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陈频;徐向进;史道华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吡格列酮, 葡萄糖转运蛋白-4,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隔日1次肌注地塞米松1 mg/kg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对照、吡格列酮、丹参注射针及复方丹参滴丸浸膏5个处理组.给药8周后采用EHSA法测定脂联素浓度及实时PCR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mRNA表达、胞膜转位.结果:造模成功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脂联素分泌减少,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mRNA的表达及转位明显降低.而经上述3种药物干预后,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脂联素分泌及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mRNA表达、胞膜转位增强(P<0.05,P<0.01),且吡格列酮及复方丹参滴丸浸膏两组间作用无明显差异(均P>0.05);丹参注射针作用较弱(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丹参素调节糖脂代谢,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沙生独尾草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独尾草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2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亚及西亚的山地和平原沙漠地区[1].在新疆有3种,其中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Kar.et Kir.)Regel)是分布于北疆沙漠中的特有种[2],以根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强身之功效[3].

    作者:相颖;刘金荣;李梅;王航宇;朱芸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紫锥菊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的研究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原产美洲,主要药用部位为根、茎或全株,主要药用成分为菊苣酸、松果菊苷、生物碱、多糖及糖蛋白等活性成分,是免疫调节剂和刺激剂[1],可治疗伤风感冒、发炎、风湿病和咽喉肿痛.

    作者:张雷;邹任贤;邓韵;张干元;毕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野菊花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了野菊花滴丸(野菊花)制备的影响因素,确立了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丸重差异、综合质量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54:6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头口径(内-外径)为6.2~9.0 mm,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70℃、滴速为30 d/min.制得的滴丸丸重差异小、综合质量好、溶散时限短,与颗粒剂比较更便于服用,吸湿性小.结论:该滴丸质量稳定,重现性好,设备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范晓文;邢丹;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法和法多索法提取拳卷地钱中总黄酮的研究

    拳卷地钱(Marchantia Convoluta),属苔藓类植物,广泛分布于各地,多生于阴暗潮湿的地方,是我国比较有名的传统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表皮肿胀,肝炎等,民间还用做退烧剂.

    作者:童星;陈晓青;蒋新宇;张莹莹;孙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脂降宁片中葛根素、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目的:制定脂降宁片的质量标准,研究其中葛根素、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在0.031 8~0.286 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0.52%(n=5).维生素C在0.061 8~0.556 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0.48%(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作为控制脂降宁片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李文玉;李虎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细胞壁破碎技术对天然有效成分传质过程的强化

    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蕴涵无穷尽的结构多样性,是发现特异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而创制新药的佳来源[1].其中,提取与分离纯化是天然有效成分开发的关键工序.

    作者:张炎强;李湘洲;王贵武;孙崇鲁;张金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的含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75 cm×75μm I.D.),以50 mmol/L硼砂溶液(含5%乙腈)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12.0 kV,紫外检测波长228 nm,以盐酸氯丙那林为内标测定不同产地的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含量.结果:测定葫芦素B的线性范围为0.15~1.2 mg/mL,以相对峰面积对浓度回归的方程为y=0.003 4x+0.058,相关系数r=0.999 2(n=6).平均回收率100.2%(RSD=2.2%).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低消耗和低污染,可用于测定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的含量.

    作者:刘金丹;孙国祥;池剑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心舒口服液薄层色谱鉴别的研究

    脑心舒口服液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处方由蜜环菌和蜂王浆等2味药组成,具有滋补强壮、镇静安神等作用,用于身体虚弱、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痛眩晕属上述证侯者[1].

    作者:毛晓敏;毛友昌;武丽平;陈小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刺五加抗脑缺血作用物质基础纯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刺五加抗脑缺血作用物质基础的纯化工艺.方法:比较D-101大孔树脂、聚酰胺和正丁醇萃取3种纯化工艺所得样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和小鼠断头张口模型的抗脑缺血作用.结果:D-101大孔树脂纯化样品的抗脑缺血作用强于其他两种方法,刺五加苷B与刺五加抗脑缺血作用正性相关.结论:D-101大孔树脂吸附法是刺五加提取物较佳的纯化工艺.

    作者:谭晓斌;贾晓斌;沈明勤;彭蕴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苦参汤不同配伍和提取溶剂对11种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苦参汤不同配伍和提取溶剂对11种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苷和苦参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苦参汤不同配伍和不同溶剂提取物11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不同条件下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结果: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大于或相似于苦参、黄芩二药配伍,远高于苦参、生地黄二药或黄芩、生地黄二药配伍及相应单味药.结论: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苦参汤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其中以苦参、黄芩二药配伍,黄芩黄酮和苦参生物碱溶出率增加为明显.

    作者:刘斌;石任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PLC测定桂芍镇痫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桂芍镇痫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含桂枝、白芍、黄芩等10味药材提取物,成分复杂,而标准中没有相关含量测定项[1].现有文献资料中尚没有该品种含量测定的报道,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芍镇痫片白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以提高该药品的质量标准时参考.

    作者:刘献洋;蒋道英;侯佳伟;张良;蒋婉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品种及产地栀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采用HPLC建立江西栀子药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进行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Eclipse.XDB-c18柱(4.6 mm×250 mm,5 μm,Agilent),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大吸收波长下检测(环烯醚萜苷类吸收波长在238 nm,西红花苷类吸收波长在440 nm).结果:通过对江西省道地产区12批栀子药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分析,共检出11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峰.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栀子药材质量控制,还可以作为研究栀子种质资源的有力手段.

    作者:罗光明;陈岩;张晓云;杨雅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柴胡,党参,白术,延胡索等)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三联药物治疗.应用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快速尿激酶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同时检测乳癌相关肽,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变化和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第4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后磷脂和氨基己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健胃愈疡颗粒组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健胃愈疡颗粒可提高PS2和下调PAF的表达,而对照组对胃黏膜PS2和PAF的表达影响不大.结论:健胃愈疡颗粒抗胃炎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杀灭Hp和影响胃黏膜的疏水性有关.

    作者:黄国栋;黄媛华;黄道富;肖美珍;唐丽君;赵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芦荟总蒽醌的提取工艺

    芦荟属植物隶属于百合科,芦荟叶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其中主要是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近年来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葸醌类物质具有抗炎、抗紫外线辐射、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功能,并对肿瘤细胞和爱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

    作者:刘太平;李芬芳;邢健敏;盛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芪丹煎剂抗胃癌转移的配伍研究

    目的:研究芪丹煎剂(黄芪、丹参、补骨脂等)抗胃癌转移的组方配伍合理性及佳组合.方法:从肿瘤细胞转移抑制率和NK细胞活性两方面对芪丹煎剂的处方组成进行配伍研究.结果:黄芪、丹参、补骨脂和枸杞对胃癌转移抑制率和提高NK细胞活性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丹煎剂中抑制胃癌细胞转移和提高机体免疫的主要因素是药材黄芪,其次是丹参、补骨脂、枸杞.

    作者:余绍蕾;蔡宇;冯笑珍;张荣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净化除杂的研究

    目的:为了提高银杏叶水提液的澄清度和药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方法:基于光学吸收和散射原理,以絮凝率和总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判断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与醇沉法进行比较.又通过絮凝前后水提液的颗粒粒度情况进行验证.结果: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絮凝的佳工艺条件:絮凝剂浓度1.071 g/L,絮凝温度40℃,体系pH值4.9.结论: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有较强的絮凝和选择性絮凝作用,絮凝效果明显优于醇沉法.

    作者:张建伟;范红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龙胆药材中龙胆菩苷和马钱子苷酸的研究

    目的:建立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龙胆药材中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进行富集和分离纯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对龙胆药材中两种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提取,比较了D301,AB-8,D101,XDA-1四种大孔树脂对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的吸附性能,终确定采用D301型大孔对脂对二者进行富集吸附,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全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目标化合物浓度检测.结果:化优后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浓度:0.2 g/mL,大上样量:0.25 g龙胆药材/g树脂,佳静态吸附时间:8 h,采用8%和55%的乙醇溶液对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分别进行洗脱;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分别富集在8%和55%的乙醇洗脱液中,洗脱液浓缩后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分别为74.3%和80.9%的粗产物,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的回收率分别为70.11%和67.82%.结论:此法效率较高,操作简便,即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的难以购置的标准品.也可进行放大研究,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李文龙;陈军辉;吴凤琪;杨佰娟;殷月芬;王小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土家族药紫金砂挥发油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

    紫金砂为土家族常用药物,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的根[1].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地.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作者:汪鋆植;张荣平;叶红;朱烈彬;余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雷公藤提取物溶解性能的研究

    目的:考察雷公藤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雷公藤甲素在透皮制剂常用试剂中的溶解情况,研究在各溶剂中提取物溶解情况、指标成分溶解情况以及雷公藤提取物分散情况三者的关系.方法:运用沉淀法、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法、粒径法对提取物溶解量、指标成分溶解量以及混悬液粒径进行测定.结果:①对提取物的溶解能力为:无水乙醇>异丙醇>油酸>肉豆蔻酸异丙酯>水>甘油;②对指标成分的溶解能力为:无水乙醇>异丙醇>油酸>肉豆蔻酸异丙酯>水>甘油;③混悬液粒径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无水乙醇>异丙醇.结论:①提取物溶解性能变化趋势与指标成分溶解性能变化趋势相同;②混悬液的粒径变化趋势与提取物溶解性能变化趋势基本呈反相关.

    作者:管咏梅;张霄潇;朱卫丰;杨明;乐西薇;乐志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麻杏石甘汤、散剂投药后主成分溶出量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等)、散剂投药后(系指经过体外模拟实验,即将药物经过人工胃液、胃肠液代谢过程)主成分溶出液进行分析测定.方法:取单味、复方煎剂、散剂进行体外模拟实验,以组方中单味药的主成分为指标,采用HPLC、GC、配位滴定法进行溶出量分析的研究.结果:主成分的溶出量有明显差异.结论:溶出量的变化规律为临床确定佳剂型和质量标准的拟定提供简捷有效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阳春;孙静芸;陈萍;谢年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