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宏;陈幸谊
目的 研究丹黄凝胶剂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透皮性能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体外经皮渗透试验对凝胶剂基质、促渗剂和载药量进行考察.结果 以1.0%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2%氮酮为促渗剂,载药量为4.5%制备丹黄凝胶剂的工艺可行.结论 丹黄凝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地均匀细腻,稳定性良好.
作者:陈新民;陈丽华;彭稳稳;李俊松;李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虎耳草中岩白菜素的量及镇咳、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HPLC法测定虎耳草生品、盐制品、醋制品、蜜制品、姜制品、酒制品中岩白菜素的量;采用浓氨水引咳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肿胀法比较生品及各炮制品的镇咳、抗炎作用.结果 虎耳草中岩白菜素的量高低顺序为醋制>蜜制>盐制>生品>酒制>姜制.虎耳草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作用强弱为盐制组>生品组>蜜制组>醋制组>姜制组>酒制组.虎耳草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作用强弱为醋制组>姜制组>蜜制组>盐制组>酒制组>生品组.虎耳草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肿胀模型的抗炎作用强弱为姜制组>盐制组>醋制组>生品组>蜜制组.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含有量及镇咳、抗炎作用有显著影响,虎耳草止咳宜用醋制品.
作者:覃容贵;龙庆德;范菊娣;陆路;王玉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通脉颗粒(丹参、川芎和葛根)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 分别在夹闭兔心脏上方主动脉和不夹闭主动脉情况下,间隔不同时间向兔左心室内注入硫磺素和Evans Blue,观察染色效果;选择不破坏胸膜的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用于观察通脉颗粒对家兔无复流模型心电图、心肌酶、血流动力学、无复流程度和梗死程度的影响.结果 冠脉结扎3h组兔心肌无复流模型成模率明显高于冠脉结扎2h组.与模型组比较,通脉颗粒组兔心电图J点位移减小,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释放减少,心功能增强,无复流程度和梗死程度减小.结论 通脉颗粒灌胃给药能一定程度预防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导致的心肌无复流现象.
作者:李莉;陈光亮;周宜轩;侯晓燕;刘琴;朱立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直接晒干与去皮晒干北沙参挥发油成分差异,为确定合理的产地加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北沙参植株根部,分别直接晒干和烫后去皮晒干,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Agilent7890A-5973N型气相-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 直接晒干与去皮晒干北沙参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差异,直接晒干北沙参挥发油以萜类和醛酮类化合物为主,去皮晒干北沙参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相对含有量显著降低,直接晒干能够保留种类更多的化合物.结论 直接晒干较去皮晒干更能保证北沙参药材质量.
作者:张永清;崔海燕;胡晶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伴随着西医医师对中成药使用问题日益突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决策模型辅助西医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方法值得探讨.构建思路为服用同一种中成药的患者的临床信息是有规律的,采集这些临床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进而做成模型.研究方案为筛选中风病常用中成药;选择标准人群;临床信息采集;基于数据挖掘构建辅助决策模型;模型验证.
作者:刘波;刘保延;何丽云;白文静;赵玉凤;罗文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相比其他的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是近10多年来研究较多的方剂,查阅了2009-2012年万方数据库,以“血府逐瘀汤”为题目检索的文献报道,共计625篇,其中涉及药理开展包括药理研究、对比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等共51篇.本文将对以上的药理研究文献选择重点方向进行分类概述.
作者:吴剑宏;陈幸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牛膝中β-蜕皮甾酮和竹节参皂苷-1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大吸收波长下检测(β-蜕皮甾酮为250 nm,竹节参皂苷-1为240 nm).结果 β-蜕皮甾酮在0.515 ~1.545 μg,竹节参皂苷-1在4.965~14.89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9;β-蜕皮甾酮和竹节参皂苷-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7%(RSD为1.44%)和98.70%(RSD为1.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牛膝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留记;张格艳;屠万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喘可治注射液(淫羊藿、巴戟灭等)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4T1乳腺癌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和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缓解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阿霉素组、喘可治注射液组、联合用药组.测量各组小鼠生存情况、肿瘤体积、抑瘤率,计算联合用药参数Q值,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脏病理学切片.结果 联合用药组生存率高于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和阿霉素组的瘤质量及抑瘤率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用药组和阿霉素组的CK-MB分别为(1 123.26±166.56) U/L和(1 246.12±170.42) U/L;心脏病理学切片显示联合用药组的心肌损伤较阿霉素组轻.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与阿霉素抗肿瘤作用无明显协同效应,但能够降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作者:邓媛媛;吴弄;王贤;许铮弟;戴米贝;蔡绍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分散片、颗粒、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与黄芩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0~9 min为327 nm(绿原酸),9~ 15 min为238 nm(栀子苷),15 ~30 min为280 nm(黄芩苷).结果 绿原酸、栀子苷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8~12.80 μg/mL(r=0.9998,n=6),2.24~ 22.40μg/mL(r=0.999 7,n=6),86.64~866.4 mg/mL(r=0.999 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RSD为1.16%,n=6)、98.49%(RSD为2.27%,n=6)和98.93%(RSD为1.60%,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茵栀黄固体制剂中绿原酸、栀子苷与黄芩苷的同时定量测定.
作者:徐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朱软膏中龙血竭的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4.6 mm× 250mm,5μm),流动相为冰醋酸(1→90)-乙腈(63∶37),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对龙血竭中的有效成分龙血素B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龙血素B在2.100 ~ 105.0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5),样品中龙血素B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90 7 μg/g(RSD=0.36%)、166.949 6μg/g(RSD=1.37%).加样回收率在90%~110%之间(RSD=2.94%).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分离度好,能准确测定紫朱软膏中龙血竭的龙血素B的量,可用于紫朱软膏中龙血竭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鑫;李西林;夏晶;柳国斌;牛东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 LINK、Elsevier SD、EBSCO、Wiley-Blackwell等英文数据库以及CNKI学术文献总库,1967年至2011年共有80篇与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国外文献57篇,国内文献23篇.本文从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研究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结构、及基于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周中流;梁燕君;黄诗瑶;何妙玲;冯宗财;宋鑫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HPLC测定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量的方法,控制该方药的质量.方法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4%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此方法可以使样品达到基线分离,阴性样品无干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1026~1.026 μg (r=0.996)、0.025 1 ~0.251 μg(r=0.998)、0.010 52~0.105 2μg(r=0.998)及0.008 86 ~0.088 6 μg(r=0.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7%(RSD为1.600%)、101.31%(RSD为1.740%)、99.58%(RSD为0.886%)及100.92%(RSD为2.186%)(n=5).结论 该方法分离良好、精密准确,可用于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逸芝;刘训红;许虎;傅兴圣;陈菲;张奉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体系,研究蛇床子素对O2-·、·OH、DPPH·的清除能力,并与抗氧化剂维生素(VC)进行比较.结果 蛇床子素对O2-·、·OH、DPPH·均有一定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其清除能力与浓度呈依赖关系,清除效果随蛇床子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 蛇床子素对三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蛇床子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作者:谭晓虹;田嘉铭;赵江垒;张丹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金匮肾气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与溶散时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个厂家金匮肾气丸,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采用中药物质组释放度评价技术与方法,以桨法75 r/min测定释放动力学特征;依法测定丸剂的溶散时限.结果 甲厂金匮肾气丸0.5h时释放70%,6h时释放95%,乙厂金匮肾气九0.5h时释放30%,6h时释放81%,丙厂金匮肾气丸0.5h时释放55%,6h时释放92%,3个厂家金匮肾气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甲、乙、丙厂金匮肾气丸全部溶散时间分别为24、46、37 min,T50(释放50%的时间)、Td(释放63.2%的时间)与溶散时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不同厂家的金匮肾气丸产品在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的方法评价下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金匮肾气丸的溶散时限一定程度上反映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
作者:楼璐璐;吴素香;葛卫红;石森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山红景天挥发油、氮酮及丙二醇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性成分,HPLC法测定在不同的促渗剂下的盐酸小檗碱,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 不同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作用为5%高山红景天挥发油>3%高山红景天挥发油>5%氮酮≈6%丙二醇> 10%丙二醇≈3%丙二醇>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3%氮酮≈1%氮酮,当高山红景天挥发油用量为5%时,药物的稳态透皮速率可达10.89μg/(cm2·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渗倍数为8.78.结论 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可作为盐酸小檗碱的促渗剂.
作者:付文艳;杨维旭;翁高雅;束蕾;傅海珍;戈延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探讨金边瑞香活性成分瑞香素安全性并对其评价.方法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瑞香素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以超过人体有效剂量175倍剂量100 mg/(kg·体质量),一次性灌胃小鼠,连续观察14d未见中毒体征,体质量增长正常.瑞香素Ames试验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菌落数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瑞香素Ames试验为阴性.瑞香素骨髓微核实验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及各样品剂量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瑞香素对小鼠骨髓细胞无抑制作用和遗传毒性,实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瑞香素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无致突变作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邹文玮;舒奇;傅颖媛;夏芝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离鉴定爵床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安徽产爵床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 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爵床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陆地棉苷(1)、异鼠李素-3-云香糖苷(2)、tachioside (3)、香草酸(4)、阿魏酸(5)、尿苷(6)、腺嘌呤(7)和爵床苷F(8).结论 爵床苷F为新的木脂体苷类化合物.
作者:吴威巍;缪刘萍;王鑫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月白散(改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60例观察对象均为大华医院肛肠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住院病人,均为单纯性低位肛瘘,辨证属湿热下注型.女性16例,男性4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自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用月白散(改良)换药,对照组用云南白药换药.每周一次统计创面面积、疼痛、渗液、渗血、创面愈合率以及用药后第4周总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用药后两组创面面积、疼痛、渗液、渗血、创面愈合率、第4周总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统计愈合显效率为90%,对照组统计愈合显效率为66.67%,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月白散(改良)对单纯性低位肛瘘(湿热下注型)术后创面愈合有良好作用,可缓解术后创面疼痛、减少渗血渗液、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云南白药,是-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用制剂.
作者:曹雷;姚瑜洁;姜建昌;李沁轶;茅慧慧;俞宝典;曹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裂叶牵牛地上部分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研究挥发油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43%,主要成分有1-碘十八烷(29.71%)、二十九烷(17.02%)、亚麻酸(9.91%)等;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质量浓度在200 μg/mL时,自由基清除率为29.3%,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体外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5.6%和57.4%.结论 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但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的体外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梁娜;杨胜杰;赵洪菊;刘敏洁;薛伟;杨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状况及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辨证分型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治疗,3d一疗程,检测腺病毒并观察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结果 1 090例病例中腺病毒感染率为11.31%,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均易感,秋季感染居多,南京和济南较沈阳腺病毒感染率高,腺病毒阳性者无证型分布规律.结论 腺病毒感染为小儿急性上感的常见病毒,其感染率与季节、地域相关,中成药辨证治疗优势显著.
作者:刁娟娟;李燕宁;张葆青;袭雷鸣;劳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