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红;卫莹芳;古锐;熊玲娟
目的 建立窈窕茶(决明子,枳实,厚朴,陈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窈窕茶中决明子、枳实及厚朴;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窈窕茶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采用DiamonsidTM-C18色谱柱,甲醇-0.3%磷酸(68:3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94 nm、柱温30℃.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厚朴酚线性范围44.4~111.0μg/mL(r=0.999 3)、和厚朴酚线性范围15.0~45.0μg/mL(r=0.999 1);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方法精密度RSD分别为1.28%及1.52%(n=6);12 h内稳定性RSD分别为0.95%及1.24%;重复性中厚朴酚平均质量分数为0.88 mg/g,RSD为1.83%;和厚朴酚平均质量分数为0.33 mg/g,RSD为2.3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6.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说明本法可用于窈窕茶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欣;宋粉云;钟兆健;李健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zonata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应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薄层色谱(PTLC)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运用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乌苏酸Ⅰ、齐墩果酸Ⅱ、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Ⅲ、7-甲氧基-6-甲基-5-(3-甲基丁-2-烯-1-基氧代)异苯并呋喃-1(3H)-酮Ⅳ、对羟基苯乙酸Ⅴ、酪醇Ⅵ、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Ⅶ、菜油甾醇Ⅷ、琥珀酸Ⅸ、β-谷甾醇Ⅹ、过氧麦角甾醇Ⅺ、D-阿洛醇Ⅻ.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尚未见从该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的相关文献报道.
作者:王艳颖;罗都强;师宝忠;杨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秦亮甫教授经验方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针灸组31例、针药组3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2%,针灸组总有效率为67.7%,针药组与针灸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针药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1);针灸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针药组与针灸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明显疗效,可有效的控制疼痛发作.
作者:洪钰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粗根荨麻提取物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结论 粗根荨麻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仲昆;尹为民;王崇静;王珩;任晓明;李静;蒋立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去痴灵分别为2.3g/(kg·d)、4.6 g/(kg·d)、9.2 g/(kg·d)至第10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小鼠学习记忆.RT-PCR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表达;采用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APP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胞质与胞核清晰可辨,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目明显减少,无变性样斑块.结论 去痴灵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制备的AD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赖永长;侯军代;张晓裕;罗焕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怀鲜地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鲜地黄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将鲜地黄榨汁、取汁,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230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采用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10批怀鲜地黄进行HPLC测定,在215、230 nm下各确定12个共有峰,建立了鲜地黄两个波长下的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怀鲜地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贾玉梅;段红福;崔瑛;丁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GC-MS法为检测手段,60%乙醇为释放介质,在(37±0.5)℃温度下,采用浆法100 r/min测定同一处方不同厂家生产的和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以考察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A厂(批号9012742)、A厂(批号9011245)、A厂(批号8013353)、B厂、C厂和D厂的冠心苏合丸在240 min内物质组的平均累积释放率分别是:104.12%、107.38%、93.79%、69.33%、75.30%和101.36%,释放曲线的Weibull分布参数T50分别为(184.38±19.03)、(186.51±8.65)、(193.38±4.87)、(186.90±10.71)、(246.32 4±12.90)和(114.23 ±5.89)min,Td分别为(199.42±22.47)、(202.41±9.16)、(220.64±8.34)、(300.06±34.43)、(374.04±40.57)和(168.07±10.79)min.结论 不同厂家的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厂家不同批号间的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江叔奇;葛卫红;吴君金;石婷婷;许广艳;阮利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建立鉴别虎掌南星与天南星药材的方法.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药材,在12 500~3 600 cm-1范围内采集光谱.以21点平滑后一阶导数经矢量归一化的方法预处理光谱,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软件的沃德法(Ward'sAlgorithm)进行聚类分析,MATLAB7.8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在6 445.2~6098.1 cm-1和4 601.5~4 246.7 cm-1区域.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均可以鉴别虎掌南星和天南星药材.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可用于鉴别虎掌南星和天南星药材,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陆丹;邓海山;池玉梅;吴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和考察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Cur-PLGA NP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 NPs,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粒大小及分布,测定载药量.通过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钠(DSS)溶液7 d,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考察Cur-PLGA NPs对模型动物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平均大小为(419±12)nm,载药量为(15.8±1.0)%.小鼠DAI(第7天)从小到大顺序依次为:正常组<纳米粒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混悬液组<纳米粒中剂量组<纳米粒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结论 姜黄素PLGA纳米粒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作者:朱志新;钱颖;曹青日;杨世林;崔京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综述酶法、超临界流体法、超声法等新型提取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为中药的提取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蔡延渠;朱盛山;李润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蒺藜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首先对AB-8、D101、HPD-450三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然后对上柱液浓度、大上样量、上柱液pH、洗脱剂乙醇度及洗脱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0.369 mg/mL,pH为5.0~5.5,上样体积为5BV,待吸附平衡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3BV的洗脱液,洗脱率可达70%以上,而纯化产品中总皂苷量可达80%左右.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蒺藜总皂苷的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作者:彭亮;李知敏;祝珍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偏小二乘法(PLS)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的可行性.方法 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集不同产地的秦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运用SPA算法筛选样本的紫外特征波长,PLS算法建立快速测定秦皮甲素的数学模型.结果 应用SPA算法筛选,只用了全部变量的16.21%(65个变量)建立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及预测均方根(RMSEP)分别为0.969 0、0.067 0.结论 SPA算法可以在不降低模型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结合PLS算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
作者:杨铭;陈佳蕾;余敏英;史秀峰;顾希钧;钮慧珏;徐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合理选择含多糖类成分的中药浸膏固体制剂的防潮辅料和生产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吸湿严重且应用广泛的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将黄芪多糖粉末与10种常用辅料配伍,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25℃放置7d,绘制吸湿曲线,提取吸湿特征参数,并筛选出防潮辅料与药物的配比.结果 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与多糖1:1配比防潮效果好.结论 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的降低多糖类成分的吸湿性,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李小芳;何倩灵;耿桂香;边琳晶;李子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香附和丹皮)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索与该病证密切相关的代谢模式及白香丹胶囊的作用途径.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理论,以UPLC/Q-TOF-MS为技术平台,建立大鼠血清代谢指纹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血清的代谢差异及白香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清中肾上腺素、四氢脱氧皮质酮、5a-四氧皮质醇、雌酚酮、赖氨酸、5-羟基赖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孕二醇水平降低,给药组中显示白香丹胶囊对其有调节作用.白香丹表现出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从整体出发研究PMS肝气逆证及中药复方干预后的代谢模式差异,为PM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黎莉;孙鹏;梁琼麟;张惠云;王勇;乔明琦;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柱长30 m,内径0.53 mm,膜厚度0.25 μm),柱温:135℃.结果 龙脑和异龙脑分别在进样量为7.6~121.6ng和6.6~105.8 ng范围内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RSD为1.82%)和99.97%(RSD为1.3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捷;吴桂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北豆根中蝙蝠葛碱单体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恒温加速实验法与HPLC法相结合,测定蝙蝠葛碱在不同温度下的的变化规律,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测定蝙蝠葛碱的动力学相关参数.考察光对蝙蝠葛碱单体的影响.结果 蝙蝠葛碱单体在室温条件下K25℃为1.50 264×10-4,蝙蝠葛碱下降10%需要大约1.92年.在避光、日光与紫外光条件下,蝙蝠葛碱降解速率K紫外光>K日光>K避光.结论 蝙蝠葛碱常温下比较稳定,光照可以引起其降解,应避光阴凉处保存.
作者:刘全宇;刘文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天山花楸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P-HPLC法,选用Shim-pack VP-ODS(150 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λ=215 nm;柱温30℃;检测时间70 min.结果 运用梯度洗脱得到的色谱图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用于天山花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毓斌;常军民;王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冬虫夏草口服液中腺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ODS-HYPERSIL色谱柱(0.46 cm×20 cm,5 μm);流动相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腺苷在0.036 25~3.625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1.4%,RSD为0.9%.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冬虫夏草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许勇;王柯;季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测定方法,并对地榆水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解后HPLC分析法测定可水解鞣质;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结果 地榆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留余物的可水解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1.83±2.59)mg/g、(206.80±2.43)mg/g、(163.56±5.69)mg/g、(47.62±1.13)mg/g;缩合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81.72±1.41)mg/g、(594.52±16.76)mg/g、(476.27±13.33)mg/g、(14.41±0.29)mg/g.结论 酸解后HPLC分析法和香草醛硫酸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方法;地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高.
作者:程悦;陈嘉升;陈建萍;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的大分子物质的HPGP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Uhrahydrogel 250(7.8 mm×300 mm);流动相0.1 moL/L氯化钠溶液;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40℃;进样量20μL.结果 对5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测定发现均无大分子物质.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能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大分子物质的排除性检查.
作者:韩晓萍;叶正良;王薇丹;李德坤;周大铮;林瑞超;刘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