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祥宇;李丹;郭晓英;邴魏魏
目的:探讨脑卒中出院患者护理依赖性性评估与分析现状.方法:将148例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填写护理依赖量表,分析并评估本组患者护理依赖性.结果:本组患者完全依赖13例、很大程度依赖26例、部分依赖41例、大部分独立35例和几乎独立33例,综合依赖性评估得分为(52.16±0.78)分,显示属于部分依赖.结论: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尤其重要,尤其对气道护理、尿管维护和鼻饲管护理等有需求的患者,其大多数对护理依赖性处于很大程度依赖和完全依赖;在护理方式的选择上,脑卒中出院患者更倾向护士上门服务和门诊定期随访;在护理提供者的选择上,脑卒中出院患者更偏好原治疗科室护士和康复专科护士,并受患者教育程度影响.
作者:喻秀芬;朱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1日~12月25日在医院血液科住院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19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将2016年12月26日~2017年6月20日住院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19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ZYY-9增强型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观察两组在10 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0天,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天,观察组疼痛程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红肿面积消退>80%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可提高机械性静脉炎的痊愈率,缩短机械性静脉炎的痊愈时间,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芳;黄利华;杨晓艳;王亚娟;江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5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其心功能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张素娇;宋伟;黄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抑郁自评量表(G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居住在天津市南开区16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无抑郁症状老年人占69.5%,轻度占25.6%,重度抑郁占4.9%;得到高水平社会支持老年人占10.4%,中水平占84.8%,低水平占4.9%.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每月收入和每月医疗支出;社会支持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每月收入;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结论:社区居家老年人抑郁情况严重,应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以预防老年人发生抑郁.
作者:李苗;徐林城;高春梅;王燕;苏奴卓玛;王芳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指导下的健康教育,为期8周.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鼻咽癌相关知识的水平、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鼻咽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促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春凤;陈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满意度、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疼痛控制满意度、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曹桂娴;李萍;吴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过程中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对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差异,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因子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作者:林少琴;陆亦欢;张燕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接受CRT-D治疗的DCM伴恶性心律失常病例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不同步指数]、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QRS波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NYHA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CRT-D治疗的DCM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连续性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玫;张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身体评估项目的频度,找出核心身体评估项目,为身体评估教学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ilely、EBSCO、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建库至2017年8月发表的所有关于临床护士实施身体评估项目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定性方法总结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筛选出38项护理核心身体评估项目,涉及8大系统(生命体征、皮肤、头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结论:学校和医院首先加强护理核心身体评估项目的学习和培训,之后再根据各专科特色,补充学习额外的身体评估项目.
作者:许颖;蒋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英夫利昔(IFX)治疗克罗恩病(C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采用IFX治疗的22例CD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加入微信平台的第1天、第6周、14周和30周进行焦虑和抑郁测评.结果:本组患者首次SAS标准分为(58.64±10.21)分、焦虑检出率为90.91%;SDS标准分为(64.12±9.27)分、抑郁检出率为77.27%.与首次比较,第6、14、30周SAS及SDS评分、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采用IFX治疗CD的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效果显著.
作者:万翠翠;傅莉;李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能使患者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血糖控制不良可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当可引起注射部位过敏反应和皮肤红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蜂窝组织炎[1].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有害细菌的繁殖,同时减弱白细胞杀菌吞噬的能力, 使得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更易感染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因此,处理糖尿病患者感染性伤口应结合基础病,落实血糖控制的措施,为伤口提供愈合环境[2].2017 年2 月,我们收治1 例因血糖控制欠佳、胰岛素注射不当导致右腹部蜂窝组织炎的2 型糖尿病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萍;黄洁微;周佩如;余艳梅;陈庆玲;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朗格罕斯细胞组织增生症(LCH)是一种少见的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特定的树突细胞增生为特点的疾病,为儿童常见的组织细胞疾病[ 1].该病发病高峰年龄为1 ~ 4 岁,也可出生即发病,成人发病率为1 / 100万~ 2 / 100 万[2],男、女发病比例为1. 2:1 ~ 2:1[3].由于已发表的大宗样本研究的数据常来自转诊中心且该病易被漏诊误诊,因此该病真正的发病率难以明确.我国尚缺乏准确的调查资料,韩潇等[4]曾报道,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 2009年9月共收治40例成人LCH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2016年12 月,我们收治1 例成人LCH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娟;刘跃晖;杨新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方位护理;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和预后相关指标水平,随访2年,统计两组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清生化指标中血钾、血钠、血糖等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温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经2年随访,观察组高热惊厥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应用多方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及其预后,并能明显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小华;马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化脓性中耳炎症主要症状是耳痛、流脓,严重时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1].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炎症,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破坏性疾病,致使胃瘫、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2].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腺体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在护理过程中除注意眼部及皮肤护理外,还应增加胃肠道水分的摄入[ 3].我们回顾了1例化脓性中耳炎继发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世界性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一项对29 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40 岁以上的人群COPD(GOLD2级及以上)患病率达10. 1%.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有超过450万人死于COPD或相关疾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1].目前,COPD 尚无法治愈,但通过肺康复等有效的疾病管理方案,能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肺康复是COPD 患者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内容之一,而运动训练可以预防和改善COPD 患者由于气流受限及呼吸肌、骨骼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呼吸困难和肌肉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肌肉功能和运动耐力,减轻疾病症状和致残程度,延缓疾病的进程,是肺康复方案的基石[2 - 3].现将COPD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艳艳;刘智群;周金艳;曾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迄今为止,精神疾病大多病因不明,缺乏根本性防治手段,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性、低依从性等特点,并有慢性化趋势.特别是患者出院后,缺乏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自制力较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改善精神疾病的转归,促进其社会能力恢复,在精神科领域开展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尤为重要[1].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各精神病院对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情况,剖析精神科延续性护理应用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总结以往经验,为构建适合我国精神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韩芳;黎丽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爱照护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照护,观察组实施关爱照护;分别于治疗前、干预后1周、出院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抑郁、焦虑、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1周、出院后1个月,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1周,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其他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后1周、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SCL-90中除敌对、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关爱照护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斯丽;卢虹;河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构建老年慢性病居家照护模式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并为其实施与发展提供策略.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构建与实施该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矩阵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该模式的构建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日益增长的慢性病危机,但也存在一定阻力,包括医疗服务保障系统与护理人员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媒体与网络谬误等.结论:基于赋能理论构建老年慢性病居家照护模式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确运用媒体与网络等工具,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
作者:汤珂;秦月兰;石泽亚;袁平;李珍;龚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GDM-PIH孕妇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包括运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家庭支持,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及抑郁评分量表(SAS)评估孕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的疾病控制情况及胎儿结局.结果: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GT 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及分娩后研究组孕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胎儿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对GDM-PIH孕妇血糖及血压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缓解产前及产后负面情绪,改善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
作者:武万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实习的179名本科护生未实施格林模式,对2016年实习的182名本科护生实施格林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态度及带教老师总体评价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态度及带教老师总体评价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格林模式对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宏珍;朱亚芳;雷清梅;朱敏芳;杨蕾;杨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