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辛俐华;孙金霞;孔德云
目的 研究光照、温度、pH值及不同生物介质对姜黄素及合成化合物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配制的姜黄素及合成化合物的溶液放置在不同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变化,建立其降解速率方程.结果 姜黄素及合成化合物在光照度为4 5001x,温度为40℃及pH为酸性条件下为稳定,其稳定性依次为:A类≥B类≥姜黄素.结论 合成的姜黄素单羰基类似物的体外稳定性优于先导物姜黄素.
作者:杨苹;隋思博;张敏;梁广;梁方;李校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冠脉宁片中葛根素和丹酚酸B两种成分定量测定方法,并对12家企业的25批样品进行含有量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在同一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对冠脉宁片中两种成分同时进行测定.结果 葛根素、丹酚酸B分别在0.048~1.919 μg (r=1.0000),0.045 ~1.801 μg(r=1.000 0)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为1.5%),108.8%(RSD为1.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冠脉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夏倩;张文婷;程维明;赵维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测定铁棒锤不同器官中微量元素量,探讨不同器官潜在的药用价值.方法 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微量元素.结果 铁棒锤根、茎、叶和果实不同器官所含K、Ca、Na、Mg、Mn、Cu、Zn、Fe、Al等微量元素的量各有不同,各器官中Mg、Ca、K的量较高,根中9种微量元素的加合量远远高于茎、叶和种子.结论 除根中具有重要的微量元素外,茎、叶和种子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在临床中也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关于活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实验为深入研究铁棒锤中微量元素与疗效的内在联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王霞英;张学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制定宁心解郁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萱草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萱草花;总黄酮在0.004 026~0.048 31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1.28%,RSD值为1.10%;芦丁在0~4.213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7.32%,RSD值为1.44%.
作者:孔慧;郝丽静;邢红霞;吴黄焱;倪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了梓苷的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 取从梓实中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梓苷,以其6.25、12.5、25.0 mg/(kg·d)灌胃给予小鼠,考察梓苷对小鼠肉瘤S180和肝癌Heps的抗肿瘤作用,同时观察梓苷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结果 梓苷对S180、Heps等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不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结论 当梓苷剂量25 mg/(kg·d)灌胃给药时其对S18o和Heps的抑制率分别为60.68%和50.80%.
作者:王奇志;管福琴;孙浩;陈雨;赵友谊;冯煦;王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乌灵组使用乌灵胶囊3粒tid口服治疗;西酞普兰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mg qd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 mg qd口服加乌灵胶囊3粒tid口服治疗.随访时间12周.治疗前后均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PSQI)量表检测.结果 治疗后3组对象的HAMD及PSQI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改善较乌灵胶囊组明显,而联合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另两组;乌灵胶囊组及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均低于西酞普兰组.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可有效改善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
作者:燕虹;王蓓芸;崔亮;钟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泡核桃壳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三氟乙酸水懈核桃壳多糖,所获得的多糖水解物加入衍生化试剂1-苯基-3-甲基-5-吡唑酮(PMP)柱前衍生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的PMP衍生物.Agilent Venusil XBP-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醋酸铵缓冲液(pH5.5) 19∶81,体积流量为1.0 mi/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泡核桃壳多糖由D-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D-半乳糖醛酸、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阿拉伯糖等11种单糖(有4种未鉴定出的单糖)组成.D-甘露糖、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的线性分别为0.041 8~2.09μg.0.045 9~2.295μg,0.043 5 ~2.175 μg,0.0427~2.135μg,0.0405 ~2.026 μg,0.043 9~2.195μg,0.047 5~2.375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103.1%、104.6%、97.5%、95.8%、87.5%、98.1%,RSD均小于3.0%.在泡核桃壳提取物中D-阿拉伯糖的相对平均含有量高.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泡核桃壳多糖中含有的单糖及其含有量.
作者:张海珠;邓水来;张海;马媛;周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在体方法研究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女贞子、黄芪等)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方法 建立Lewis肺癌荷瘤模型,运用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灌胃观察胸腺、脾脏质量及瘤质量的变化,灌胃治疗在处死荷瘤小鼠前眼球采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2、TNF的水平.结果 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对荷瘤小鼠瘤质量有抑制作用,瘤质量减轻(P<0.05),中、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血清IL-2水平、胸腺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脾脏指数、血清TNF水平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升高(P<0.05),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吴建军;金玉;张延英;刘润;李海龙;吴红彦;李应东;刘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乐脉分散片中丹参素与芍药苷2种成分的体外溶出测定方法,并研究其溶出特点.方法 以250 mL 0.1 mol/L HCl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50 r/min,采用HPLC法测定乐脉分散片中丹参素与芍药苷的溶出度,计算累积释放度,采用相似因子(f2)进行溶出度曲线的相似性比较.结果 乐脉分散片中丹参素与芍药苷的相似因子为59.63.结论 以0.1 mol/L HCl为溶出介质时,乐脉分散片中的丹参素与芍药苷具有相似的溶出特点.
作者:赵辉;刘春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龙血竭是从天门冬科龙舌兰亚科剑叶龙血树提取的树脂,含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抗菌、降血糖、降血脂促进表皮修复等药理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勤洋;曲彩红;刘长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疏乳消块方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得率、阿魏酸、正丁醇萃取物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疏乳消块方佳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疏乳消块方佳提取工艺为水煎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6倍、5倍、3倍,每次提取2h.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符合大生产要求.
作者:刘兰萍;段好刚;魏玉辉;李波霞;秦红岩;武新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酚酸提取物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方法 采用Phenomsil-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0~50 min)、330 nm(50 ~ 68 min)、286nm (68 ~90 min),柱温30℃.结果 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进样量分别在0.033 96~0.339 6μg、0.016 60~0.166 0μg、0.092 4~0.924 μg、0.084 7 ~ 0.847μg、1.300~13.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均在99.2%~100.2%,RSD均小于2.3%.7个来源的丹参酚酸提取物中5种物质的含有量有一定差异.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好地控制丹参酚酸提取物的质量.
作者:暴凤伟;刘玉强;胡丽萍;张振秋;侯学智;谢剑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在小试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技术在参松养心胶囊中试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在固定超声功率,超声频率,提取温度等参数的条件下,以收粉率,有效成分含有量为指标,考察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技术在溶剂消耗量及提取时间上与原回流提取工艺的差异.结果 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技术在保证样品收粉率及有效成分含有量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乙醇耗用量、节省提取时间.结论 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技术在参松养心胶囊中试生产中可行性强,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有望推广到大生产应用中.
作者:于向红;王曙宾;粘立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金鸡菊中游离氨基酸.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金鸡菊中游离氨基酸的含有量.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5 μm,250 mm×4.6mm),梯度洗脱,柱温35℃,UV 254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本方法测定18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 720μg/mL,r值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08%~105.3%.结论 应用本法对新疆金鸡菊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马晓丽;赵东升;孙自增;李新霞;毛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保和水丸、大蜜丸(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同时按照标准方法测定保和水丸、大蜜丸中橙皮苷,对2种制剂中3个成分含有量进行比较.方法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测定色谱柱为SunFireTMC18(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5∶66∶2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0.9 mL/min.齐墩果酸、熊果酸分别在0.0588~0.7056 μg (r=1)、0.058 4 ~0.700 8 μg(r=0.999 9)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蜜丸齐墩果酸、熊果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0%、97.60%,RSD分别为为1.20%、0.98%;水丸齐墩果酸、熊果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5%、99.27%,RSD分别为1.06%、1.10%.结论 保和大蜜丸、水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及橙皮苷的含有量有一定差异,应尽快建立统一质量标准.
作者:杨红;刘亚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制剂麦贞花颗粒(麦冬、女贞子、红花、槐米等)一测多评的含有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类型化台物之间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进行一测多评含有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以芦丁为内参物,建立芦丁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特女贞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特女贞苷的含有量,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麦贞花颗粒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特女贞苷含有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麦贞花颗粒中3种成分含有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只用1个对照品同步测定麦贞花颗粒中3个成分的方法是准确的、可行的,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合物间的含有量测定.
作者:刘志辉;顾玮;常星洁;严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紫地榆乙醇提取物对早期人工龋齿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利用显微硬度仪测定,比较天然药物紫地榆乙醇提取物与预防龋齿常用的药物氟化钠和氯化镧对人工脱矿牛切牙再矿化前后的釉质表层显微硬度影响的强弱.结果 紫地榆乙醇提取物组人工脱矿牛切牙牙釉质表层显微硬度再矿化后明显升高,再矿化前后变化显著(P<0.01),但其再矿化后釉质表层显徽硬度低于氟化钠组与氯化镧组(P<0.01).而去离子水对照组再矿化前后牙齿的硬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100 mg/mL紫地榆乙醇提取物能促进人工脱矿牛切牙再矿化,但效果弱于氯化镧(0.5 g/L)和氟化钠(20 mg/L).
作者:蓝海;王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产自陕西秦岭的东亚五味子茎叶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丙酮提取,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采用硅胶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产自陕西秦岭的东亚五味子茎叶中分离得到了8个木脂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chizantherin B(1),tigloylgomisin P(2),gomisinG(3),gomisin Ml (4),gomisin K3 (5),epigomisin 0(6),gomisin J (7),pre-gomisin (8).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东亚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黎彬;黄胜雄;普建新;李丽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为优化天然药物提取工艺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基于Fick第二定律,综合考虑高温分解和吸附作用,建立了天然药物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 该模型能够定量反映有效成分提取率与提取时间、颗粒半径、提取温度的关系.结论 动力学模型与实验值较吻合,对优化提取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伯初;苏辉;杨宪;刘玮琦;钱俊臻;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痹痛灵软膏(雷公藤等)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以雷公藤中的总二萜内酯的含有量为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 选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4 g/mL,以2 BV/h体积流量上样,分别用5BV蒸馏水洗除杂质,然后用50%乙醇8 BV洗脱有效成分,洗脱体积流量为2 BV/h.结论 采用此方法能有效去除痹痛灵提取物中的糖类成分等杂质,提取物易于制剂成型,纯化工艺可行.
作者:徐伟;林静瑜;褚克丹;陈立典;李煌;倪峰;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