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菖蒲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娟;李顺祥;麻晓雪;伍参荣;陈钰妍

关键词:水菖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抑菌
摘要:水菖蒲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含有单萜、倍半萜、苯丙素、黄酮、皂苷和有机酸等成分,杀虫、抑菌、镇静、抗抑郁、抗炎、抗肿瘤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natrue等数据库,查到2003-2013年有关水菖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42篇,国内1 1篇,国外31篇,现将其进行综述,为水菖蒲合理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及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和表征

    目的 利用白及多糖制备空白白及微球,考察其佳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分离纯化白及多糖,乳化-冷凝-化学交联法制白及微球,单因素实验并以水-油相比率、白及多糖浓度、搅拌速度、交联剂浓度4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微球的产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出白及微球的佳制备工艺.扫描电镜与激光粒度仪观察微球形态和大小,观察微球分散性、悬浮性和沉降时间、吸水溶胀率、导管推注表现及溶解时间.结果 微球呈圆形,大小较均匀;水-油相比和白及多糖浓度对微球的产率影响较大.微球在生理盐水与欧乃派克中形成不稳定悬液,分散性良好,沉降时间与粒径成正比;在生理盐水中溶胀速度快于造影剂中,不同pH值时溶胀率无明显变化.微球较容易通过5F导管,但大于400 μm微球吸水后难以通过3F微导管,约6周后微球完全融解.结论 优化制备的白及微球符合栓塞剂的基本要求.

    作者:罗仕华;郑传胜;黎维勇;卫乐乐;王勇;夏向文;孙彪;周国锋;冯敢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保护作用及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介素与、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醒脑静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连续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测其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在治疗前后的差异,以比较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清IL-6、IL-8水平均有异常,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得到改善,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IL-6、IL-8水平在患者脑梗死发生后均有所上升;醒脑静注射剂不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而且还降低患者IL-6、IL-8水平,促进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恢复.

    作者:千玲玲;贾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正交法优选酒制胡芦巴炮制工艺

    目的 优选酒制胡芦巴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胡芦巴碱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和加酒量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的佳工艺为烘制温度160℃、烘制时间10 min、加酒量30%.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用于酒胡芦巴的炮制.

    作者:郑彧;肖洪贺;常成栋;柳珍珠;张凡;郑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心脑康胶囊中6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心脑康胶囊(丹参、赤芍、葛根、川芎、红花等)中丹参素、芍药苷、葛根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方法.方法 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2%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0~12 min,18% ~35%B;12~22 min,35%~45%B;22~45 min,45%B);柱温30℃;进样量20 μL,体积流量0.6 mL/min;芍药苷和葛根素检测波长为254 nm,丹参素和川芎嗪为280 nm,阿魏酸为320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403 nm.结果 芍药苷、葛根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2.5~200μg/mL(一=0.999 8),阿魏酸在2.91 ~233 μg/mL(r2=0.999 8),丹参素在1.66 ~133 μg/mL(r2=0.999 9)、川芎嗪在0.81 ~ 130 μg/mL(r2 =0.999 8)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心脑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闫高颖;董娟妮;杨洋;王世祥;郑静;刘勤社;郑晓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蛹虫草防治高尿酸血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蛹虫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筛选有效部位.方法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蛹虫草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中肌酐、尿酸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观察蛹虫草醇提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及水溶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 蛹虫草醇提取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中肌酐、尿酸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其中石油醚、正丁醇萃取部位为有效部位.结论 蛹虫草有明显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尿酸合成有关.有效成分有待进一步分析.

    作者:胡芳;汪鋆植;於洪建;刘丹;刘莹;张泽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7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葛根、决明子等几种中药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牛血清白蛋白和果糖/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建立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并将反应液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在37 ℃孵厢中孵育7d,检测波长430 nm测定各组荧光值.结果 葛根、决明子等明显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结论 葛根、决明子等具有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的作用.

    作者:杨虹;项英;庄庆祺;孙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匙羹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匙羹藤作为传统的中草药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龋齿和抑制甜味的作用而被人们所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研究发现了匙羹藤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防辐射和免疫调节等其他的药理活性,并被逐一的报道出来.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拟对匙羹藤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今后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林龙;陈艳伟;王丽岩;汤新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黄芪对心肌炎小鼠心肌超微结构和外周血CK-MB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感染柯萨奇病毒(CVB3m)后,分为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第8天进行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检查,进行外周血肌酸激酶-MB (CK-M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黄芪治疗组心肌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明显轻于对照组;黄芪治疗组外周血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芪治疗组外周血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可同步抑制小鼠急性心肌炎模型的外周血中心肌酶CK-MB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升高,对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蒋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方桂苓灌肠剂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桂苓灌肠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根据处方组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红藤、茯苓、赤芍、夏枯草、柴胡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法定量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丹皮中丹皮酚和赤芍中芍药苷.结果 红藤、茯苓、赤芍、夏枯草、柴胡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迷迭香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72%,RSD为3.65%.丹皮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0.46%,RSD为2.9%(n=6),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69%,RSD为3.2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桂苓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党翔吉;张镇;文惠方;魏立明;焦海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芍药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栀子、赤芍、黄芩等)中栀子苷、芍药苷、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甲醇作溶剂超声提取,采用HPLC法,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的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230 nm(0~ 30 min),277 nm (30~50 min).结果 根据回归方程,5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栀子苷0.168 8 ~3.376 μg,r=0.999 9;芍药苷0.05204~1.040 8μg,r=0.998 9;黄芩苷0.110 1 ~ 2.202 0μg,r=0.999 9;黄芩素0.027 60 ~0.552 2 μg,r=0.999 1;汉黄芩素0.015 20 ~0.304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栀子苷99.29%,RSD为0.69%(n=6);芍药苷98.76%,RSD为1.7%(n=6);黄芩苷99.91%,RSD为1.1%(n=6);黄芩素98.78%,RSD为1.2%(n=6);汉黄芩素98.98%,RSD为1.5%(n=6).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蓬;宋青;马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响应面法优化药对柴胡—黄芩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GC-MS分析

    目的 研究药对柴胡—黄芩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分析柴胡、黄芩配伍前后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药对柴胡—黄芩挥发油提取的佳工艺条件,并利用GC-MS技术对药对及各单味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药对柴胡—黄芩挥发油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9.7h,液料比8.27倍,药材粒度40目;从药对柴胡黄芩及单味药材柴胡、黄芩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116个组分、85个组分和43个组分,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0.23%、91.02%和92.01%.结论 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药对柴胡—黄芩挥发油的提取;药对挥发油在化学成分种类上几乎是单味药材柴胡、黄芩二者的加和,且主要来自于柴胡.

    作者:罗兰;管淑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了哥王饮片包装材料研究

    目的 确定了哥王饮片的包装材料.方法 采用加速实验和留样观察实验,考察两种包装材料对了哥王饮片中的水分、醇溶性浸出物和西瑞香素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两种包装材料对了哥王饮片的质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 在两种包装材料中,选择双向拉伸PP/LDPE复合膜作为了哥王饮片的包装材料.

    作者:王建科;李玮;张永萍;熊松俊;徐剑;张英;赵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天麻的炮制研究与规范

    天麻为我国名贵中药,试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天麻的质量及药效与炮制方法、炮制工艺条件有明显关系.天麻炮制历史悠久、方法多样,本文综述了天麻炮制的历史、炮制规范及现代炮制的研究近况,旨在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天麻的规范化炮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樊启猛;陈朝银;林玉萍;张春梅;赵声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猪苓多糖降血脂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理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猪苓多糖对模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以白酒灌胃加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分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东宝肝泰)治疗组,猪苓多糖治疗组(分设高、中、低三组).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切片和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模型组动物一般情况较空白对照组差,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猪苓多糖具有降血脂以及预防和治疗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刘祥兰;徐颖;张钰泉;钱燕娟;吴耀萍;李琴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树脂对4种丹参酚酸类成分的动态吸附研究

    目的 研究3种不同类型树脂对丹参4种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D、丹酚酸B)的动态吸附特性.方法 通过动态吸附及解吸附实验,以4种丹酚酸成分为考察指标,综合比较了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及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各成分的动态泄露曲线、吸附饱和量、动态解吸附曲线和解吸附率.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适宜于丹酚酸D和丹酚酸B精制分离,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2.3 mg/g和27.4 mg/g,与聚酰胺树脂相近,远高于20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吸附效果较好,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0.8 mg/g和3.2 mg/g,优于另外两种树脂.结论 大孔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丹参酚酸精制分离时具有互补性,两者联合应用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作者:郑云枫;黄利;魏娟花;彭国平;李贺敏;程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姜制前后厚朴毒性及刺激性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生厚朴、药典法姜厚朴和樟帮法姜厚朴的毒性和刺激性,探讨不同姜制法炮制前后对厚朴刺激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测定了生厚朴、药典法姜厚朴和樟帮法姜厚朴水提取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大耐受量(MTD),并进行了家兔眼刺激实验与豚鼠皮肤刺激实验.结果 生厚朴、药典法姜厚朴和樟帮法姜厚朴水提液对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后,小鼠状态良好,未见死亡,其大耐受剂量为临床用量的150倍;与空白组比较,生厚朴对家兔眼刺激性较强,具有显著性差异,药典法和樟帮法姜厚朴刺激性弱,没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厚朴组比较,药典法姜厚朴和樟帮法姜厚朴组对家兔眼刺激强度减弱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生厚朴对豚鼠破损皮肤具有轻度刺激性,药典法姜厚朴和樟帮法姜厚朴对豚鼠正常及破损皮肤刺激分值均为0.结论 厚朴没有毒性,但具有一定刺激性,姜制后可缓和其刺激性作用,樟帮特色姜制法比药典姜制法能更好降低生厚朴刺激性作用.

    作者:钟凌云;兰智慧;祝婧;霍慧君;张淑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三藤制剂的不同提取方法对MRL/lpr狼疮鼠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 观察三藤制剂(雷公藤、红藤和鸡血藤)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对MRL/lpr狼疮鼠24 h尿蛋白、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MRL/lpr狼疮鼠40只,雌性,20周龄,按5只1组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高、低剂量的工艺1、2、3组和抗狼疮散水混悬液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灌胃容量0.1 mL/10 g体质量;分别于实验第0、第28和第56天留取小鼠的24h尿液、血清,以及56 d时留取肾脏等,观察不同组别的24h尿蛋白定量(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抗ds-DNA抗体水平(ELISA方法检测)及肾脏病理改变(HE染色,半定量分析).结果 给药28 d时,三藤制剂工艺3高剂量组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与模型组比较,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给药56 d时,与模型组相比,工艺2和3的高、低剂量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给药28 d时,各药物干预组抗ds-DNA抗体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以工艺3高剂量组改善为明显;给药56 d时,工艺3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肾脏的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工艺3高剂量组的为明显(P<0.01).结论 三藤制剂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提取物在干预后,均能不同程度改善MRL/lpr狼疮鼠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蛋白尿量及肾脏的病理改变,其中以工艺3高剂量组为明显.

    作者:王强;封玉荣;杨春欣;倪立燕;沈熊;秦万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HPLC-ELSD法测定山银花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

    目的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法测定山银花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结果 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的回归曲线分别在3.00~6.40 μg,4.24~9.33 μg,0.40 ~2.00μg的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0.993、0.99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和重复性好,可有效缩短总分析时间,为较全面控制山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卢凤来;蒋海英;陈月圆;吴建璋;刘金磊;李典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羟基喜树碱缓释微胶囊的组织分布学研究

    目的 考察了小鼠灌胃10-羟基喜树碱(HCPT)缓释微胶囊[HCPT(Fe3+/DS)n]后,药物在各个组织的分布特征.方法 以氯化铁(Fe3+)和硫酸葡聚糖钠(DS)为囊壁材料,采用聚电解质静电吸引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HCPT (Fe3+/DS)n.小鼠分别灌胃HCPT或HCPT (Fe3+/DS)n(80 mg/kg),给药前及给药后取小鼠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HCPT质量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HCPT在各组织分布的质量浓度由高至低顺序为肝>肾>肺>脾>脑>心.同一组织中,HCPT(Fe3+/DS)n比HCPT更易于吸收.在肺、脾、脑三种组织中随着微胶囊外壳包裹层数的增多,HCPT质量浓度有升高趋势.结论 HCPT (Fe3+/DS)n与HCPT相比,能够改善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并且具有明显的肝组织靶向性.

    作者:杨玉焕;邵长敏;骆沙曼;郭宏红;郑健;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安胃丸对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EGFR、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安胃丸(党参、黄芪、黄芩、丹参等)对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综合法建立大鼠慢性胃炎模型,给予安胃丸治疗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光密度值(OD值)和阳性面积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胃丸三个剂量组的PCNA平均光密度值和阳性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的EGFR平均光密度值和阳性面积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安胃丸可抑制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PCNA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止慢性胃炎增值过度而恶变的机制之一.

    作者:任守忠;梁娴;郭建生;盛琳;戴水平;马志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