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麻亮

关键词:结直肠癌, 社会支持, 现状分析,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18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8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7.55±6.78)分,社会支持度一般占63.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一般,医护人员需高度重视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了解影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受教育程度低、婚姻状况差、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9例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疼痛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缓解肝胆外科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满意率.

    作者:潘丽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伴胃内容物反流临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并伴有咳嗽反射能力减弱,常需通过鼻饲饮食、气管切开等维持生命,是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高危人群. 同时,由于昏迷患者常有胃轻瘫,亦称功能性排空障碍,表现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胃肠道排空速度减慢,终导致胃潴留的发生,进一步增加了反流误吸的风险. 据文献报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为48. 1%,误吸发生率为38. 3%,进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增加[1].

    作者:朱丽莎;陈香凤;李育苏;朱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初治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初治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对湖南省长沙市5个肿瘤专科的17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总分分别为(5.60±4.19)分、(5.56±4.33)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4.1%、54.7%;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费用主要来源、家庭人口数等是初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该多关注初治宫颈癌患者的情绪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初治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伟玲;谌永毅;汤新辉;刘翔宇;陈欢;罗丽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对手术配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焦虑评分、术中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术前健康教育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可提高白内障患者手术配合知识认知度,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黎洁露;陈翠霞;李燕;全燕贞;粱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EWS)在急诊抢救室患者评估和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5例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EWS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不同区间EWS分值的患者病情与病死率差异,评估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25例患者初入室病死率为15.11%,存活率为84.89%;初入室时评分结果集中在4~5分;病死率随着EWS得分提高而不断增加,不同EWS分值区间与患者病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与护理后,初入抢救室患者病情好转率为78.53%,治愈率为21.47%,其中分值处于1~3分(单变量=3分)和4~5分时,好转率高,不同WES评分患者好转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WS不同分值区间与患者去向和转归关系中发现,终存活者EWS为(2.18±2.06)分,病死者EWS为(5.36±1.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WS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评估预后,为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治愈率.

    作者:常星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龄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2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7年6月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的病程,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EAD)3例,排异反应2例,出血行手术剖腹探查2例,胆道并发症2例,感染3例.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后监护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作者:殷蓉;李相成;李长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41例强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的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2例结肠内镜下行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良好率,病房巡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应用电切除术强化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兆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兴趣诱导对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及麻醉诱导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兴趣诱导对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及麻醉诱导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兴趣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配合度、焦虑程度评分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后麻醉诱导配合度、焦虑程度评分及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兴趣诱导可显著缓解患儿焦虑,提升麻醉诱导配合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使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大程度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构建及实施效果

    目的:构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为护士岗位管理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及文献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管理人员及护士的意见,构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模式.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离职意愿及离职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在实施岗位管理前后进行评估,分析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结果:构建适应整体制护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护理部垂直管理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实施岗位管理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离职意愿及离职情况降低(P<0.05),护士对绩效奖金分配方案认同度达85.79%.结论:构建实施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能提高护士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对医院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吴晓丹;辛明珠;刘莉;冯桂荣;覃惠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人节力翻身法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人节力翻身法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单人节力翻身法,对照组采用传统90°翻身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人节力翻身法能够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护人员的人力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淑华;王素华;李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对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6例消化道早癌ESD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率、术后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消化道早癌ES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率,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海英;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高龄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高龄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S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FT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FTS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术后切口情况、出院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在高龄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提早拔除引流管,加快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叶翠云;谢惠霞;罗小燕;李雪红;苏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56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传统电刀,观察组术中使用百克钳,均给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移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陈松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5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引流管口鼻转化一次成功147例(93.6%);术中发生不良反应23例(14.6%);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3.2%),高淀粉酶血症7例(4.5%),迟发性胆道出血2例(1.3%),经药物保守治疗好转;引流管移位2例(1.3%),引流管堵塞5例(3.2%);护理满意155例(98.7%).结论: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可降低ERCP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积极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医从性和引流管口鼻转化一次成功率,降低引流管移位率及咽喉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秀珍;张诚;李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路径在肾脏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肾脏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肾脏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常规,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按照护理路径表的时间节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护理照顾.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自我效能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应用于肾脏穿刺活检术患者,可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及患者自我效能.

    作者:周太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4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将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锻炼依从度、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1 d(P<0.01),且观察组术后7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锻炼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7、14 d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锻炼依从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晁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晚间强化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晚间强化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收治的150例断指再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200例断指再植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晚间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晚间疼痛程度、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断指成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2、3天晚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管危象、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断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间强化护理能够减少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

    作者:袁轶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积极主动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作者:龚喜雪;刘建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3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急技能带教计划;将2016年7月32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妇产科新护士的应急技能.

    作者:赵杏珍;钱丽芳;张文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