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施艳秋
李坤寅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工作20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擅长治疗月经病、妇科肿瘤及各种妇科杂病,尤善用内外疗法综合治疗各种妇科疑难杂症,疗效甚佳.
作者:关永格;李坤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约有2/3长期糖尿病患者将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为四肢尤其是双下肢麻木、疼痛,伴膝反射减弱,严重者可伴发肢体远端肌肉萎缩等.笔者应用针刺加药物穴贴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作者:赵长凤;王轶岩;李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多与胃肠功能障碍、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因素等有关,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①口服中药苍附导痰丸加味;②用00号羊肠线在关元、中极、归来、气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埋藏.结果:通过对治疗资料完整的53例统计分析,治愈率为62.3%,好转率为11.3%.结论: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效果满意.
作者:陈燕;刘春思;王宏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综述近5年来交叉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该法主要运用于中风偏瘫及痛证、痹证等病的治疗,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选穴精少,患者痛苦小等特点,今后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科研的设计水平,并加强相关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交叉针刺法的治疗机理及应用规律,以充分体现这一疗法的优势,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懿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综述近年来针剌治疗脑出血在不同分期的作用,来探讨针剌治疗脑出血介入时机的问题.
作者:陆瑶;郑健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目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病变.临床主要症状为黏液或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内镜检查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等.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属中医泄泻,痢疾,腹痛等范畴.
作者:王霞;邵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多发良性肿瘤,发病率20%~40%,30~50岁多见.子宫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严重者引起贫血,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佳治疗是寻找既能缓解症状,促使肌瘤消散,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甲状腺腺瘤临床发病率较高,分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患者多为女性,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单发结节,位置常邻近甲状腺峡部.结节质地较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略为坚韧,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生长缓慢.
作者:盛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年龄在30~50岁人群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来就诊的符合CCMD-3抑郁障碍患者,让其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CES-D表;与健康体检者一般情况调查表、CES-D评分比较,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对63例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体检者31例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患抑郁障碍与工作性质、行为类型、有否抑郁症的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自杀及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种因素关系密切.将上述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纳入回归方程,发现行为类型及活动参与度相关性较强.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抑郁障碍与工作性质、行为类型、抑郁症的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自杀及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个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陈少玫;张小丽;林安基;冯桂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中药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组应用中药内服.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疗效可靠.
作者:王树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抚触加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传统抚触方法基础上加脊背穴位按摩方法.将800例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抚触加按摩组和对照组.对抚触加按摩组400例婴儿生后进行抚触加按摩,每天2次,每次20min.对照组400例,按婴儿常规护理,不作任何抚触.30天均施行纯母乳喂养.评估指标两组相同,均为头围、身长、体重;可安慰性、前臂弹回、手握持.采用易思统计学软件对数据配对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接受抚触加按摩后的婴儿第30天神经行为可安慰性增强,双上肢前臂弹回活跃,手握持和重复抓握,反应良好,与对照组相比,P<0.01.30天两组婴儿头围、身长、体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加按摩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浅谈痉证的辨证施护,即辨外感与内伤、辨虚证与实证、辨病证三个方面,并提出中药调护、饮食调护、针灸调护和其它调护方法.对痉证的防治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盈;闫凌;张官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痛泻要方联合抗抑郁剂氟西汀,对照组采用痛泻要方均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痛泻要方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依从性好.
作者:黄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热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先兆流产患者予滋阴补肾,养血安胎中药口服,同时配合西药肌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42%,痊愈率(61.84%).结论:清热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作者:陈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取抗生素治疗、α1受体阻滞剂、前列腺按摩、中医中药以及心理行为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CP患者通过综合治疗4~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进行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愈3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3%.治疗后NIH-CPSI总评分、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种疗法综合治疗CP临床效果满意,主张对CP采取综合治疗.
作者:王志平;王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严重神经衰弱的发病机理是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自制酸枣仁丸治疗200例,痊愈146例,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4例.尤其对抗焦虑药物有耐药性和抗药性的患者显示出独特的疗效.酸枣仁丸由酸枣仁、茯神、党参、白芍、白术、夜交藤、当归、合欢皮、陈皮、甘草、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
作者:刘俊峰;康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简述免疫性肝损伤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方案的异同,从而阐述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前景.
作者:刘松灿;彭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寿世保元>是为明代太医院医官、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药著作.该书大量论述医学问题,对很多疾病从理论上分析,其中包括对消渴病的机理、症状和治法、预后与转归、预防及调摄等,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治疗方药,书中给出了丸、汤、膏、代茶饮等不同剂型之12首不同方剂,并对不同剂型的选择做出了说明.
作者:赵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并中药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4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选择性、有限性关节镜清理术,术后中药熏洗等.结果:40例平均随访10个月,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进行评分,优15例,良1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加中药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阳泉;楚向东;袁普卫;屈强;朱超;李智斌;昝强;刘德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