡和醋柴胡的抗炎作用.结果 生柴胡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引起的肉芽增生,二甲苯所致大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拮抗作用(P<0.05),醋柴胡对二甲苯所致大鼠耳肿胀有拮抗作用(P<0.05).生柴胡与醋柴胡抗炎作用有差异(P<0.05).结论 以肿胀和渗出为指标,生柴胡抗炎作用优于醋柴胡.
作者:王丽娜;汪巍;徐驰;许枏;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乙肝宁复方氨基酸类吸湿性及壳聚糖絮凝澄清与醇沉工艺纯化后乙肝宁中氨基酸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乙肝宁水提液中的氨基酸,测定吸湿百分率;将乙肝宁水提液经絮凝澄清与醇沉工艺处理后,用732号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梯度洗脱,测定乙肝宁原浸膏及两种纯化工艺处理后游离氨基酸.结果 乙肝宁复方总游离氨基酸吸湿性远远高于乙肝宁复方原浸膏;壳聚糖絮凝澄清法对乙肝宁复方水提液中精氨酸、赖氨酸的保留明显优于醇沉法,而对于脯氨酸的保留,虽不如醇沉法,但仍有较高的保留率.结论 壳聚糖絮凝澄清法适合用于乙肝宁复方的纯化研究;壳聚糖絮凝澄清法相对于醇沉法可降低中药浸膏吸湿性的原因与氨基酸无关.
作者:李仲秋;邹龙;刘辉;李欢欢;夏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平肝汤配合中药灌肠疗法对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平肝汤加减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30 d,连续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压、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平肝汤配合中药灌肠疗法对于高血压肾病能显著改善血压、血清肌酐、血尿素氮.
作者:文辉;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UPLC法对酸枣仁-五味子药对的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与合煎液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考察配伍对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分别建立10批酸枣仁与五昧子药材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及合煎液的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获得对照指纹图谱.结果 酸枣仁单煎液指纹图谱中以斯皮诺素为参照峰,确定11个共有峰,五味子单煎液指纹图谱中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峰,确定10个共有峰,酸枣仁-五味子药对单煎混合液和合煎液指纹图谱中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峰,确定了16个共有峰,并初步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判断.结论 酸枣仁与五味子药材的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及合煎液的化学成分种类差异不大,但从峰面积大小看斯皮诺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乙素成分的溶出在配伍前后表现为药对单煎混合液>酸枣仁(五味子)单煎液>药对合煎液.
作者:高家荣;吴溪;韩燕全;魏良兵;孟楣;夏伦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体系,研究蛇床子素对O2-·、·OH、DPPH·的清除能力,并与抗氧化剂维生素(VC)进行比较.结果 蛇床子素对O2-·、·OH、DPPH·均有一定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其清除能力与浓度呈依赖关系,清除效果随蛇床子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 蛇床子素对三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蛇床子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作者:谭晓虹;田嘉铭;赵江垒;张丹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 LINK、Elsevier SD、EBSCO、Wiley-Blackwell等英文数据库以及CNKI学术文献总库,1967年至2011年共有80篇与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国外文献57篇,国内文献23篇.本文从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研究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结构、及基于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周中流;梁燕君;黄诗瑶;何妙玲;冯宗财;宋鑫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相比其他的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是近10多年来研究较多的方剂,查阅了2009-2012年万方数据库,以“血府逐瘀汤”为题目检索的文献报道,共计625篇,其中涉及药理开展包括药理研究、对比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等共51篇.本文将对以上的药理研究文献选择重点方向进行分类概述.
作者:吴剑宏;陈幸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药菥蓂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95%菥蓂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经柱层析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diosmetin (3)、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异牡荆苷(6)、蒙花苷(7)、3-thiocyanato-1-propene (8)、2,5-二羟基吲哚(9)、棕榈酸(10)、十三酸(11).结论 化合物3~7均为首次报道从菥蓂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潘正;高运玲;刘毅;杨荣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以附子与生姜、干姜、炮姜配伍前后生物碱的变化,探讨附子与干姜配伍的科学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染色法、异羟肟酸铁染色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配伍前后的变化,结合HPLC指纹图谱研究附子与姜类药材配伍前后总体成分变化.结果 附子配伍干姜使总生物碱增加,而附子配伍生姜、炮姜使总生物碱减少;附子配伍生姜、干姜、炮姜均使酯型生物碱减少,附子酯型生物碱的量为干姜>生姜>炮姜;从指纹图谱分析可知附子生姜配伍后,附子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115.75%,生姜为135.53%;附子千姜配伍后,附子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143.48%,干姜为72.09%;附子炮姜配伍后,附子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81.00%,炮姜为133.53%.结论 附子配伍干姜能促进附子有效成分的溶出,减少附子毒性成分溶出;附子配伍生姜,降低了附子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附子配伍炮姜,大幅降低附子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
作者:叶强;郭一平;彭成;郭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苍术素3个成分转移率为指标,对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采用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时,Z-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转移率是水蒸气蒸馏法的3倍;两种提取方法中苍术素的转移率没有变化.结论 采用二次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颈复康制剂挥发油类成分更为合理.
作者:王春民;杨冬丽;郑艳春;张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不同材质及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对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为检测指标,通过HPLC观察其超滤前后所得成分变化.考察不同材质及孔径的超滤膜对有效成分透过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膜截留分子量的变大,各人参皂苷类成分的透过率有所提高,且纤维素材质的超滤膜对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的透过率明显大于相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砜膜材质的超滤膜.结论 纤维素材质的超滤膜对人参皂苷的透过率要优于相同截留分子量聚醚砜材质的超滤膜.
作者:彭菲;叶正良;李德坤;孙建强;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金龙胆草DNA的提取并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其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方法 比较改良SDS法和试剂盒提取法提取的DNA效果,通过电泳、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及RAPD扩增效果确立适合实验操作的佳方法;利用两次均匀设计实验确立佳PCR反应体系,并考察退火温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 改良SDS法较适合金龙胆草基因组DNA提取,25 μL体系中内含10xTaq reaction Buffer 2 μL、Mg2+2.5 mmol/L,dNTPs 4.5 mmol/L,Primer 3.5 μmol/L,DNA模板60 ng,Taq酶1.5U,退火温度为38.9℃.结论 改良SDS法及金龙胆草的RAPD反应体系可以用于金龙胆草的DNA分析.
作者:刘姗;胡洪利;陈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复方炎宁颗粒(鹿茸草、白花蛇舌草、鸭跖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相制备HPLC、OS(Sephadex LH-20等色谱法)进行分离,NMR和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阿克替苷(1)、肉苁蓉苷D(2)、广防风苷A(3)、parvifloroside B(4)、torenoside B(5)、osmanthuside B(6)、(7S,8R)-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pyranoside (7)、(+)-isolariciresinol(8)、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9)、(-)-secoisolariciresinol (10)、8-O-乙酰基玉叶金花苷(11)、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acid (12)、nepetanudoside B(13)、对羟基桂皮酸(14)、异阿魏酸(15)、香草酸(16)、芹菜素(17)、木犀草素(18)、槲皮素(19)、芦丁(20).结论 化合物1~20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莹莹;李敏;陈重;许琼明;李笑然;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测定小鼠粪便中10-羟基喜树碱,并利用该方法研究10-羟基喜树碱在小鼠粪便中的排泄特征.方法 雌雄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3组,依次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10-羟基喜树碱(80、250、500 mg/kg),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收集小鼠粪便.粪便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采用UPLC检测小鼠粪便中10-羟基喜树碱的量.结果 灌胃后雄性小鼠粪便中HCPT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34.11 ±21.62)%、(22.25±13.39)%、(15.84±8.05)%,雌性小鼠粪便中HCPT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24.01 ±16.23)%、(31.81 ±14.74)%、(23.93±6.26)%.结论 HCPT小鼠粪便中排泄量不足给药量的40%.10-羟基喜树碱在小鼠粪便中的排泄特征受小鼠性别及给药剂量的影响.
作者:张瑞;刘佳;郑健;王少明;张生;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口炎清颗粒(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中8种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混合线性离子肼,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检测和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对口炎清颗粒中哈巴苷、甘草苷、绿原酸、肉桂酸、甘草酸、甘草次酸、鲁斯可皂苷元、菝契皂苷元等8种化学成分进行同时检测.结果 所有被测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回收率为100.5% ~107.6%,RSD为1.3%~3.2%.结论 此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有望为口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张子建;孙冬晓;王婧;董立华;郭盼盼;王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其高病死率与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属于中医学的“跌扑损伤”范畴,应用活血化瘀法救治颅脑损伤患者一直为历代医家所认可.因注射剂具有高效、速效的优点,故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颅脑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该类药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为今后该类药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沈锦;刘启华;谢天一;凌江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麦贞花颗粒(麦冬、女贞子、灵芝、水蛭等)含药血清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麦贞花颗粒含药血清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环磷酸腺苷(cAMP),定磷法测定Na+-K+-ATP酶活性,RT-PCR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mRNA表达,电镜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麦贞花颗粒血清预处理心肌细胞48 h能明显降低上清液中MDA水平,提高SOD、Na+-K+-ATP酶、cAMP活性,上调GPX mRNA表达,与缺氧/复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 ~0.01);电镜检测心肌细胞显示麦贞花颗粒含药血清组具有相对完整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而缺氧/复氧已经出现凋亡小体.结论 麦贞花颗粒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陈艺;严冬;方祝元;李育;钱玉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旨在观察中药夏枯草水提液对人甲状腺细胞一氧化氮(N0)生成、摄碘率及钠/碘转运体(NI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增强甲状腺细胞碘摄取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人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夏枯草水提液对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O生成、碘摄取及NIS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促甲状腺激素(TSH) (200 μIU/mL)处理的人甲状腺细胞,夏枯草水提液抑制其NO的生成,增强碘的摄取及NIS的表达,其中夏枯草(100 g/L)作用强,并且后二者呈正相关(r=0.88).结论 夏枯草水提液能抑制甲状腺细胞NO生成,提示增强甲状腺细胞碘的摄取是通过抑制NO合成来实现的.
作者:刘新宇;刘春娜;郑久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