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花离子导入与局部注射对兔正畸牙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

刘长庚;黄生高;王月辉;刘友良;姚志刚;谢爱华

关键词:灯盏花, 局部注射, 离子导入, 正畸, 牙移动
摘要:牙(牙合)畸形的正畸疗程长和复诊次数多,一直是困扰正畸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山乌桕化学成分研究(Ⅱ)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对广西产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Muell.-Arg)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五个酚性化合物,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I),3,3'-二甲氧基鞣花酸-4'-0-β-D-木糖苷(Ⅱ),香草酸(Ⅲ),短叶苏木酚酸乙酯(Ⅳ),次没食子酸(V).化合物I-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以上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Ⅲ和Ⅳ具有弱的抗嗜血放线伴生杆菌A.actinomycetemicomtans活性,其它化合物没有明显活性.

    作者:贾靓;施瑶;刘晓燕;闵知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主要药效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药效作用的影响,以筛选苦杏仁的佳炮制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给予豚鼠、小鼠以炒、燀、生、生后下不同炮制方法的苦杏仁药液灌胃,以枸橼酸、氨水诱咳,观察不同炮制方法的苦杏仁对豚鼠和小鼠的止咳作用;以溴化乙酰胆碱、组织胺豚鼠引喘,观察不同炮制的苦杏仁的平喘作用;给予便秘模型小鼠上述苦杏仁药液,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的润肠通便作用的影响.结果:炒、燀、生、生后下不同炮制的苦杏仁均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作用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炒、生后下、燀、生苦杏仁,而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润肠通便作用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止咳、平喘作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强度与供试液中苦杏仁苷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李贵海;刘青;孙付军;杨书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选用Varian CP-Sil 24 CB毛细管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结果:建立了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固定产地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较为简便,建立的固定产地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特征明显,相似度评价科学客观,有助于柴荆注射液中荆芥穗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旗;王丽霞;王欣月;牟稷征;郭雪清;王英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膜分离技术在返魂草精制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肺宁颗粒剂是以长白山地产药材返魂草为原料制成的单方制剂.该产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功效,市场需求长久不衰.

    作者:高陆;刘春梅;高文功;王丽清;白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转运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对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的靛氰绿(ICG)肝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龙胆泻肝丸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用结扎胆总管法制作0J模型,测定下列变化:1、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和直接胆红素(D-BIL);2、肝脏形态学的改变;3、肝血流量和靛氰绿肝清除率的改变;观察龙胆泻肝丸对OJ大鼠的影响.结果:龙胆泻肝丸能明显抑制OJ所致大鼠血清中ALT、AsT及D-BIL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对抗0J所致肝血流量和肝清除率下降(P《0.05).结论:提示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可保护肝脏,对抗OJ所致肝清除率和肝血流量下降,改善肝脏血流动力学.

    作者:张建平;周琰;王林;孟岩;曹玉庆;楚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集安红参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红参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为红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反相HPLC法分析红参75%(V/V)乙醇提取物,采用Century SIL C18 AQ柱(25cm x4.6 mm,5μm),流动相为0.1 mol/L NaH2PO4水溶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0.15)℃,进样量20μL.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定性相似度SF和定量相似度P%等数字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以腺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30个共有峰,充分揭示了红参HPL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专属性强,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适于红参质量控制.

    作者:孙国祥;杨宏涛;刘唯芬;毕开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土茯苓中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考察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契的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1].现行《中国药典》采用控制其质量的指标为醇浸出物含量,而经过文献查阅后发现该药材中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土茯苓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合得膏率,考察其提取工艺.

    作者:张永太;冯年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研究蒲公英注射液的提取工艺

    蒲公英注射液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picum Hand Mazz.)经加工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为医院自制的中草药制剂,临床使用多年,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痛散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西如;姜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葛根素对大鼠心肌肥厚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葛根素组(Pue组)和卡托普利(Captoril,Cap)组(Cap组)各10只.通过皮下注射Iso制成心肌肥厚模型,以葛根素干预,卡托普利为对照,对4组大鼠行心室重量指数(VW/HW)、心肌细胞横径(TDM)、血液和组织中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含量的测定.结果:Iso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显示心肌肥厚模型制备成功(P《0.01);Pue组数据显示Pue能改善Iso所引起的NO含量降低和其它指标的升高,与Cap组之间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葛根素对异丙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相关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玲;王洪新;齐志敏;孙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测定银芒止咳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银芒止咳片为本所在研中药六类新药,其处方由金银花、芒果叶、陈皮、蒲公英等7味药组成,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痛、喉痒、咳嗽等疾病.

    作者:廖厚知;粟华生;梁山丹;蒙华英;梁霞;唐弟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补骨脂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优选补骨脂的佳炮制工艺;HPLC法测定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炮制方案做平行实验,HPLC法检测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优工艺为400℃,2%盐水炒4~6 min.结论:本法可以作为补骨脂饮片炮制推荐标准

    作者:胡馨;王平;张英华;金金花;赵华良;王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采集地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16~1.6μg(r=0.999 8)、0.168~1.68 μg(r=0.999 8)、0.172~1.72 μg(r=0.999 9)、0.16~1.6 μg(r=0.999 6)范围内线性良好,水解前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8%)、99.7%(RSD=2.O%)、99.3%(RSD=1.1%)、99.4%(RSD=1.8%),水解后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RSD=1.9%)、99.87%(RSD=2.2%)、99.03%(RSD=1.1%)、98.9%(RSD=2.1%).结论:本法可用于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严寒静;傅军;梁从庆;梁基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五苓散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减轻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蛋白尿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ADR肾病大鼠模型,常规灌胃给予五苓散,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五苓散对模型动物肾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A,ETAR)蛋白表达的影响;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对ETA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动物肾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TAR)蛋白及ETAR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五苓散组动物肾组织ETAR蛋白及ETAR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五苓散可抑制ADR肾病大鼠肾组织ETAR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ADR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何岚;蔡宇;陈朝晖;胡海燕;王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黄三味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大黄三味胶囊由大黄、诃子等3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胃胀胃痛、呕逆吞酸.其中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如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等[1,2].

    作者:刘圆;彭镰心;刘超;盂庆艳;尚远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ELSD测定草杞颗粒中熊果酸含量

    草杞颗粒由白花蛇舌草、枸杞子等组成.白花蛇舌草系方中君药,熊果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色谱法测定草杞颗粒中熊果酸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精密度、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孔铭;钱大玮;方志军;朱玲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白花丹参水提物抗脑缺血作用实验研究

    白花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变异品种,为山东特有的珍稀物种.多年来,人们将白花丹参雷同丹参使用,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但对其进行的研究甚少.

    作者:蔡洪信;李大伟;夏作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心肌恢复血供蛤,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血管网会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被称为心肌再灌注损伤,该变化常使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

    作者:刘全中;杨月花;黄少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温度和受热时间——影响淫羊藿苷含量的两个关键因素

    目的 探讨温度与受热时间对淫羊藿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药材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中,以及淫羊藿超声提取液在不同加热时间、不同加热温度下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 淫羊藿苷含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与加热温度的增高而提高,淫羊藿50%甲醇超声提取液回流4 h,淫羊藿苷含量增加了49.6%,淫羊藿水超声提取液加热到100℃比在30℃淫羊藿苷含量增加了108%,但总黄酮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温度和受热时间是影响淫羊藿苷含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淫羊藿黄酮在受热条件下会发生动态变化,其中一部分可能转化为淫羊藿苷而使淫羊藿苷含量显著增高.

    作者:陈彦;贾晓斌;蔡垠;丁安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超声波萃取姜辣素工艺研究

    姜辣素是以姜酚(gingerol)为主要天然成分的系列天然衍生物,包括[4]、[6]、[8]、[10]-姜酚等,其不仅是生姜特征性风味的主要呈味物质,而且还具有强心、止呕、保肝利胆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因此,姜辣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刘伟;刘成梅;李明;梁瑞红;涂宗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测定复方丙戊酰胺胶囊中苯妥英钠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丙戊酰胺胶囊(丙戊酰胺,苯妥英钠,五味子,维生素B6等)中苯妥英钠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苯妥英钠和五味子醇甲分别在4.50μg~72.0 μg(r=1.000 0)和0.024 4~0.391 μg(r=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21%,102.32%,RSD分别为1.3%,0.5%.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萍萍;景浩然;赵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