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壮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苏志伟;郑志永;金军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西医结合, 补肾壮骨汤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壮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50例,采用口服骨化三醇胶丸,维D钙咀嚼片,鲤鱼降钙素注射液及骨肽粉针四联抗骨质疏松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补肾壮骨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骨密度(BMD)测量均高于治疗前,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BMD)提高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黄鹤止痒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鹤止痒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黄鹤止痒方和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黄鹤止痒方组和复方沙棘籽油栓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2.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鹤止痒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简便易行.

    作者:田虹利;张春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局部注射液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多发性跖疣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常见,现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熏洗结合唯尔本局部注射治疗该病294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294例患者全部为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的门诊病人,男158例,女136例;年龄小8岁,大43岁,平均19.2岁;病程9天~8年,平均8.2个月.疣体5~15个不等.好发于足跖及趾骨头等受压部位,粟粒至榆钱大小.

    作者:谭振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愈风宁心软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愈风宁心软胶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C18柱(4.6 mm×250 mm);紫外检测波长250 n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2 ∶ 88).结果:葛根素在0.20~2.0 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结论:本方法测定愈风宁心软胶囊中葛根素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控制愈风宁心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程杰;刘姣;杨旭杰;陈哲;刘文辉;陈品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湿痒膏加湿痒液外用治疗婴儿湿疹600例

    婴儿湿疹,是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在出生后1~3个月发病.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前额、脸颊、下颌、耳后等处.严重时会扩散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处.湿疹急性期有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致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现代医学对此病没有很好的根治手段,且大量的抗组胺类激素的药物运用,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特别是对婴幼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笔者采用中药湿痒膏、液治疗婴儿湿疹60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梅;张中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排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分析

    目的:总结探讨排针刺法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应用特点.方法:分析近几年有关排针刺法的临床报道,归纳总结各家在本刺法的命名、出处、具体操作方法、治疗病症上的异同点.结果:排针刺法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且临床疗效确切,治疗病种较广,但在其命名、出处及具体操作方法上各家说法不一.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排针刺法的各项规范操作,以更好地促进其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峰;张霞;覃亮;文清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气化痰祛瘀方对冠心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冠心病(CHD)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和益气化痰祛瘀方高、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复制冠心病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心电图ST段、血清TC、TG含量变化以及心肌和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益气化痰祛瘀方能纠正冠心病大鼠心电图ST段的异常改变,降低血清TC和TG含量,改善心肌和主动脉的病理损害.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方对冠心病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昌;胡巍巍;高玮;韩雪;赵淑明;陈小玉;张一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冲击松解疗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冲击松解疗法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2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药冲击松解疗法(A组),物理疗法(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总有效率评价及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分析比较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VAS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冲击松解治疗组VAS评分低于物理疗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冲击松解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物理疗法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冲击松解疗法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物理疗法,是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创新疗法.

    作者:赵亚男;刘红星;杨旭东;冯家云;李春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消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瘀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NAFLD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消瘀化痰方高、低剂量组.以高、低剂量消瘀化痰方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高、低剂量组TNF-α和IL-6的含量均低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结论:消瘀化痰方可通过降低TNF-α和IL-6的含量发挥抗脂肪肝作用.

    作者:羊淑平;马小宁;韩芳;李昌;高玮;韩雪;李美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在肛周脓肿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手术前后应用中药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术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黄连解毒汤,术后采用具扶正祛邪功效的中药坐浴,紫楡膏、生肌膏条肛门内上药;对照组70例,术前外科常规处理,术后采用抗生素加中药坐浴.疗程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8.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肛周脓肿手术前后应用中药较传统疗法疗效提高、确切.

    作者:马红英;李静君;刘满君;封三花;陈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味二至方对便秘型肠道易激综合征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加味二至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A组)18只;第2组(B组)6只为正常组.A组大鼠用冰水灌胃法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加味二至方组,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灌胃,中药组给予加味二至方煎剂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正常饲食、饮水.第29天禁食18~24 h,正常饮水.收集A组大鼠冰水灌胃后24 h的粪便及B组大鼠同时间24 h的粪便并记录.实验前20 min灌服葡聚糖蓝-2000(Detran Blue-2000)0.4 mL,断头处死测小肠推进比. 结果:灌服中药组大鼠的小肠推进比明显增加(P<0.05),大便粒数及含水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二至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小肠运动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

    作者:王石红;郭喜军;王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姜兰脂肝方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姜兰脂肝方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组织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0例,分别予以姜兰脂肝方和氟伐他汀治疗.结果:2个疗程以后治疗组肝脏组织改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姜兰脂肝方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组织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化毒胶囊对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化毒胶囊对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每天灌胃1次,连续7天,第5天时肌注甘油(%),2天后测定血肌酐(SCR)与尿素氮(BUN)含量和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化毒胶囊可降低甘油所致ARF小鼠SCR和BUN水平(P< 0.01),可减轻ARF小鼠肾组织损伤.结论:化毒胶囊对甘油所致ARF小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慈新;张贺龙;楚溪;林悦;何士彦;孙振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柴胡安神汤为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安神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柴胡安神汤饮服,疗程为4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在第2周末观察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4周末,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柴胡安神汤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封三花;霍永利;马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滋肾降糖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滋肾降糖丸成型工艺,选用合适的辅料提高溶散时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参数,利用均匀设计法选择崩解剂佳比例.结果:滋肾降糖丸佳制备工艺为:药粉为细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占1.4%,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占0.5%,60 ℃干燥.结论:该工艺生产的丸外观圆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溶散时限短,产品质量高,符合GMP 要求.

    作者:刘凯南;刘纪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药对慢性肾炎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治疗有效.在辨证施治中提出血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之一,也是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的关键所在,临床中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能减轻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炎的进程.

    作者:郜领娟;何立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莫沙必利治疗食管癌术后胸腔胃排空障碍

    目的:探讨治疗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例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处理,并口服莫沙必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经χ2检验,χ2=6.72,P<0.05,说明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好.

    作者:孙永辉;孙彦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医药降脂机理初探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1]笔者近年在研读先贤成果,借助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对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进行了研究,颇有感悟,简述如下.

    作者:韩新玲;王永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健脾降逆汤加减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30例

    小儿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反流.临床可表现为胸骨后痛、烧心、返酸、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且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用健脾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李华;李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超声雾化眼浴治疗婴幼儿麦粒肿临床观察

    麦粒肿见于各种人群,以小儿居多.如果治疗效果不佳,终需要手术解决.婴幼儿麦粒肿因全麻的风险、局麻的不配合,加之家长的顾虑,都为手术治疗增添了较大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予及早干预,用中药超声雾化眼浴联合常规抗菌素应用对46例婴幼儿麦粒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继君;张沧霞;郑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张士卿教授在治疗小儿咳嗽时,除宣肺化痰,调理脾胃外,还根据时辰从肝调理,注重从鼻咽论治疏风利咽,鼻窍通利则咳嗽自止,杜绝内传,免生他病.

    作者:王淑梅;张士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