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羡敏;吴梁江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探讨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和信息反馈相结合的方法,监测2015年7月~2016年6月1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单因素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住院天数等9项变量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查找相关因素;同时统计医院感染发生人数、感染部位、感染时间、标本送检等资料,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住院时间、糖尿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等因素与术后医院感染呈现相关性(P<0.05).通过目标性监测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标本送检率、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年龄、糖尿病、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时间为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围术期有效目标性监测实施干预措施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霞;王爱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实施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中、分娩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缩短分娩时间,缓解疼痛.
作者:李海峰;赵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ICU临床护士加速康复外科(ERAS)知识水平与ERAS理念认知状况,比较不同特征护士ERAS知识掌握水平.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ICU共9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脏外科、手术室、ICU护士对ERAS知识答对率以及三个科室总答对率分别为75.9%、69.9%、70.9%和72.2%;不同学历护士ERAS知识掌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的护士认为学科协作,医护一体是ERAS成功的关键;37.3%的护士认为医院行政推动可促进ERAS的临床应用.结论:相关科室护士对心脏外科ERAS知识及理念认识不足,但对于实施心脏外科ERAS模式的态度较好,应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学科联合.
作者:王草源;李国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眼科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526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眼科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548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人工晶体基本情况、术中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牡丹;施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22例妇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选取2016年2~11月22例妇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吴业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EWS)在急诊抢救室患者评估和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5例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EWS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不同区间EWS分值的患者病情与病死率差异,评估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25例患者初入室病死率为15.11%,存活率为84.89%;初入室时评分结果集中在4~5分;病死率随着EWS得分提高而不断增加,不同EWS分值区间与患者病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与护理后,初入抢救室患者病情好转率为78.53%,治愈率为21.47%,其中分值处于1~3分(单变量=3分)和4~5分时,好转率高,不同WES评分患者好转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WS不同分值区间与患者去向和转归关系中发现,终存活者EWS为(2.18±2.06)分,病死者EWS为(5.36±1.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WS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评估预后,为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治愈率.
作者:常星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住院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31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生理、心理领域均低于常模;年龄、家庭月总收入、妊娠周数、孕前体重超重或肥胖、血糖升高、脂代谢异常、有流产经历的代谢综合征孕妇妊娠生活质量总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龄、家庭月总收入,孕前超重或肥胖,有流产经历对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为中下等水平;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家庭月总收入、孕前超重或肥胖、流产经历.
作者:周风琴;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警性干预配合全程助产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警性干预配合全程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程时间、产后疼痛及焦虑状况、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实施预警性干预配合全程助产护理,可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培君;张婧;刘燕玲;詹俊英;谢锐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患儿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术后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积极主动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作者:龚喜雪;刘建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5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引流管口鼻转化一次成功147例(93.6%);术中发生不良反应23例(14.6%);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3.2%),高淀粉酶血症7例(4.5%),迟发性胆道出血2例(1.3%),经药物保守治疗好转;引流管移位2例(1.3%),引流管堵塞5例(3.2%);护理满意155例(98.7%).结论: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可降低ERCP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积极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医从性和引流管口鼻转化一次成功率,降低引流管移位率及咽喉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秀珍;张诚;李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缓解肝胆外科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满意率.
作者:潘丽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4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将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锻炼依从度、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1 d(P<0.01),且观察组术后7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锻炼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7、14 d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锻炼依从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晁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产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产科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感染率、术后恢复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体温升高率低于对照组(P<0.05),SRH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有效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降低产妇手术感染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周沛红;张娟;尹楠楠;寇淼;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7年6月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的病程,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EAD)3例,排异反应2例,出血行手术剖腹探查2例,胆道并发症2例,感染3例.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后监护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作者:殷蓉;李相成;李长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对手术配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焦虑评分、术中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术前健康教育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可提高白内障患者手术配合知识认知度,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黎洁露;陈翠霞;李燕;全燕贞;粱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的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2例结肠内镜下行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良好率,病房巡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应用电切除术强化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兆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压力性尿失禁(SUI)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行TVT-O治疗的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FTS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应用于TVT-O术后患者,能够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情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构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为护士岗位管理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及文献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管理人员及护士的意见,构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模式.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离职意愿及离职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在实施岗位管理前后进行评估,分析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结果:构建适应整体制护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护理部垂直管理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实施岗位管理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离职意愿及离职情况降低(P<0.05),护士对绩效奖金分配方案认同度达85.79%.结论:构建实施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能提高护士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对医院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吴晓丹;辛明珠;刘莉;冯桂荣;覃惠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褥期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抑郁评分、身体健康评分,产妇、婴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身体健康总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产妇便秘与超重发生率、婴儿腹泻与黄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实验组性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急性乳腺炎、痔疮、肛裂、婴儿湿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促进初产妇产褥期身体与心理恢复.
作者:周亚萍;武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