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夏倩;张文婷;程维明;赵维良
目的 观察加味纳达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中药加味纳达合剂治疗组36例和吗丁啉、护肝宁对照组34例,均以3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主症、体征以及胃镜对照、理化检查的变化,采用积分法作疗效评价.结果 中药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13例;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纯中药制剂加味纳达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的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加护肝宁片组,同时治疗组退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节约了用药成本,扩大了方药的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晏;吴坚炯;李琼;王跃荣;余莉芳;张栋梁;刘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重庆后山地区栀子的U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UPLC-PDA结合可变波长法,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和440nm,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并结合化学统计学方法(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建立了重庆后山栀子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 18个共有峰,并用对照品指认其中2个峰(栀子苷、西红花苷-Ⅰ);25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重庆后山栀子与其他产地栀子药材样品间相似度结果差异较小.结论 从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后山栀子和市售栀子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作者:陈绍成;石燕红;杨娜;王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以黄芩茎叶粗提物为原料,制备野黄芩苷.方法 运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碱提pH、酸沉pH、固液比等提取条件对黄芩茎叶总黄酮含有量和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 碱提pH为7.5,酸沉pH为0.5,固液比为1∶12,所得沉淀中总黄酮质量分数为80%以上.同时,以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从总黄酮中分离得到野黄芩苷,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野黄芩苷质量分数为93.7%.结论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操作简单,得到的野黄芩苷纯度较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史高峰;祝娟娟;陈学福;王国英;陈英赞;蒲凌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紫地榆乙醇提取物对早期人工龋齿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利用显微硬度仪测定,比较天然药物紫地榆乙醇提取物与预防龋齿常用的药物氟化钠和氯化镧对人工脱矿牛切牙再矿化前后的釉质表层显微硬度影响的强弱.结果 紫地榆乙醇提取物组人工脱矿牛切牙牙釉质表层显微硬度再矿化后明显升高,再矿化前后变化显著(P<0.01),但其再矿化后釉质表层显徽硬度低于氟化钠组与氯化镧组(P<0.01).而去离子水对照组再矿化前后牙齿的硬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100 mg/mL紫地榆乙醇提取物能促进人工脱矿牛切牙再矿化,但效果弱于氯化镧(0.5 g/L)和氟化钠(20 mg/L).
作者:蓝海;王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牛黄醒消丸治疗血栓外痔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对照研究.共60例,治疗组30例,口服牛黄醒消丸3g,每日2次;对照组30例,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4片,每日3次.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牛黄醒消丸保守治疗血栓外痔安全有效.
作者:曹雷;姚瑜洁;姜建昌;茅慧慧;李沁轶;俞宝典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金鸡菊中游离氨基酸.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金鸡菊中游离氨基酸的含有量.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5 μm,250 mm×4.6mm),梯度洗脱,柱温35℃,UV 254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本方法测定18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 720μg/mL,r值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08%~105.3%.结论 应用本法对新疆金鸡菊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马晓丽;赵东升;孙自增;李新霞;毛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附子与甘草配伍对乌头碱和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56只,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3个药物组,分别单次按25 mL/kg灌胃给予已知乌头碱和甘草次酸含量的附子单煎液、甘草单煎液、附子甘草合煎液.各药物组设给药前和给药后共13个采血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按时间点断头处死动物并采血.血浆样本中乌头碱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法检测,甘草次酸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检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1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甘草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和甘草次酸的溶出无明显影响.大鼠单次灌胃给予单煎液和合煎液后,乌头碱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730.66、538.97 p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91.43 pg/L、42.47 p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0h、7.25 h,半衰期(t1/2)分别为14.69 h、7.81 h;甘草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分别为8 159.83 ng·h/L、7 035.89 ng·h/L,Cmax分别为526.5 ng/L、458.25 ng/L,Tmax分别为8h、12h,t1/2分别为11.99 h、9.57 h.结论 附子配伍甘草后乌头碱和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Tmax推迟,Cmax降低,吸收减少,t1/2缩短.
作者:王志琪;曾嵘;谭志荣;陈尧;田育望;王蓓;李鑫;陈立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胆木药材及其制剂中原儿茶酸,短小舌根草苷,3-表短小舌根草苷,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X-SELECT CSH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椇为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g nm(原儿茶酸),243 nm(短小舌根草苷、3-表短小舌根草苷),226 nm(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结果 原儿茶酸、短小舌根草苷、3-表短小舌根草苷和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分别在0.966~154.56 μg/mL、0.944 ~ 151.04 μg/mL、0.954 ~ 152.64 μg/mL和0.916~ 146.56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4种成分在胆木药材中的平均加样同收率分别为98.2%、101.3%、97.4%和99.2%,RSD≤3.62%.在胆木注射液中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103.0%,98.9%,100.7%,RSD≤2.44%.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胆木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王静静;蒋俊;朱粉霞;李秀峰;贾晓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测定铁棒锤不同器官中微量元素量,探讨不同器官潜在的药用价值.方法 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微量元素.结果 铁棒锤根、茎、叶和果实不同器官所含K、Ca、Na、Mg、Mn、Cu、Zn、Fe、Al等微量元素的量各有不同,各器官中Mg、Ca、K的量较高,根中9种微量元素的加合量远远高于茎、叶和种子.结论 除根中具有重要的微量元素外,茎、叶和种子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在临床中也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关于活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实验为深入研究铁棒锤中微量元素与疗效的内在联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王霞英;张学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保和水丸、大蜜丸(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同时按照标准方法测定保和水丸、大蜜丸中橙皮苷,对2种制剂中3个成分含有量进行比较.方法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测定色谱柱为SunFireTMC18(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5∶66∶2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0.9 mL/min.齐墩果酸、熊果酸分别在0.0588~0.7056 μg (r=1)、0.058 4 ~0.700 8 μg(r=0.999 9)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蜜丸齐墩果酸、熊果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0%、97.60%,RSD分别为为1.20%、0.98%;水丸齐墩果酸、熊果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5%、99.27%,RSD分别为1.06%、1.10%.结论 保和大蜜丸、水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及橙皮苷的含有量有一定差异,应尽快建立统一质量标准.
作者:杨红;刘亚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柴胡疏肝散水提液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并定量测定其中主要指标成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 C18 (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277、283 nm,柱温25℃,体积流量1 mL/min.结果 建立了特征图谱,包含17个其有峰,各峰分离度好,指认出 8个特征成分,同时测定了5种成分,芍药苷、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前分别在0.215 9~2.159 μg、0.028 13 ~0.281 3μg、0.630 9 ~6.309 μg、0.432 0 ~4.320 μg、0.361 0 ~3.6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102.8%、98.0%、98.8%、99.6%.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特征图谱可同时对柴胡疏肝散的5种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可全面评价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王术玲;贾薇;高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光照、温度、pH值及不同生物介质对姜黄素及合成化合物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配制的姜黄素及合成化合物的溶液放置在不同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变化,建立其降解速率方程.结果 姜黄素及合成化合物在光照度为4 5001x,温度为40℃及pH为酸性条件下为稳定,其稳定性依次为:A类≥B类≥姜黄素.结论 合成的姜黄素单羰基类似物的体外稳定性优于先导物姜黄素.
作者:杨苹;隋思博;张敏;梁广;梁方;李校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树脂分离纯化紫花地丁中γ-氨基丁酸的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研究7种树脂对紫花地丁γ-氨基丁酸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筛选出较优的紫花地丁γ-氨基丁酸吸附剂.结果 LX-17树脂对紫花地丁γ-氨基丁酸纯化效果优,佳纯化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123 mg/mL,pH值3.0,上样流速0.5 BV/10 min;以3倍树脂床体积pH值8.5的NaOH洗脱剂,以1.0 BV/10 min流速洗脱.该工艺生产的紫花地丁γ-氨基丁酸纯度达到15.22%.结论 LX-17树脂综合性能好,适合于γ-氨基丁酸的分离纯化.
作者:黄美娥;董爱文;郭小玲;林永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的生姜中总酚的量,提供科学评价生姜质量的方法,为生姜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在765 nm处测定生姜中总酚的量.结果 不同产地的生姜中总酚的量差别较大.结论 Folin-Ciocaileu比色法为生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为生姜的合理应用奠定了试验依据.
作者:张科卫;马彩霞;缪六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促愈熏洗方(虎杖、蒲公英、苦参、五倍子、当归)熏洗的治疗效果,形成促愈熏洗方于肛瘘术后应用技术规范.方法 将144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例,组1用为125 mL药液:2000 mL热水的促愈方熏洗10 min治疗,组2用为125 mL药液:3 000 mL热水的促愈方熏洗20 min治疗,组3用为125 mL药液:2000 mL热水的促愈方熏洗20 min治疗,组4用为125 mL药液:3000 mL热水的促愈方熏洗10 min治疗.治疗14d后,对术后疼痛、水肿、渗液及创面愈合等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组2低浓度长时间熏洗组在治疗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渗液及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应用促愈熏洗方低浓度长时间即125 mL 药液:3 000 mL热水熏洗治疗20 min,能明显减轻肛瘘术后疼痛、水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并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肛瘘术后的有效方剂.
作者:瞿胤;杨巍;郑德;汪庆明;张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鉴别鳖甲煎丸中的鼠妇虫、土鳖虫和蜣螂虫.方法 利用NIKON显微镜分别对3种昆虫类药材及含有该类药材的鳖甲煎丸粉末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可根据3种昆虫药的刚毛及体壁碎片特征进行鉴别.结论 该方法可简便、有效地鉴别3种昆虫类动物药材,为鉴别鳖甲煎丸中含三种昆虫类动物药材提供资料和依据.
作者:邵燕;辛俐华;孙金霞;孔德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疏乳消块方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得率、阿魏酸、正丁醇萃取物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疏乳消块方佳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疏乳消块方佳提取工艺为水煎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6倍、5倍、3倍,每次提取2h.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符合大生产要求.
作者:刘兰萍;段好刚;魏玉辉;李波霞;秦红岩;武新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探索毛菊苣降糖有效部位的佳纯化工艺.方法 以静态吸附法考查9种大孔树脂(HPD100、HPD300、HPD450、HPD600、HPD750、X-5、ADS-17、D4020、D140)对有效部位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结合纯化后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的蛋白酪氧酸磷酸酶1B (PTP-1B)、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率及ABTS抗氧化能力的评价,通过综合评分选出纯化效果佳的树脂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出佳纯化工艺.结果 确定HPD100大扎树脂为佳纯化树脂;佳上样药液质浓度为75 mg/mL;上样量6 BV;吸附速率为3 BV/h.洗脱前先用水洗(5 BV/h)4 BV除杂,再用60%乙醇以3 BV/h速度洗脱5 BV获得有效部位.结论 经HPD100大孔树脂处理后的毛菊苣降糖有效部位对PTP-1B抑制活性可达到纯化前的10倍.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提高活性有明显效果,并对工业化生产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尧;信学雷;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离野金柴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ODS柱层析,聚酰胺树脂柱层析,制备液相的方法对野金柴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IR、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胡萝卜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苷(3)、3-羟基根皮苷(4)、根皮苷(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6)、齐墩果酸(7).结论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为首次从野金柴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金弘昕;赵亚;赖小平;陈建南;黄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麦味地黄胶囊(山茱萸、牡丹皮等)中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o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结果 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分别在0.209 ~1.253 μg(r=0.999 8)、0.182 ~1.089 μg(r=0.999 7)和0.412~2.470 μg (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2%(RSD为1.14%)、97.88%(RSD为0.90%)和99.10%(RSD为1.37%).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麦味地黄胶囊成品质量.
作者:冯发青;王恩源;伍庆;龙风荣;柳立伟;洪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