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萍;武静
目的:探讨晚间强化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收治的150例断指再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200例断指再植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晚间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晚间疼痛程度、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断指成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2、3天晚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管危象、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断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间强化护理能够减少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
作者:袁轶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6例消化道早癌ESD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率、术后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消化道早癌ES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率,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海英;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产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产科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感染率、术后恢复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体温升高率低于对照组(P<0.05),SRH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有效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降低产妇手术感染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周沛红;张娟;尹楠楠;寇淼;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褥期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抑郁评分、身体健康评分,产妇、婴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身体健康总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产妇便秘与超重发生率、婴儿腹泻与黄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实验组性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急性乳腺炎、痔疮、肛裂、婴儿湿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促进初产妇产褥期身体与心理恢复.
作者:周亚萍;武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管道护理在胆道急诊患者带管出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住院指导,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将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胆道护理.比较两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置管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TCD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管道护理能够提高胆道急诊患者PTCD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静;姜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3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急技能带教计划;将2016年7月32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视频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妇产科新护士的应急技能.
作者:赵杏珍;钱丽芳;张文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课堂授课结合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课堂授课结合MOOC教学法的160名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级成人教育护理本科生,教学结束后使用自行设计的课程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14级学生对课堂授课结合MOOC教学法的满意度为95.3%,学生平均出勤率、考核高分和低分成绩均高于2013级和2012级.结论:课堂授课结合MOOC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成人教学质量,减少工学冲突,学生对其持肯定态度.
作者:熊晖雯;姚丽文;黄瑾;许雯倩;高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早期与中期介入康复治疗护理模式对手外伤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6例手外伤患者按术后介入康复治疗时间分为A组52例和B组44例,A组为早期(术后1~3个月)介入康复治疗者,B组为中期(术后4~6个月)介入康复治疗者.两组均采取相同介入康复治疗方案及延伸护理,护理期结束后对两组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手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手关节主动活动度优于B组(P<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较中期更能改善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功能,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黄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实施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中、分娩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缩短分娩时间,缓解疼痛.
作者:李海峰;赵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缓解肝胆外科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满意率.
作者:潘丽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复合树脂前牙美学分层充填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人员根据治疗计划准备相应器械及材料,参与医患沟通、比色,协助医生选择与牙齿颜色相近的多色树脂材料,终辅助完成前牙逐层充填治疗,术后做好定期跟踪随访.结果:护理配合大大缩短了前牙美学树脂充填术的操作时间,患者配合度高,依从性好,满意度高.结论:护理配合在前牙美学修复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患者为中心,参与治疗的理念需继续加强.
作者:周丽娜;郭威;孙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并伴有咳嗽反射能力减弱,常需通过鼻饲饮食、气管切开等维持生命,是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高危人群. 同时,由于昏迷患者常有胃轻瘫,亦称功能性排空障碍,表现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胃肠道排空速度减慢,终导致胃潴留的发生,进一步增加了反流误吸的风险. 据文献报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为48. 1%,误吸发生率为38. 3%,进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增加[1].
作者:朱丽莎;陈香凤;李育苏;朱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措施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基于前馈控制理念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和抑郁程度、体质指数(MBI)、肢体运动功能评定(FMA)评分、生活质量(QOL-BREF)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MBI、FMA、QOL-BREF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措施用于固定术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负性情绪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秋月;钟蓉辉;谢芳;杨仕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56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传统电刀,观察组术中使用百克钳,均给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移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陈松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妇科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妇科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术前1 h和对照组同期(P<0.01).两组麻醉前收缩压、心率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可缓解妇科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孟萍;蔡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初治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对湖南省长沙市5个肿瘤专科的17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总分分别为(5.60±4.19)分、(5.56±4.33)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4.1%、54.7%;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费用主要来源、家庭人口数等是初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该多关注初治宫颈癌患者的情绪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初治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伟玲;谌永毅;汤新辉;刘翔宇;陈欢;罗丽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云随访平台在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前建立互联网云随访.比较两组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恢复程度、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工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恢复程度、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健康教育工作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云随访平台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恢复程度、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王秀丽;王秀芝;李华克;胡金定;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ICU临床护士加速康复外科(ERAS)知识水平与ERAS理念认知状况,比较不同特征护士ERAS知识掌握水平.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ICU共9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脏外科、手术室、ICU护士对ERAS知识答对率以及三个科室总答对率分别为75.9%、69.9%、70.9%和72.2%;不同学历护士ERAS知识掌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的护士认为学科协作,医护一体是ERAS成功的关键;37.3%的护士认为医院行政推动可促进ERAS的临床应用.结论:相关科室护士对心脏外科ERAS知识及理念认识不足,但对于实施心脏外科ERAS模式的态度较好,应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学科联合.
作者:王草源;李国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9例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EWS)在急诊抢救室患者评估和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5例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EWS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不同区间EWS分值的患者病情与病死率差异,评估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25例患者初入室病死率为15.11%,存活率为84.89%;初入室时评分结果集中在4~5分;病死率随着EWS得分提高而不断增加,不同EWS分值区间与患者病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与护理后,初入抢救室患者病情好转率为78.53%,治愈率为21.47%,其中分值处于1~3分(单变量=3分)和4~5分时,好转率高,不同WES评分患者好转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WS不同分值区间与患者去向和转归关系中发现,终存活者EWS为(2.18±2.06)分,病死者EWS为(5.36±1.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WS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评估预后,为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治愈率.
作者:常星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