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鲜洋葱汁对帕罗西汀所致雄性大鼠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徐桃桃;王熙;张莹莹;王丽;陈雄

关键词:洋葱, 帕罗西汀, 性行为, 睾酮
摘要:目的 探讨新鲜洋葱汁对正常雄性大鼠和帕罗西汀所致性功能障碍雄性大鼠性功能和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为后期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有性行为能力的7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0.5 mL洋葱汁组、1.0 mL洋葱汁组血清睾酮水平2.0mL洋葱汁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新鲜洋葱汁灌胃,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悬浮液10 mg/kg灌胃,帕罗西汀加1.0mL洋葱汁组、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悬浮液10 mg/kg和相应剂量的新鲜洋葱汁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0 d.在末次灌胃结束后3h,记录各组大鼠性行为参数及血清睾酮水平.结果 1.0 mL洋葱汁组和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骑跨潜伏期、骑跨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0.5 mL洋葱汁组(P均<0.05),交配有效率和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5 mL洋葱汁组(P均<0.05);1.0mL洋葱汁组和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插入潜伏期和1.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射精潜伏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1.0mL洋葱汁组大鼠的插入潜伏期和射精潜伏期均明显低于0.5mL洋葱汁组(P均<0.05).帕罗西汀组大鼠的射精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帕罗西汀加1.0 mL洋葱汁组、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骑跨潜伏期和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骑跨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P均<0.05);帕罗西汀加1.0 mL洋葱汁组、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射精潜伏期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均<0.05),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均<0.05).结论 新鲜洋葱汁可以明显增强雄性大鼠的性功能,并可以通过提高血清睾酮水平来缓解帕罗西汀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增强性交配行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及对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每组51例.西医治疗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熏蒸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血清IFN-γ及IL-4水平,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对2组患者皮损缺损程度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第2周、4周,西医治疗组血清IFN-γ、IL-4水平无明显改善(P均>0.05),中西医治疗组血清IFN-γ及IL-4较治疗前及西医治疗组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第2周、4周的瘙痒评分及E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治疗组均显著低于西医治疗组(P均<0.05);中西医治疗组治疗第2周、4周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可显著提高慢性湿疹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健;曹蒂莲;瞿奕;王莉;周洁;孙圆圆;茅婧怡;茅伟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腔的CT影像学表现与征象研究

    目的 对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腔的CT影像表现与征象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经病例诊断及手术证实为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腔的患者16例,采用GE Optima-CT660 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观察肺癌实性病灶与空腔病灶的CT影像表现及征象特点.结果 肺癌主体病灶位于右肺者占62.5%,位于左肺者占37.5%;出现分叶征、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者分别占87.5%,68.75%和43.75%;肺癌实体病灶内见小泡征者占18.75%,见细支气管充气征者占12.5%,见沙粒样钙化者占6.25%;空腔病灶形态大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表现出张力大、腔壁薄且均匀的特点,空腔截面为0.8 cm×0.9 cm ~3.7 cm ×5.2 cm,壁厚<2 mm者占56.25%,壁厚为2~3 mm者占43.75%,出现内壁结节者占18.75%,外壁见相贴或推移血管影者占37.5%,出现外壁感染者占6.25%;空腔病灶均未出现气-液平面,空腔内见单个或多个粗细不均的间隔或细小血管者占81.25%;空腔位于肺癌实体病灶周边者占81.25%,空腔位于肺癌实体病灶内侧者占18.75%.结论 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腔CT征象与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进行CT扫描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作者:吴延春;吴东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经颅多普勒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例中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共检查出96例有血管狭窄或闭塞,狭窄或闭塞者250支动脉,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颅内-颅外动脉多发狭窄或闭塞者分别占24.2%(29/120),26.7%(32/120)和29.2% (35/120).经颅多普勒共检查出101例有血管狭窄或闭塞,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低于磁共振血管成像.结论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情况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顺振;胡兴荣;陈华东;邱妮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积雪草苷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积雪草苷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曲尼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雪草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皮肤硬度积分、关节痛积分、关节功能积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变化情况,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皮肤硬度积分、关节痛积分、关节功能积分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积雪草苷联合曲尼司特能够显著改善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田菲;高娟;张国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升血调元颗粒与单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升血调元颗粒与rhEPO 单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8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rhEPO联合升血调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rhEPO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后血液相关指标、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BC、Hb、HCT、血清Fe水平及EPOR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rhEPO单药相比较,rhEPO联合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机制可能是由于增加了EPOR表达所致.

    作者:訾建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金康化积方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金康化积方二线辨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1例和化疗组45例.中药组服用自拟金康化积方,4周为1个治疗周期;化疗组予第三代化疗药单药或联合铂类方案化疗,3周为1个治疗周期,多不超4个治疗周期.2组每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肺癌相关症状缓解情况、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检测T细胞亚群,并对2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肺癌相关症状的缓解率优于化疗组(P均<0.05);中药组疾病控制率为60.00%,化疗组为58.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位PFS、中位OS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KPS评分提高率+稳定率为85.00%,化疗组为62.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化疗组(P均<0.05);中药组贫血、乏力、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及脱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化疗组(P均<0.05).结论 中药金康化积方辨证施治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仰韶;孟冰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皮肤瘙痒症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或伴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的皮肤病.临床上按起病的范围和部位不同,分为全身性瘙痒病和局限性瘙痒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全身性瘙痒病的范畴.据《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报告称,当前全球老龄人口大约有10.41亿,按照当前的速度到2100年将会超出30亿[1].随着社会人均寿命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该病病因复杂且经久反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国外有研究显示,老年性皮肤瘙痒患病率约为10%~50%,年龄越大,皮肤瘙痒的频率和程度越高[2].

    作者:熊文君;罗小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减左归汤联合阿普唑仑对中老年顽固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加减左归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中老年顽固性失眠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中老年顽固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阿普唑仑治疗与加减左归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和焦虑状态及中枢神经递质活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兴奋性神经递质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抑制性神经递质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加减左归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中老年顽固性失眠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抑郁和焦虑状态,安全性高.

    作者:曹丽霞;滕海英;季玉红;张家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新鲜洋葱汁对帕罗西汀所致雄性大鼠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新鲜洋葱汁对正常雄性大鼠和帕罗西汀所致性功能障碍雄性大鼠性功能和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为后期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有性行为能力的7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0.5 mL洋葱汁组、1.0 mL洋葱汁组血清睾酮水平2.0mL洋葱汁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新鲜洋葱汁灌胃,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悬浮液10 mg/kg灌胃,帕罗西汀加1.0mL洋葱汁组、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悬浮液10 mg/kg和相应剂量的新鲜洋葱汁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0 d.在末次灌胃结束后3h,记录各组大鼠性行为参数及血清睾酮水平.结果 1.0 mL洋葱汁组和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骑跨潜伏期、骑跨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0.5 mL洋葱汁组(P均<0.05),交配有效率和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5 mL洋葱汁组(P均<0.05);1.0mL洋葱汁组和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插入潜伏期和1.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射精潜伏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1.0mL洋葱汁组大鼠的插入潜伏期和射精潜伏期均明显低于0.5mL洋葱汁组(P均<0.05).帕罗西汀组大鼠的射精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帕罗西汀加1.0 mL洋葱汁组、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骑跨潜伏期和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骑跨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P均<0.05);帕罗西汀加1.0 mL洋葱汁组、帕罗西汀加2.0 mL洋葱汁组大鼠的射精潜伏期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均<0.05),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均<0.05).结论 新鲜洋葱汁可以明显增强雄性大鼠的性功能,并可以通过提高血清睾酮水平来缓解帕罗西汀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增强性交配行为.

    作者:徐桃桃;王熙;张莹莹;王丽;陈雄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乳腺癌术后常规化疗辅以中药治疗对患者远期转移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常规化疗辅以中药治疗对患者远期转移复发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44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自拟扶正祛邪解毒方治疗,2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5年复发转移率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观察组5年转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8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4+/CD8+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CD8+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常规化疗辅以中药治疗,可降低患者远期转移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希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分别进行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二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原发性小肝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组和微波组.射频组67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微波组65例采用微波消融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消融时间、完全消融率情况,检测2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消融率及对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相当(P均>0.05),但微波组消融时间较射频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均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微波组消融时间更短.

    作者:沈桢;阎皓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神经酰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当今菲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群体也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势.在西方国家,NAFLD的发病率为20%~30%,在我国发达地区,NAFLD的发病率为15%~20%,且统计数据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但1998年Day和James 提出的NAFLD著名的“二次打击”学说已经被广泛接受.

    作者:王佳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复方皂矾丸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对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例晚期食管癌施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CF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皂矾丸1.8g口服,3次/d.观察周期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情况及生活质量QLQ-C30(V3.0)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均大于0度,且以Ⅰ、Ⅱ度为主,治疗组骨髓抑制Ⅲ、Ⅳ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QLQ-C30(V3.0)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联合应用复方皂矾丸对骨髓抑制有明显保护作用,且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珂;余云熹;余竹金;王晓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直肠癌中CEACAM1、VEGF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和意义

    目的 观察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选择90例行手术切徐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5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随机从观察组中选取10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组织标本中CEACAM1、VEGF表达情况,并记录MVD值,对CEACAM1、VEGF表达情况与MVD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CEACAM1、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均<0.05).观察组中CEACAM1、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均有关系(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关系(P均>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EACAM1、VEGF和MVD均具有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 CEACAM1、VEGF的高表达及MVD的升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进展关系密切,通过调节CEACAM1、VEGF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吴涛;徐亮;杨志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