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徐菁菁;曹忠耀;张清华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训练,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认知训练治疗,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洛文斯顿认知评价箱(LOTCA)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LOTCA各项评分和总分及对照组治疗后知觉、思维及注意力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定向、知觉、思维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各项评分和总分及对照组治疗后执行、注意、抽象、记忆、定向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抽象、记忆、定向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可提高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脂、内脂素与Syndecan-4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脂、血清内脂素与Syndecan-4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即确诊后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40 mg/d维持1个月,1个月后改为20 mg/d长期口服;对照组9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非序贯治疗,即确诊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术后给予20 mg/d长期口服.检测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内脂素、Syndecan-4、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水平;随访1年,记录2组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2组血清内脂素及Syndecan-4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ALT、AST、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内脂素与Syndecan-4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5);2组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肌痛及横纹肌溶解事件,且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以减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减少MACE,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赵茜;邓思思;余巍;王强;李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认知训练治疗,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洛文斯顿认知评价箱(LOTCA)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LOTCA各项评分和总分及对照组治疗后知觉、思维及注意力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定向、知觉、思维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各项评分和总分及对照组治疗后执行、注意、抽象、记忆、定向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抽象、记忆、定向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可提高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菁菁;曹忠耀;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86例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及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滴,2组均治疗1周.统计2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损伤评分(LIS)、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氧分压[p(O2)]、氧合指数[p(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肺顺应性(CL)及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LI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O2)、PIP、Raw及血清ET-1、NO、VEGF、vWF、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p(O2)、p(O2)/FiO2、CL及血清SOD、GSH-Px、T-AOC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作者:蔡昭和;林杰;许江涛;李承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房颤)高危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72例有房颤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84例采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进行12个月心电数据采集(每天至少记录Ⅰ导联心电图30s),对照组188例采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心电数据采集(每月少记录1次),以临床确诊房颤作为标准,计算2组房颤检出率.2组确诊房颤的患者均根据CHA2DS2-VASC评分给予抗栓治疗,并对2组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记录2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研究组房颤检出率为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P<0.05);随访过程中,研究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8% (P <0.05).结论 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可以提高高危患者房颤的检出率,通过早期诊断作出相应的抗栓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杰民;蔡振明;刘瑞杰;钟耀棠;林燕勤;罗丽琼;许欣;兰军;涂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黏膜IL-6mRNA、IL-10mRNA及MUC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黏膜中IL-6mRNA、IL-10mRNA及黏蛋白MUC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24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建模后2h中药组给予清下活血方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12h1次,灌胃3次.分别于灌胃后24,48,72h取血检测3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检测小肠黏膜组织中IL-6mRNA、IL-10mRNA和MUC2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中药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水平和小肠黏膜组织中IL-6mRNA、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中药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水平和小肠黏膜组织中IL-6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而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组各时间点小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各时间点小肠黏膜组织中MUC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中药组各时间点MUC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清下活血方通过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增加MUC2分泌量,减轻肠道组织损伤而起到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冠华;赵书奇;包永欣;武春苗;张晓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γ-氨基丁酸与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正常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日益增加,预计2030年全球糖尿病病人约占总人口(36.6亿)的9.9%[1],其中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2].PDPN患者神经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和超敏化[3],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天然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它由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催化生成.GABA有三种受体,分别为A型、B型以及C型,其中A型和C型为离子型,B型为代谢型.GABA作为神经元间隙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影响血糖,痛觉传递以及神经发育.当其功能下降时,会引起高血糖、痛觉超敏以及神经病变,从而参与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作者:侯娜;冷锦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红桃消肿合剂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血栓前状态、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红桃消肿合剂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血流动力学、血栓前状态指标、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安慰剂,观察组患者服用红桃消肿合剂,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IL-6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2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毛细管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术前延长(P均<0.05),D-二聚体含量较术前降低(P均<0.05),免疫功能受到抑制,TNF-α和IL-2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14d,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毛细管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vWF均明显低于术后3d和对照组(P均<0.05),且PT、APTT和CD4+、CD8+、CD4 +/CD8+均明显改善,与术后3d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α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3d(P均<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21例(28.0%)和7例(9.33%)患者出现DVT,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桃消肿合剂可以改善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血液高凝、高黏状态,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斌;李伟;刘彦勋;涂益鸿;李郑林;张勇;高彦军;张军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芳香开窍药嗅吸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芳香开窍中药雾化嗅吸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将36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芳香开窍中药嗅吸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后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患者额叶、丘脑及脑干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含胆碱化合物(Cho)及NAA/Cr、Cho/Cr值的变化;治疗前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GS)评分进行促醒作用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MCA及BA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额叶、丘脑和脑干处NAA/Cr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均<0.05),Cho/Cr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BAEP的5个波(Ⅰ波、Ⅱ波、Ⅲ波、Ⅰ~Ⅲ波、Ⅲ~V波)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芳香开窍药嗅吸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内代谢,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更早地促进患者苏醒.

    作者:黄年平;毛善平;孙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陈秀华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探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生理心理联合作用下的复杂性疾病,具有潜在的癌变风险,随着现代胃镜及病理检验水平的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现率不断上升.目前在诊断方面,西医仍存在标准不明确的争议,在治疗上,则有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甚至手术等方法,但具有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严重缺陷.而中医在整体现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治法优势,取长补短联合应用,通过调整体质及内环境,可显著改善症状,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的极大优势.“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陈秀华老师结合前人经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精当,治法灵活,注重主次搭配,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的“守神”“治神”,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徐明;陈睿;李颖;陈秀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椎牵引患者引入“戴明循环”模式对其轴性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颈椎牵引患者引入“戴明循环”模式对其轴性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颈椎牵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颈椎牵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照护,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戴明循环模式展开干预.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当天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并判定2组患者2个月后的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心理状况、社会活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研究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个月末轴性症状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颈椎牵引患者引入戴明循环模式开展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轴性症状,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利华;顾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模式与骨科常规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为优化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将142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2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并统计2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FIM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促进骨骼愈合,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曾迎迎;张燕丹;任慧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李大可教授治疗癃闭病经验浅析

    总结李大可教授对癃闭病(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经验见解,浅析李大可教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经验.李大可教授提出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属于中医“癃闭病”范畴,总属本虚标实,以肾阳不足为本,血虚血瘀、经络受阻为标,病位在肾与膀胱,治以温阳利水,活血养血,通经活络.方选补肾活血利水方,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疗效显著.李大可教授运用传统中医中药辨证施治,遣方用药极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并重视平素对本病的防御与调护,防治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越;孟瑶;李大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六味痛风饮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RF1、TRF2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苯溴马隆联合六味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TRF)1和TRF2的影响.方法 将7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痛风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RF1、TRF2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尿酸,血清IL-6、IL-10、IL-Iβ、TNF-α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RF1、TRF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IL-4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及随访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痛风饮联合苯溴马隆可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调控TRF1和TRF2的高表达来降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考虑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汉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王淑玲教授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总结

    王淑玲认为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因病机是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痰瘀风动,治疗上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平肝潜阳等,多选取知柏地黄丸、八珍汤、天麻钩藤饮等方剂治疗,值得学习和推广应用.

    作者:施云科;王淑玲;姚建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吞咽功能筛查分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吞咽功能筛查分级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90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吞咽功能筛查分级护理(首先进行吞咽功能筛查,以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为依据,对患者进行不同分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干预以及饮食指导等).对比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中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以及误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吞咽功能筛查分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吞咽功能障碍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协作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协作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治疗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及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常规措施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协作护理干预,2组干预时间为住院期及术后出院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治疗总依从率及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予以协作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依从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

    作者:付明霞;刘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胆汁酸与慢性功能性便秘

    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是一种病因繁多、病机复杂、以排便障碍为主要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心理异常的疾病,属于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以老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造成精神心理障碍.便秘患病率在亚洲为8.75%,老年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65岁以后的女性[1].目前关于CFC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涉及多个方面,而关于胆汁酸(bile acids,BA)对CFC调节作用的研究甚少.

    作者:韩国超;江滨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英黄汤加减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英黄汤加减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英黄汤加减,2组共治疗14 d为1个疗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0% (P <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血浆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英黄汤加减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指标,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史秀焕;高海运;梅建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