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引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

包刚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 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改变后,遇到外伤、劳损或在风寒,腹压增大等因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麻木等症状,此病常见青壮年,发病部位多位于L4~L5和L5~S1椎间盘,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备受临床医生关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改变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60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常规应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制剂等)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杨俊;张广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医药调控肝纤维化TGF-β1和TIMP-1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指各种病因引起肝脏慢性损伤后,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增生和异常沉积所致的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大部分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产生这一病理过程.

    作者:张宇;王邦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益肝汤保留灌肠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目的:论证益肝汤保留灌肠对抗痨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以住院初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抗结核治疗前均抽血检测肝功能,实验组在接受抗痨治疗的同时,取益肝汤保留灌肠,对照组在接受抗痨治疗的同时,用肝泰乐加维生素C口服,2周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两组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肝功能.结果:两组在实验结束后,肝功能指标的组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的组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药益肝汤保留灌肠,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预防抗痨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魏高文;宋海鹏;裴异;罗艳芳;杨晓云;赵静;何丽萍;罗美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方治疗急重症验案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经方治疗急重症,每获良效,现报告如下.1 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惊风案李某,男,3岁,2008年10月23日就诊.其母代述:一周前因外感引起发热,咳嗽,鼻流清涕.经用抗生素及止咳平喘药治疗,咳嗽、鼻流清涕有所缓解,但热势日增,并见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烦躁不安,时而抽搐,昏睡,小溲色黄,大便正常.

    作者:王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痒宁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成型工艺方法,辅料及其配比,确定痒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及吸湿性为考察指标,优选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并测定比较干浸膏粉以及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并采用对颗粒进行薄膜包衣的生产工艺.结果:采用干法制粒不加辅料所制颗粒的成型性好,溶化性合格,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无明显改善,包衣后颗粒可明显降低其吸湿性.结论:本方法工艺简单,抗吸湿效果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洛临;张建军;李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硬化腹水治验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臌胀范畴,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捻转补泻的起源及现状

    本文重点介绍各流派捻转补泻的操作方法及现代理论假说.以此供临床、科研、教学参考.针灸治疗的几大关键步骤为:辨病辨证、取穴定位、手法操作.三个步骤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其中捻转补泻为手法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各家对其论述颇多,流派各异.各派之间常有相矛盾之处,笔者现将各派观点分述如下.

    作者:归稚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腺炎的病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危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50%[1].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31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0~68岁,平均53.2岁.

    作者:毕红燕;谢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秋季腹泻患儿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点滴,口服贝飞达胶囊,蒙脱石散;治疗组以健脾利湿、清热敛阴为主,予腹泻散口服.两组如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分别予以纠正.结果: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天数少于对照组,疗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程短、疗效确切.

    作者:智国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寿世保元》中治疗消渴经验

    <寿世保元>是为明代太医院医官、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药著作.该书大量论述医学问题,对很多疾病从理论上分析,其中包括对消渴病的机理、症状和治法、预后与转归、预防及调摄等,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治疗方药,书中给出了丸、汤、膏、代茶饮等不同剂型之12首不同方剂,并对不同剂型的选择做出了说明.

    作者:赵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微创针刀松解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对照观察

    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进行疗效分析,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硬膜外注射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后愈显率为84.6%,对照组为64.3%;治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组愈显率为82.5%,对照组为22%.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疗效巩固.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可导致月经失调、流产、不孕症等疾病.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现就LPD性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何晶;施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应用对比法及病例导人法教学提高内科教学质量

    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本文从多年临床内科学教学实践出发,浅谈对比法及病例导入法教学在内科教学中作用.

    作者:郭富成;高功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交叉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综述近5年来交叉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该法主要运用于中风偏瘫及痛证、痹证等病的治疗,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选穴精少,患者痛苦小等特点,今后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科研的设计水平,并加强相关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交叉针刺法的治疗机理及应用规律,以充分体现这一疗法的优势,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懿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目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病变.临床主要症状为黏液或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内镜检查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等.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属中医泄泻,痢疾,腹痛等范畴.

    作者:王霞;邵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盆腔炎的家庭治疗与护理——附100例临床病例资料总结

    目的: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多发病,慢性发作,往往病程长,很适合于家庭治疗.方法:我们通过收集总结2年的临床工作深入到盆腔炎患者社区治疗100例.结果:体会到家庭治疗与护理也是一门重要科学,是盆腔炎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结论:盆腔炎社区治疗也有效.

    作者:孙慧玉;张桂萍;冯宝玲;袁瑞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平疡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8例

    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笔者运用自拟平疡方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临床分析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大约占全部妊娠的15%.先兆流产的治疗,因关系胚胎形成、胎儿发育及母体健康,是临床诊治工作的难题.近年来,在西医保胎治疗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药保胎的疗效.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齐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临床体会

    胸椎小关节错缝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在胸椎第3~7位置,以青壮年较常见.笔者自2004年6月以来,通过齐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属于性腺间质肿瘤,亦属内分泌功能性肿瘤,其生物学待征不同,前者低质或潜在性属恶性肿瘤,后者则大多数为良性.本文着重总结分析临床病理特证.

    作者:靳久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