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莲花微囊制备工艺研究

马英丽;孙志国;崔明宇

关键词:金莲花, 微囊, 明胶, 均匀设计
摘要:目的:研究金莲花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金莲花微囊,并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用本方法制备金莲花微囊的佳工艺是:囊心物:囊材=1∶4.5,油水两相比=2.25∶1,转速为1 200r/min.结论:此工艺所制得金莲花微囊的平均包封率为55.02%,粒径分布及溶出度均符合要求.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多酚酸盐柱层析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结合HPLC含量测定对丹参多酚酸盐生产的关键工艺--柱层析进行在线质量分析及控制的可行性.方法:对NIR透射光谱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PLS回归分析,并系统考察光程、波数选择、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结果:2 mm光程优于1 mm光程,在2 mm光程下,优的波数范围为6 102.1-5 446.3cm-1、预处理方法为矢量归一化,对预测集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0.234 mg/mL、R2为0.995 2.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生产过程在线检测及质量控制.

    作者:杨辉华;王勇;吴云鸣;史晓浩;胡坪;梁琼麟;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塞隆骨提取物对CFA诱导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塞隆骨提取物对弗氏完全佐剂诱导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回收,体外加入LPS及IFN-γ刺激培养巨噬细胞,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6、IL-12p40、TNF-α)水平.结果:塞隆骨水提物及90%醇沉部分体内给药均能够能显著抑制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巨噬细胞向腹腔的浸润,能抑制巨噬细胞在LPS及IFN-γ刺激下生成细胞因子(IL-12p40、IL-1β、IL-6、TNF-α).结论:塞隆骨提取物对巨噬细胞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够抑制其产生炎症因子,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ZHAO Xiao-hui;赵晓辉;岳会兰;梅丽娟;邵赟;陶燕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妇炎康分散片的辅料处方优化及体外释药特性

    目的:优化妇炎康分散片的辅料处方,并考察佳处方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崩解时间、硬度及片重为综合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筛选出妇炎康分散片的佳处方.同时,采用水溶液分散法及RP-HPLC法分别考察了佳处方的分散均匀性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终确定优选处方的辅料比例为:10%微晶纤维素(MCC),4%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12%交联聚微酮(PVPP);所制备的分散片的崩解时间(60±2)s,硬度(5.24±0.32)kg,平均片重(0.407±0.010)g;分散均匀性好、外观为较均匀的混悬液,沉降速率方程为:logF=-0.028-1.001×10-3t,沉降速率常数k=2.305×10-3min-1,并呈均匀分散;分散片体外释药参数为T50=3.0 min和Td=4.0 min,明显小于市售普通片的溶出参数T50=14.28 min和Td=16.62 min(P<0.01).结论:妇炎康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的特性.

    作者:胡展红;张学农;周士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参芪五味子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参芪五味子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全方由五味子、党参、黄芪及炒酸枣仁(炒)4味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安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心悸气短,动则气喘易汗,少寐多梦,倦怠乏力,健忘等证[1].

    作者:朱书强;王亚丽;杨继安;赵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有效部位靶向制剂研究进展

    靶向给药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个重要的开发热点.中药和天然药靶向制剂是一类将中药或天然药物经提取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能直接定位于靶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以这种方法制成的制剂称为中药和天然药靶向制剂,为第4代的药物剂型.

    作者:徐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片,研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筛选缓释片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建立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HPLC测定方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的累积释放度,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药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易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韩宪忠;刘新;聂进;付晓泰;金蜀蓉;余维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溶剂提取五味子多糖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比较3种不同溶剂提取的五味子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多糖对O2-·和·OH的抑制作用来确定多糖的抗氧化效果,通过抑菌圈实验来确定多糖的抑菌效果.结果:醇碱法所提取的五味子多糖的抗氧化效果优于水提法和碱水法所得多糖,而抑菌效果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醇碱法是一种所得多糖抗氧化效果和抑菌效果较好的五味子多糖提取方法.

    作者:范荣军;任涛;刘成柏;许应杰;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LC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木犀草苷的含量

    茵栀黄注射液是由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4味中药加工而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木犀草苷具有抗病毒作用,是重要的药用成分.据文献报道有对该制剂中黄芩苷、栀子苷、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而尚无木犀草苷的测定方法.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金银花中木犀草苷进行了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能满足要求.

    作者:蒋道英;刘献洋;侯佳伟;张良;徐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黛泡沫浮选机理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青黛泡沫浮选机理,为青黛泡沫浮选工业化提供应用基础理论支持.方法:对粗靛泡沫浮选中的关键问题:粗靛浮选前后粒子粒度分布的改变、粗靛中存在的起泡物质的表面活性、泡沫对靛粒子和非靛粒子(CaCO3)的吸附性差异、靛粒子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吸附能力差异等进行研究.结果:靛粒子易被泡沫吸附,非靛粒子(CaCO3)则不被吸附.粗靛体系中存在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起泡性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下,靛粒子能与强酸性表面活性剂的泡沫产生吸附作用.结论:应用粗靛体系自身表面活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泡沫浮选法能有效的对粗靛进行精制.

    作者:蒋巧梅;王虎山;张艳艳;马鸿雁;韩丽;杨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干燥条件下生姜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条件下生姜挥发油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干燥介质温度、湿度及生姜切片厚度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不同条件下干燥后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各干燥参数对不同化学成分有着不同影响.结论:低温低湿度的干燥条件有利于得到高品质的干燥产品.

    作者:徐娓;丁静;赵义;杨晓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衰养真胶囊对腺嘌呤致CRF营养不良模型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衰养真胶囊(黄芪、人参、当归、大黄等)对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予0.5%腺嘌呤和4%酪蛋白混合饲料喂养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将符合条件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组和开同组,同时设正常组.治疗4周后检测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光镜(HE、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8周末大鼠造模成功,治疗后肾衰养真胶囊组摄食量和体重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白蛋白、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显著升高;肌酐、尿素氮、24 b尿蛋白显著下降,大鼠的肾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肾衰养真胶囊可明显改善腺嘌呤致CRF营养不良模型大鼠的营养状况,对CRF营养不良模型大鼠有肾保护作用.

    作者:邓聪;魏连波;龚春水;李玉明;黄丽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抗毒颗粒水提工艺的研究

    抗毒颗粒是由薏苡仁、赤芍、桃仁、红花等6味生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经多年的临床应用证实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对扁平疣、寻常疣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本实验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抗毒颗粒的提取工艺,以浸出物得率、芍药苷、阿魏酸含量为参考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作者:周素琴;赵慧;焦海胜;张鸿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玉芩蓬口服液调血脂作用研究

    玉芩蓬口服液为中药复方制剂,由猪毛菜、玉米须、杜仲炭、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消肿利尿之功效.本实验对其调血酯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药效学依据.

    作者:许伟;陈国静;潘丽元;王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赤石脂、龙骨、铅丹的显微鉴别研究

    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四水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性温,味甘、酸、涩,归胃、大肠经.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作者:于艳;郭明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藏成药四昧姜黄汤散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藏成药四味姜黄汤散(姜黄、小檗皮、余甘子、蒺藜)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姜黄、小檗皮、余甘子、蒺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姜黄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姜黄、小檗皮、余甘子、蒺藜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姜黄素含量在0.022 4~0.17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1.4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藏成药四味姜黄汤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琦;董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GC法测定苦杏仁苷溶度参数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适宜中药单一(多)成分的溶度参数测定方法.方法:用反相气相色谱法(IGC).结果:方法学考察之准确度:测得癸二酸二正辛酯的溶度参数的95%的置信区间为18.08±4.50(J/mL)1/2,其文献值17.8(J/mL)1/2在所测区间内;精密度、重复性:所得6个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不同涂布浓度考察结果:得五个值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不同探针分子组考察结果:从得出三个测量结果可知应选择极性相似的探针分子组进行测量;Vm/MV2项取舍考察结果:有无此项只影响相互作用参数X12不影响终结果溶度参数值;苦杏仁苷的δ测定结果:24.35(J/mL)1/2.结论:本文建立了适宜测定中药成分溶度参数的反相气相色谱法,该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刘文龙;贺福元;张喜利;刘平安;李荣东;罗杰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清肠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caspase-3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调控关键酶caspase-3的表达以及清肠栓对相关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肠栓(马齿苋、青黛、三七、五倍子)治疗溃疡病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SASP组、清肠栓组,每组各1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100 mg/kg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分别予0.9%生理盐水、SASP、清肠栓处理7 d后,处死大鼠.运用电镜,免疫组化染色、RT-PCR、Western-blot等技术,分别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及固有层淋巴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清肠栓组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呈上升趋势;其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上caspase-3的表达率上升,与模型蛆相比(P<0.01).结论:清肠栓可能增加结肠黏膜淋巴细胞凋亡效应酶caspase-3表达,诱导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降低淋巴细胞毒作用,缓解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效应.

    作者:谢建群;张涛;郑昱;马贵同;陆雄;薛筠;施斌;徐海珍;袁建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LC测定风痛安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风痛安胶囊为部颁中药成方第4册收载品种,全方由防己、桂枝、姜黄、薏苡仁、黄柏、滑石粉、连翘等12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原标准尚未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为增强制剂质量的可控性,我们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取得了满意结果.

    作者:刘敏;陈明江;赵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LC测定照山白浸膏片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照山白浸膏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是照山白的单味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祛痰,止咳等功效,常用于妇女产后风寒身痛、月经不调,痛经,老年慢性气管炎等症[1].

    作者:赵艳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GC法建立蓝桉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云南产蓝桉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对蓝桉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蓝桉挥发油GC16个共有指纹图谱峰.结论:有了稳定的GC指纹图谱有助于对蓝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作进一步分析.

    作者:吴素香;孙静芸;盛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