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丽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早期表现为脊背部疼痛和强直,晚期可因脊柱竹节样变而致残,甚至累及眼、心、肺等多个器官.由于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笔者采用中医分期辨治、配合西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简述如下.
作者:管荣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年龄在30~50岁人群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来就诊的符合CCMD-3抑郁障碍患者,让其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CES-D表;与健康体检者一般情况调查表、CES-D评分比较,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对63例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体检者31例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患抑郁障碍与工作性质、行为类型、有否抑郁症的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自杀及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种因素关系密切.将上述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纳入回归方程,发现行为类型及活动参与度相关性较强.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抑郁障碍与工作性质、行为类型、抑郁症的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自杀及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个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陈少玫;张小丽;林安基;冯桂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成型工艺方法,辅料及其配比,确定痒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及吸湿性为考察指标,优选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并测定比较干浸膏粉以及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并采用对颗粒进行薄膜包衣的生产工艺.结果:采用干法制粒不加辅料所制颗粒的成型性好,溶化性合格,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无明显改善,包衣后颗粒可明显降低其吸湿性.结论:本方法工艺简单,抗吸湿效果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洛临;张建军;李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约有2/3长期糖尿病患者将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为四肢尤其是双下肢麻木、疼痛,伴膝反射减弱,严重者可伴发肢体远端肌肉萎缩等.笔者应用针刺加药物穴贴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作者:赵长凤;王轶岩;李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抚触加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传统抚触方法基础上加脊背穴位按摩方法.将800例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抚触加按摩组和对照组.对抚触加按摩组400例婴儿生后进行抚触加按摩,每天2次,每次20min.对照组400例,按婴儿常规护理,不作任何抚触.30天均施行纯母乳喂养.评估指标两组相同,均为头围、身长、体重;可安慰性、前臂弹回、手握持.采用易思统计学软件对数据配对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接受抚触加按摩后的婴儿第30天神经行为可安慰性增强,双上肢前臂弹回活跃,手握持和重复抓握,反应良好,与对照组相比,P<0.01.30天两组婴儿头围、身长、体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加按摩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胸椎小关节错缝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在胸椎第3~7位置,以青壮年较常见.笔者自2004年6月以来,通过齐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同仁牛黄清心丸处方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金匮要略>薯蓣丸基础上加味而成,具有益气养元,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虚、火、痰引起的病证,施治得当,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李佳;王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甚高,乙肝病毒携带者1亿多人,约占全世界携带者的1,3以上,除部分患者处于发病状态外,无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异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ASC)为数尤众,已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引起世人关注.
作者:韩其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臌胀范畴,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①口服中药苍附导痰丸加味;②用00号羊肠线在关元、中极、归来、气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埋藏.结果:通过对治疗资料完整的53例统计分析,治愈率为62.3%,好转率为11.3%.结论:中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效果满意.
作者:陈燕;刘春思;王宏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简述免疫性肝损伤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方案的异同,从而阐述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前景.
作者:刘松灿;彭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痛泻要方联合抗抑郁剂氟西汀,对照组采用痛泻要方均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痛泻要方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依从性好.
作者:黄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从中医理论、文献及针灸穴位研究如何把治神应用于临床当中.提倡注重脑实则神全,并为如何实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注重脑实是治神的重要方面.在选穴上以督脉穴为主.
作者:文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及上腹部疼痛.中西药治疗皆有一定疗效.近几年来笔者用自拟丹茜胃乐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就其缓解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的疗效与多潘立酮(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法莫替丁(信法丁,上海信宜制药厂)进行观察比较.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盆腔炎是指盆腔脏器的炎性病变,包括子宫、输卵管、盆腔腹膜,以及盆腔结缔组织的炎性病变.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几个部位同时发病,临床根据其发病过程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大类.急性盆腔炎多数发生在分娩、流产后,或妇科手术后,或月经后,此时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致病细菌感染而发病.
作者:王彩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态学基本原理与中医学的关系.方法:根据相关文献、科研成果,对议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理论与生态学基本原理之间有许多共通点,部分理论不谋而合,互相渗透;中医的天人相应可在进化论与生物六大特征里找到诠释,生态系统与中医学一样重视整体动态平衡,注重内部相关联系,同属自然科学范畴,在进行中医学理论研究时,可借鉴生态学相关基本理论,也可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药.在做两则相关性探讨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医理论之奥妙.
作者:何振星;丘晋涛;梁春娜;邹学武;袁文铠;骆冠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浅谈痉证的辨证施护,即辨外感与内伤、辨虚证与实证、辨病证三个方面,并提出中药调护、饮食调护、针灸调护和其它调护方法.对痉证的防治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盈;闫凌;张官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多发良性肿瘤,发病率20%~40%,30~50岁多见.子宫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严重者引起贫血,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佳治疗是寻找既能缓解症状,促使肌瘤消散,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寿胎丸出自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川断10g、桑寄生10g、菟丝子15g、阿胶10g组成,该方具有补肾、安胎、固脱之功效,为治疗滑胎的要方.笔者在临证中用此方辨证加减,随证化裁,治疗肾虚所致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崩漏、带下病、不孕、恶露不绝、更年期腰痛证等病证,每收奇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改变后,遇到外伤、劳损或在风寒,腹压增大等因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麻木等症状,此病常见青壮年,发病部位多位于L4~L5和L5~S1椎间盘,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备受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包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