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痴灵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动物的预防性作用

赖永长;侯军代;张晓裕;罗焕敏

关键词:去痴灵,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β-淀粉样蛋白,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去痴灵分别为2.3g/(kg·d)、4.6 g/(kg·d)、9.2 g/(kg·d)至第10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小鼠学习记忆.RT-PCR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表达;采用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APP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胞质与胞核清晰可辨,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目明显减少,无变性样斑块.结论 去痴灵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制备的AD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相对截留分子量聚醚砜超滤膜精制黄连解毒汤效果的研究

    目的 以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和栀子)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不同相对截留分子量聚醚砜超滤膜处理后高分子物质和指标性成分变化规律以及药理作用差异,为优选黄连解毒汤超滤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逐级用pes-5w、pes-3w、pes-2w、pes-6k的超滤膜处理黄连解毒汤离心液,测定不同膜处理后渗透液和离心液中高分子物质(果胶和蛋白质)和药用指标性成分(栀子苷、黄芩苷、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质量分数及其对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和改善作用.结果 随着膜相对截留分子量的降低.各级渗透液的高分子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程度地降低;指标性成分的质量分数除黄芩苷逐级降低外,其他都呈升高趋势;pes-3w的综合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高;药理实验证明pes-5w渗透液对PC-12细胞缺氧缺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结论 pes-Sw超滤膜既能有效去除非药用成分或药用性较差的物质,又能保留有效成分,适合于黄连解毒汤的精制.

    作者:须明玉;彭稳稳;钱智磊;董洁;郭立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神经症状、脑梗死范围、血清SOD、MDA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症状、减小脑梗死重量及梗死范围、升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减轻脑组织病变程度.结论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姚丽梅;刘瑶;段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型提取联用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酶法、超临界流体法、超声法等新型提取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为中药的提取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蔡延渠;朱盛山;李润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粗根荨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粗根荨麻提取物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结论 粗根荨麻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仲昆;尹为民;王崇静;王珩;任晓明;李静;蒋立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固本益肾胶囊对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固本益肾胶囊(人参、三七、紫河车、水蛭、车前子等)对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左右肾动静脉1h,再灌注24h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h股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固本益肾胶囊能显著升高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血清SOD水平下降,减少MDA、Scr、BUN的生成,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固本益肾胶囊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损伤、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Scr和BUN水平有关.

    作者:马骏;傅毓;刘兴国;贾小翠;刘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芍甘多苷利胆退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芍甘多苷(DSM)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和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小鼠异硫氰酸-1-奈酯黄疽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结果 DSM具有增加正常大鼠胆汁流量,降低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小鼠总胆红素、1 min胆红素及AST作用(P<0.05或0.01).结论 DSM具有利胆退黄作用.

    作者:宋军;赵军宁;王晓东;戴瑛;邓治文;易进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

    小檗碱是传统常用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上主要作为胃肠道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新的研究发现,小檗碱不但具有良好的抗痢活性,还具有多种心血管药理活性,如抗心律失常、抗心衰、降血压、调节血脂等.本文在参阅近年文献的基础上,对小檗碱上述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拟为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杨勇;张保顺;曹春芽;吴方评;李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落新妇苷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并对影响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质量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对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不同的载体、药物与载体间不同比例进行了考察.采用HPLC法检测落新妇苷含量,考察温度、湿度及光照对自制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的影响.结果 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落新妇苷的溶出效果和溶解度,高温能降低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中落新妇苷的含量,而强光、湿度未影响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中落新妇苷的含量.结论 落新妇苷-吐温80-PVP K30比例为1:1.5:3,采用溶剂法制备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自制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可常温保存.

    作者:何燕;曾祥腾;梁敏仪;聂金媛;徐孟文;赖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银杏叶片G(斯泰隆)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G(斯泰隆)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54例,在给予一般同一基础保健支持的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G(斯泰隆),19.2 mg,3次/d.口服,共治疗6个月.结果 银杏叶片G能显著提高MMSE、画钟试验(P<0.01);而对照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画钟试验无明显进步也无明显退步(P>0.05).对MMSE的总有效率为74.07%.较空白对照组的34.09%有明显提高(P<0.01),对画钟试验的总有效率为66.67%,较空白对照组的40.91%有提高(P<0.05).结论 银杏叶片G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肖世源;张春燕;李践一;刘吟枫;赵明星;董振华;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地榆提取物中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

    目的 建立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测定方法,并对地榆水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解后HPLC分析法测定可水解鞣质;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结果 地榆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留余物的可水解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1.83±2.59)mg/g、(206.80±2.43)mg/g、(163.56±5.69)mg/g、(47.62±1.13)mg/g;缩合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81.72±1.41)mg/g、(594.52±16.76)mg/g、(476.27±13.33)mg/g、(14.41±0.29)mg/g.结论 酸解后HPLC分析法和香草醛硫酸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方法;地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高.

    作者:程悦;陈嘉升;陈建萍;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举陷升胃分散片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举陷升胃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方中药物成分,采用恰当的方法分别加以处理,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粉硅胶等辅料制成分散片,并制定质量控制方法;同时根据门诊病例考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本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临床疗效可靠,使用安全.结论 举陷升胃分散片为治疗胃下垂的理想药物,适合医院制剂开发应用.

    作者:杨守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秦亮甫教授经验方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针灸组31例、针药组3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2%,针灸组总有效率为67.7%,针药组与针灸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针药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1);针灸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针药组与针灸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明显疗效,可有效的控制疼痛发作.

    作者:洪钰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和胃利脾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小儿和胃利脾颗粒(鸡内金,山药,三七,黄芪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和胃利脾颗粒中三七、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和胃利脾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色谱柱为C18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器分别为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42~4.20μg,r=0.999 7;0.76~7.60μg,r=0.999 8;0.70~7.ooμg,r=0.999 7及1.52~7.60μg,r=0.999 9.结论 本质量标准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邹禹;李卿;秦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骨刺宁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骨刺宁胶囊(三七、土鳖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定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TMC18分析柱(4.6 mm×150mm,5 μm);以乙腈-水梯度洗脱(0~12 min:乙腈质量分数为19%;12~60 min乙腈质量分数由19%递升至36%);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22~5.534 μg、1.337~8.021μg和1.032~6.18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47%、99.02%和99.12%.结论 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用于骨刺宁胶囊中三七多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

    作者:韩杰;孔祥文;李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怀鲜地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怀鲜地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鲜地黄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将鲜地黄榨汁、取汁,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230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采用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10批怀鲜地黄进行HPLC测定,在215、230 nm下各确定12个共有峰,建立了鲜地黄两个波长下的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怀鲜地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贾玉梅;段红福;崔瑛;丁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红毛五加皮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Welchrom C18色谱柱,乙腈-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加磷酸调节pH值约为3.5),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5℃.结果 对47批红毛五加皮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确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第8、9、13号色谱峰分别对应为绿原酸、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其中刺五加苷E为第一大色谱峰.从峰面积比较,林窗样品总峰面积大于林下样品;两年生茎皮中刺五加苷E峰面积远大于一年生样品.结论 本研究可为红毛五加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日照有利于红毛五加皮中成分的积累,刺五加苷E在茎皮生长的第二年积累迅速.

    作者:钟世红;卫莹芳;古锐;熊玲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仿生法提取左金丸工艺技术研究

    目的 左金丸方药仿生提取工艺的探索、改进与优化.方法 以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左金丸方药,并通过酸种类和pH值变化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左金丸主要生物碱提取率进行测定和镇痛模型的药效学实验加以验证.结果 用仿生提取法优化工艺后,相同时间内,人工胃液提取率强(人工胃液>60%乙醇提液>人工肠液>水提液),且较之其他方法可提高近2倍或2倍以上,与水提和醇提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在提取的较短时间内可达到峰值.优化实验证明仿生提取液中采用盐酸调节pH值效果好.镇痛实验表明胃液左金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痛阈提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仿生提取液作为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左金丸提取工艺并为日后的剂型改造奠定基础.

    作者:汤琳;叶小利;李平;王小红;易骏;李晓芳;李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乌药总生物碱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目的 研究乌药总生物碱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为口服剂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去甲异波尔定做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吸收部位、灌肠液中乌药总生物碱质浓度,考察灌肠液的pH值对乌药总生物碱吸收的影响.结果 乌药总乍物碱在各肠段吸收较好;不同质量浓度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流液小同pH值的ka和Papp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乌药总生物碱在全肠段吸收较好,不受其质量浓度的影响.提示其吸收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吸收.

    作者:谭蓉;侴桂新;冯年平;赵继会;王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大黄药材中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比较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甘肃、四川、青海、安徽和重庆)大黄药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没食子酸在0.106~2.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3%,RSD为0.71%;儿茶素在0.465~9.2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9%,RSD为2.06%.结论 对不同产地的大黄药材中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进行了比较,所建立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可以作为大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芦雅丽;赵建邦;宋平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酒萸肉提取物中莫诺苷、马钱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酒萸肉提取物中影响莫诺苷、马钱苷变化的因素.方法 以莫诺苷、马钱苷为指标,考察溶液pH、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溶液中甲醇量对酒萸肉提取物中莫诺苷、马钱苷变化的影响.结果 溶液pH为1~4、加热温度大于80℃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莫诺苷增加越多,莫诺苷多增加45%,溶液中甲醇质量分数小于20%时,莫诺苷的量随甲醇的减少而增多,马钱苷在上述条件下无明显变化.结论 酒萸肉中含有可转化成莫诺苷的物质,溶液pH、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为促进此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定的条件转化后可使莫诺苷增加.

    作者:周洪亮;常星洁;方祝元;陈武;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