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叉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王懿娜

关键词:针灸疗法, 交叉取穴法, 综述
摘要:综述近5年来交叉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该法主要运用于中风偏瘫及痛证、痹证等病的治疗,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选穴精少,患者痛苦小等特点,今后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科研的设计水平,并加强相关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交叉针刺法的治疗机理及应用规律,以充分体现这一疗法的优势,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特点

    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进入社区,对所辖居民进行整体的卫生教育服务,使具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早期在社区进行健康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或减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梁校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辨治思路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本文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慢性心衰非独心病的理论观点,并运用五脏相关的理论提出了慢性心衰的辨证论治应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证候分别采用从肺论治、从肾论治、从肝论治、从脾论治的辨治思路.

    作者:付月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多与胃肠功能障碍、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因素等有关,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免疫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本文简述免疫性肝损伤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方案的异同,从而阐述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前景.

    作者:刘松灿;彭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康艾+射频)42例,采用美国RITA 1500射频肿瘤消融系统,设置功率为150W,频率为460KHz.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第一次射频消融治疗后第二天加用康艾注射液,每次60ml加入5%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1~3周,第4周重复;②对照组(单纯射频)40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定量;检查肝脏B超、CT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症的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PR、NC、PD分别为5例、32例、4例、1例和3例、22例、11例、4例,治疗组有效率(CR+PR)88%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2%(P<0.05);两组治疗后AFP比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AF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除CD8+以外的各项免疫指标(CD3+、CD4+/CD4+/CD8+、NK)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肝区疼痛、发热、乏力、厌食、黄疸等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但腹胀症状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ALB、TBIL)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外周血WBC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而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期间,在≤3cm的肿瘤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9%、11.9%,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3cm的肿瘤中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0.0%,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作为一种既有免疫调节作用又有抗肿瘤作用的新药,与射频消融治疗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抑制和提高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是对不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林建军;金昌男;曾金雄;戴西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论治神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从中医理论、文献及针灸穴位研究如何把治神应用于临床当中.提倡注重脑实则神全,并为如何实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注重脑实是治神的重要方面.在选穴上以督脉穴为主.

    作者:文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目的:深入了解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寻求解决对策.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100%的护士存在职业倦怠.主要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包括:工作性质与强度,管理与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以及职业防护等原因造成.结论:帮助急诊护理人员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程度,保持身心健康,对消除职业倦怠,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非常必要.

    作者:韩瑞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创建具有福建特色的方剂学教学新体系

    本文针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出现的新问题,从教师团队、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五个方面进行创建改革,并实施于多个班级的实践,既有效地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也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方剂学教学新体系.

    作者:苑述刚;阮时宝;马少丹;吴水生;陈学习;林渊;刘蔚文;王正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归纳比较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归纳比较教学法具有化繁为简,由博返约的特点,恰当运用可以将知识简单化、系统化、条理化,既有利于教师讲清难点,突出重点,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着重探讨归纳比较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徐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李素云教授治疗缓解期哮喘经验总结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临床多分为缓解期、慢性持续期和急性发作期.然而无论何期,脾肺肾虚是哮喘发病的根本原因,并持续存在于缓解期,因此,李素云教授在治疗哮喘缓解期时,采用补益脾肺肾三脏法以防止哮喘复发,疗效较佳.

    作者:侯聪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复汤治疗早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肝复汤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口服肝复汤100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LN、PCⅢ、Ⅳ-C及TGF-β1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A、LN、PCⅢ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复汤能缓解肝硬化进程,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欢;李学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牵引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改变后,遇到外伤、劳损或在风寒,腹压增大等因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麻木等症状,此病常见青壮年,发病部位多位于L4~L5和L5~S1椎间盘,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备受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包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并中药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4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选择性、有限性关节镜清理术,术后中药熏洗等.结果:40例平均随访10个月,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进行评分,优15例,良1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加中药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阳泉;楚向东;袁普卫;屈强;朱超;李智斌;昝强;刘德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以脾论治单纯性肥胖初探

    单纯性肥胖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然而究其本质,脾虚不化津液为其发病之根本.多食肥甘,好逸少动是肥胖形成的基本病因,痰湿内聚是基本病机,病之根本在脾胃功能失调,饮食精微不能化气生血,水液不能转化为津液,变为痰湿浊物滞留体内,渐成肥胖.故改善痰浊肥胖体质,健脾和胃、利湿化痰是中医防治单纯性肥胖的基本原则.

    作者:廖威;葛书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109例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多发良性肿瘤,发病率20%~40%,30~50岁多见.子宫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严重者引起贫血,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佳治疗是寻找既能缓解症状,促使肌瘤消散,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排毒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排毒活血汤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排毒活血汤,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4%,对照组有效率53.5%,两组之间有明显疗效(P<0.05).治疗组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排毒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作者:薛连峰;孟学峰;范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辨证施护石淋100例

    目的:探讨全面合理的辨证施护对石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石淋患者进行系统的辨证施护.结果:治疗护理100例,痊愈90例,占90%;好转8例,占8%;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结论:辨证施护对石淋的疗效良好.

    作者:黄周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方治验5则

    经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而言,其药物精简扼要,在临床辨证准确后使用,或与后世名家之效方相结合治疗一些内伤、外感疾病,确实可效如桴鼓,笔者在临床对一些疑难怪病,应用经方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作者:张斌霞;张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景岳全书》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探索

    通过对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的学习研究,认为张景岳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因素--情志双重性的认识;对中医心理病机的发展和完善;对心身疾病的治疗;注重中医心理卫生保健.

    作者:潘锐焕;李洁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症肝病合并肝昏迷的病机探讨与治疗思路

    从呕吐、呃逆、便意频或便闭等方面探讨重症肝病合并肝昏迷的中医病机,认为湿、毒、瘀久聚在肝,累及五脏,弥漫三焦,蒙蔽清窍,使气机逆乱,传导失司,是肝昏迷的基本病机.故治疗思路提出:①通腑泄浊解毒;②凉血利水解毒;③开窍醒神解毒;④补气益神解毒.

    作者:赵文研;陈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