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研究

黄国栋;黄媛华;黄道富;肖美珍;唐丽君;赵俊

关键词:健胃愈疡颗粒,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氨基己糖, 磷脂
摘要: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柴胡,党参,白术,延胡索等)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三联药物治疗.应用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快速尿激酶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同时检测乳癌相关肽,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变化和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第4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后磷脂和氨基己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健胃愈疡颗粒组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健胃愈疡颗粒可提高PS2和下调PAF的表达,而对照组对胃黏膜PS2和PAF的表达影响不大.结论:健胃愈疡颗粒抗胃炎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杀灭Hp和影响胃黏膜的疏水性有关.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女贞子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女贞子(Ligustrumlucidum Air)系木犀科女贞属植物的果实,为椭圆形核果,成熟时为紫黑色或紫红色.

    作者:邱蓉丽;李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用生脉散预处理的免血清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生脉散又名生脉饮,是中医益气养阴的著名古方,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方中人参补肺益气以生津,为主药;麦冬养阴、消热以生津为辅药;五味子固表止汗而生津,为佐使药.

    作者:刘红;艾民仙;阳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SFE在天然药物和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与传统萃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低温无毒、选择性好、提取效率高、没有溶剂残留等优点,主要用于中草药、食品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但近在农药残留分析中也逐步得到应用.其应用范围如水果、蔬菜、土壤、生物组织和其它原料[1].现就国内外近年来用SFE在中草药中的农药残留分析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黄芩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黄芩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并测定黄芩苷含量.方法:以50 mmol/L硼砂溶液(含5%乙腈,pH9.30)为背景电解质,石英毛细管(75 cm x75μm i.d.),有效长度63 cm,运行电压12 kV,紫外检测波长280 nm,重力进样15s(高度10cm).用定性相似度SF、含量相似度Q、宏观含量相似度R等指数评价黄芩CEFP,以CZE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以萘普生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8个共有峰,10个产地黄芩的CEFP与黄芩苷的CEFP具有良好相似性.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CEFP及含量分析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两者结合为黄芩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时存义;孙国祥;宋文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双水相萃取法分离黄芩苷的研究

    目的:利用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黄芩苷,探究萃取机理.方法:通过实验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K2HPO4-H2O双水相体系的成相条件及温度,pH值,聚合物的分子量等不同因素对黄芩苷得率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在佳分离条件下的萃取率为98.6%.结论:按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可适用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爱丽;陈晓青;蒋新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龙胆药材中龙胆菩苷和马钱子苷酸的研究

    目的:建立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龙胆药材中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进行富集和分离纯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对龙胆药材中两种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提取,比较了D301,AB-8,D101,XDA-1四种大孔树脂对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的吸附性能,终确定采用D301型大孔对脂对二者进行富集吸附,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全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目标化合物浓度检测.结果:化优后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浓度:0.2 g/mL,大上样量:0.25 g龙胆药材/g树脂,佳静态吸附时间:8 h,采用8%和55%的乙醇溶液对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分别进行洗脱;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分别富集在8%和55%的乙醇洗脱液中,洗脱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分别为74.3%和80.9%的粗产物,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的回收率分别为70.11%和67.82%.结论:此法效率较高,操作简便,即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的难以购置的标准品.也可进行放大研究,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李文龙;陈军辉;吴凤琪;杨佰娟;殷月芬;王小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流感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流感丸(诃子、藏木香、亚大黄等)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藏木香、藏菖蒲、镰型棘豆、印度獐牙菜、节裂角茴香、宽筋藤、亚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诃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没食子酸在0.322 μg~1.61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4%,RSD为2.23%.结论:方法简便、稳定,能有效地控制流感丸的质量.

    作者:杨凤梅;吕东;骆桂法;甘青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PLC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

    目的:通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齐墩果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来比较夏枯草质量的优劣,为夏枯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测定熊果酸、齐墩果酸色谱条件为Betasil C18(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7.8 g加水至1 000 mL]-甲醇(14:86);流速:0.8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2)测定迷迭香酸色谱条件为:采用Betasil C18(250 mmx4.6 mm,5μm);流动相:甲醇-1%甲酸(40:60)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30 nm.结果:(1)熊果酸在0.445-5.3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0.92%;齐墩果酸在0.18~2.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为0.87%;(2)迷迭香酸在0.44~8.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0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作者:刘伟;丁海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半夏及其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研究

    目的:通过对半夏的生药学研究,为该药的鉴定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半夏正品与混淆品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方面均有区别.结论:半夏与水半夏不能混用.

    作者:许卫锋;张保国;李勉;刘广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清火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清火片(大青叶、大黄、石膏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清火片中大青叶、大黄、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同时测定清火片中靛玉红和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ODS-3(5 μm,4.6 mm×250 mm),柱温为25℃,甲醇-0.1%磷酸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9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青叶、大黄、薄荷脑;靛玉红在0.071 4-0.71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0.57%.大黄素在0.204-2.0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7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正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作者:金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PLC测定宁心宝胶囊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宁心宝胶囊(真菌虫草头孢)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 x25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 7.8-8.0)-乙腈(83:1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宁心宝胶囊中主要成分尿苷在4.168-83.36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腺苷在4.480-89.6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次黄嘌呤核苷在5.230-104.6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102.1%和111.7%,RSD分别为0.4%,1.8%和2-5%.结论: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宁心宝胶囊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王棘;毕开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麝香滴眼液的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麝香滴眼液(麝香、冰片等)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巴豆油所致家兔急性结膜炎模型以及家兔角膜手术外伤引起的急性角膜炎模型,观察麝香滴眼液的抗炎作用.结果:麝香滴眼液各剂量组均能抑制小鼠耳肿胀,减轻巴豆油所致的急性结膜炎和手术外伤所致急性角膜炎,麝香滴眼液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麝香滴眼液低剂量组虽优于空白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滴眼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曹喜红;秦剑;周远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当归饮片软化切制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当归饮片佳软化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及阿魏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当归饮片切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佳工艺为分6次加水(水:药材=1:4),切成薄片,自然阴干.结论:规范当归饮片切制工艺十分必要.

    作者:龙全江;徐茂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土家族药紫金砂挥发油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

    紫金砂为土家族常用药物,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的根[1].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地.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作者:汪鋆植;张荣平;叶红;朱烈彬;余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党参合剂抗疲劳作用的初步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如果这些压力长期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调节或消除,人体就会逐渐走向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健康透支状态,即身体感觉有某种不适,但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而脑力和体力的透支是产生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开贞;徐红;刘秀花;蒋淑君;张维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细胞壁破碎技术对天然有效成分传质过程的强化

    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蕴涵无穷尽的结构多样性,是发现特异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而创制新药的佳来源[1].其中,提取与分离纯化是天然有效成分开发的关键工序.

    作者:张炎强;李湘洲;王贵武;孙崇鲁;张金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北豆根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北豆根胶囊足以北豆根为原料,经提取总生物碱,装囊加工而成.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1].该制剂原质量标准使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专属性较差,本研究按中药新药研究规范,对北豆根胶囊中北豆根进行了定性鉴别,同时使用HPLC法对有效成分蝙蝠葛碱进行定量,建立了可靠、准确、专属性强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闫永波;韩枫;徐凯;李妍;李志峰;谢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PLC测定桂芍镇痫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桂芍镇痫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含桂枝、白芍、黄芩等10味药材提取物,成分复杂,而标准中没有相关含量测定项[1].现有文献资料中尚没有该品种含量测定的报道,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芍镇痫片白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以提高该药品的质量标准时参考.

    作者:刘献洋;蒋道英;侯佳伟;张良;蒋婉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隔日1次肌注地塞米松1 mg/kg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对照、吡格列酮、丹参注射针及复方丹参滴丸浸膏5个处理组.给药8周后采用EHSA法测定脂联素浓度及实时PCR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mRNA表达、胞膜转位.结果:造模成功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脂联素分泌减少,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mRNA的表达及转位明显降低.而经上述3种药物干预后,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脂联素分泌及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mRNA表达、胞膜转位增强(P<0.05,P<0.01),且吡格列酮及复方丹参滴丸浸膏两组间作用无明显差异(均P>0.05);丹参注射针作用较弱(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丹参素调节糖脂代谢,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陈频;徐向进;史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及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蒙花苷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安徽、湖北所产野菊花蒙花苷和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及总黄酮含量差别较大.

    作者:宋宏刚;裴彩云;赵韶华;宋剑;许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